-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第一篇:小学语文古文教学方法探究
一、“读”学为法
文言文语言精炼,富有韵味,教学方法就一个字: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好。在读中感受古文语感,在读中了解表达方式。辅助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工夫。在千百年的古代教育中,丰富的文言文教学经验积累下来并代代相传,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自古代私塾先生教儿童依依呀呀,到今日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朗读。“读”,古往今来都是行之有效的妙法。要以“读”为方法学好文言文,应按照“读通”、“读熟”、“读懂”、“读好”的顺序循序渐进。首先,读通。与白话文阅读教学一样,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读通文本,这是“读”文言文的基础。读通文本,即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得流畅。在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一类的字出现频率较高,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受这类字影响而读破句是在所难免的。文言文中,常有“一字即一词”的现象,因此对于读惯了白话文的学生来说,适应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适当地多读几遍是有助于学生读通文本的,读着读着文言文的味道就读出来了,文言文就读通了。其次,读熟。所谓“读熟”,又比“读通”高了一个境界。“读熟”是在“读通”的基础之上读得不那么生涩,读得更加游刃有余。要达到“读熟”,方法就是多读。多读并不是一味地死读,这样只会让学生读得乏味,读得无味,读出苦味。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读”的方法:同桌互相读,训练听读能力;集体齐读,带动读的气氛;指名诵读,榜样引领等等。再次,读懂。“读懂”文言文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对于如何让小学生读懂文言文。很多教师会觉得无从下手,甚至会有种恐惧感,生怕小学生无法理解这些深奥的古文。其实,笔者眼中的“读懂”并非教的字句落实,并非支离破碎地讲解。而是理解文本的大概,适当地对部分字词进行解读。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基本不对古文语法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有着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在白话文的使用中形成的。平时的生活表达中,学生必不可少地使用着白话文,而我们交谈时,有很多白话文来源于文言文,或与文言文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汉语中也有较多的'文言词汇、成语、典故等。平时说话看似没用文言文,其实已经使用了较多的文言词汇,比如拔苗助长、作者、读者等。因此学生读懂文言文,应以学生自己理解读为主,教师适时地点拨为辅,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觉得困难。最后,读好。“读好”是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理解文本后的要求。怎样才能叫“读好”文言文?我们不是诗朗诵,不是新闻播报。我们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即可。甚至可以创新出各种形式来读。我们所教学的文言文教材大多是小故事类的,因此学生常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唱读等形式来“读好”文言文。
二、“渔”法为上
文言文的教学既然是不可缺少的,那么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让当今社会的小学生接受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化呢?笔者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发现,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成长。上兵伐谋,文言文教学之“上”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人人都懂,文言文教学的“渔”是什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浅显易懂,行之有效。例如,注释理解法、拆字组词法、结合旧知法、联系生活法、猜猜试试法,这些方法的发现与运用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得来的。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文言文在小学中的教学应把“读”这一学习精神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在“读”中使文言文学习不断深入。应以“趣”为引导,使学生走近文言文,走进文言文,走“浸”文言文,使文言文这条河流,不断流向语文的海洋。应以“渔”法为主,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比让他学习几十篇文言文更加有用。
第二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
一、对古诗词的知识系统进行梳理整合
教学者在对某一古诗词进行课前备课时,必须明白作为古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的第一教学目标的基础是对古诗词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诗体、格律、常用的诗歌手法、创作思潮等等进行梳理汇总,并通过各个资料来源对这些内容知识点进行准备,并通过一些对古诗文的课程化、教学系统化进行多种不同的知识整合汇总,对于其中有些知识无需进行讲解通过学生自主发挥各自的鉴赏能力。比如,在学习《临溪送别诗》时,教学者需要通过对这一诗进行各方面的汇总整理备课,比如作者谢朓属于字玄晖,汉族,南朝齐时期非常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于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属于同族,世称“小谢”,谢朓在东昏侯雍元初时,由于遭受到王萧遥光的诬陷而被打入地狱而死亡。谢朓于世留下两百多首关于描写自然景物的好诗,抒情收发多以直接抒情为主。教学者在通过这些知识资料的汇集整理,能够让学生对于这首诗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综合理解和学习,并逐步培养学生对诗文的解析赏鉴能力。
二、对古诗文的吟诵进行细化指导教学
著名现代诗人艾青曾说过,古诗文并不是自然语言,一般情况下看不出古诗文所表达的意义和感情,也并非能通过一口气的吟诵能体会他们的口气,必须反复进行背诵和并通过古诗文的字句进行切身的感悟。从我国的古诗文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先秦的《离骚》《诗经》以及汉魏的古风,到了唐代的绝句律诗,接着到了宋代的'词,元代的曲,都具备了鲜明而又具有特点的音律,并有着一定的音乐元素。因此对于语言文字的声音能够对文学形象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尤其是对其思想感情。例如,小学阶段在学习《寻陆鸿渐不遇》一诗时,教学者可以通过音步的停顿进行引导学习,在诗中“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中的“犬吠”“西家”“日斜”,原本是不能被分割的词语,但作者为了统一音步,通过后一字的平仄,稍微使平脚的音步时值较长,这就是五言诗中第二、四字以及七言句的第二、四、六句在遇到平声时进行延宕。老师在分析过后并教导学生这个道理对文章进行反复诵读,体会“犬吠”“西家”“日斜”在诗中的平仄音步音律。
三、恰当引入知人论世
古诗词中一般所反映的生活情景,都是作者在当时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并根据这种感受所表达的感情,然后作者根据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当下的人生世界观对自己所要写的古诗文进行定位,包括对题材、写法、主题表达的确立。因此教学者在语文课堂上对古诗文鉴赏时,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和学习,并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写诗的时代特点和人生境况,这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对古诗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有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例如,在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鉴赏时,教学者必须通过知人论世来综合分析这首不仅在于对山水风景抒发感情的教学理解,其中,对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阐述由于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文中的张丞相是指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在《孟浩然集》中有八首诗是写给张九龄的。如在《和张丞相春朝对雪》中的:“撒盐如可拟,愿掺和羹梅”是孟浩然希望张九龄能够推荐他入仕。
第三篇:小学语文字形教学方法探究
一、应提高识字的趣味性
中国的汉字在字形构造上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字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字形知识的乐趣。另外,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于字形的记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猜字谜,让学生根据谜语的特点进一步熟悉汉字字形,学会对汉字的字形进行分析,也让学生能够对汉字的字形更加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关于汉字学习的动画片,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对动画观看中学到更多的汉字。
二、实现识字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式记忆,由于记汉字字形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相似的汉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点,把相似汉字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讲解不同偏旁部首的特点和含义。例如,“草字头”与植物有关,“月字旁”与人的身体有关……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更容易掌握字形规律从而更好地对字形进行记忆,进一步了解字的含义。
三、情景化、生活化教学
在对有关植物的汉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准备一株小草或者一朵花,让学生对草的根、茎、叶进行观察,并且教学生学习“根”“茎”“叶”这三个字,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字形掌握得更加牢固。另外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汉字的识字学习,让学生在看电视或者看书时进行汉字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看电视上的'字幕来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阅读有汉语拼音标注的故事书来认识更多的字,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把汉字学习与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识字量迅速上升。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对汉字字形的学习更加高效,让教师教学的过程更加有趣,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学到更多关于汉字字形的知识,学生识字的负担减轻了,学生自身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论文: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04-27
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06-10
小学语文论文05-17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04-07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01-2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1-21
(必备)小学语文论文06-06
【精品】小学语文论文08-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