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美育的时代性和特殊性论文
摘要: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以各种审美对象特别是各门类艺术作品作为手段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审美水平、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美育是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语文教学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美育;时代性;特殊性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以各种审美对象特别是各门类艺术作品作为手段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审美水平、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美育是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育又是人格完美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递进的。可见审美需要是人类的高级需要。要现实地满足这种审美需要,就必须开发人的审美潜能,使人的审美潜能化为现实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正是实现从审美潜能向审美能力转变的途径。
(一)语文美育的内涵
语文美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美、领悟美、构造美,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成个性完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二)语文美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美育的途径很多,但学校美育应是主渠道。而学校的整个美育过程中的语文美育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够实施美育,主要原因有:首先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多样的审美对象——五彩斑斓的文学作品。其次,语文教学具有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特征,这一点与美育特征吻合。再次,语文课本集中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三大特征: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超功利性(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政治道德教化的工具性,让学生自由自觉地非强制性地在审美中受到知识和思想道德的教育)。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美育的过程。
(三)语文美育的时代性
出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关注,教育部在2000年《全日制普通中学语文学大纲》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工具性,又要重视人文性。美育属于人文性范畴。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呼唤着语文教学必须将审美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让学生享受美的熏陶。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的满足、大众文化的蔓延,同时带来了消极的一面,不少人沉溺于一种形而下的感官愉悦的层面上,好看、好听、好玩等对生活外观的感性直觉压倒了对理性思考的内在判断。当前如火如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潮泥沙俱下,涉世不深的学生难免受其影响,在纷繁复杂的世象中,他们感到困惑,出现迷茫,甚至手足无措。是非观念淡薄,美丑界限模糊,自控能力下滑,是他们成长中的绊脚石。可以说,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示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经受着昔日无法比及的考验。今天的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自私心态肆意膨胀,以“自我”为中心,带来社会责任感的“缺席”,审美情趣出现扭曲,审美观念产生偏离,一些人把庸俗当成高雅,视丑陋为美丽。可是今天的教育依旧沉浸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中。智育取代了美育,智育被置于至尊地位,美育成了弃儿。语文教育现状人们普遍感到不满意。语文教师不能不深思。语文教育的确是一项基础工程。也许是由于它的基础性,而导致人们的漠视。但不管怎样,语文教学困境与尴尬的走出已成为一种必然。可今天,语文教学“少、慢、差、废”的现状已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语文教学——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以考试为轴心的教学让学生味同嚼蜡。受思想性和工具性观念主宰的语文教学,严重限制了语文的活力和生机。毋庸置疑,语文教材中遴选的篇目都是情文并茂、美不胜收的精品佳作,但面对这些篇篇不乏美点,处处可见精彩的经典中的经典,极品中的极品,学生为什么无动于衷、兴趣索然?课文中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美学因子,学生为什么不能发现、感悟和理解?爱美是人之天性,朝气蓬勃的学生,爱美更是挡不住的诱惑。但他们对美的感知重在外表,重在视觉感官上。而语文教材的美在其独特的一面——不是具体、直观可感的,语文教材的美是依赖语言构建出来的,需要学生在大脑中通过积极深入的思考将文字符号还原为艺术形象才能体验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担负起对学生实施美育的神圣使命。引导学生在美的愉悦中获得情感的解放和升华,进而唤起学生真善美的情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美育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要。
语文无疑担负着培养学生美好品德的重任,但过分强调,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语文并非是政治宣传、道德教化的工具,语文就是语文,毕竟它不等同于政治。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正在大幅度提高,语文逐渐摆脱政治思想性的束缚,回归到人文性(其中包含审美性)的特质上来。语文教学应采取审美的方式让学生在精美的语言品味中享受到超功利性的精神愉悦。语文教学能够做到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而学生所渴望的也正是这一点。一味说教、灌输,于事无补,只会激起学生对语文的憎恶,使语文教学陷入“少、慢、差、废”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加强渗透、实践,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释放情感,陶冶情操,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
(四)语文美育的特殊性
语文教学以文学作品为依托,通过艺术美来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学作品,大都情感丰富,思想深邃,意境优美,为美育提供了绝好的素材。语文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努力利用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接受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中构建正确的审美意识、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相应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的交流活动。因为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教材也不仅仅是一篇僵化的文章,它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化,所以,老师情、学生情、课文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特征。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与和谐统一,才能使师生产生共振,才能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情感的艺术,同时也是想象的艺术。离开了想象,语文美育则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想象是语文美育的灵魂。想象是运用旧有的经验、表象组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艺术作品里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想象,才能将无声的文字符号转换为绚丽多姿的立体画面,把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补充完整,才能从整体上建构作品的艺术美,领会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触其物的真切感受。想象是语文美育的翅膀,黑格尔说,人类“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语文教师应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学调动过去的生活经验,唤醒记忆中的表象从而幻化出完整的形象、接近教材旨意的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僵化在字面上,没有积极想象的参与,就无法感受到对象的美。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估计不足,把本不该和盘托出的东西讲尽讲绝,没给学生的想象活动留出足够的空间,不能激活学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也因此无法得到创造性的审美享受。语文美育应处理好多与少、显与隐、疏与密的辩证关系,切不可压抑学生的想象力,否则美育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语文美育中必须处理好教师、学生、作品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作品要成为审美的对象,要求主体必须采取理智和情感相统一的审美态度。审美活动中,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被主体建构出来的。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离不开学生对它们的认识。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本身并不是自在之物,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那么只有在读者接受过程中,作品的意义、价值、影响和作用,才可能成为现实的存在。”审美是在有意识的感受中想象并超越对象,进行自由的创造。学生是审美活动的主体,无论是从选择审美对象还是创造审美对象来说,他都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生对同一篇小说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这就要求在审美实践中,学生务必主动参与,切身体验,教师不宜灌输,不宜“越俎代庖”。
教师是美育的中介。尽管说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但学生对作品形成审美关系还需要教师作为中介。因为教师是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审美纽带和桥梁。教师应先深入感受、领悟、挖掘教材的美,然后利用作品想方设法诱导、激发、推进学生参与审美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从教材之美中获取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从而将作品的美物化为学生的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
总之,语文美育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中介,咬定“情感”和“想象”不放松。唯其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生动活泼起来。
参考文献:
[1]余虹,罗远金.美育概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2]孔祥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语文学刊,2001,3
[3]张玉能.美学分析与语文教学[J].哲学研究,2000,6
[4]王瑞平.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现状反思[J].甘肃教育,2001,10
[5]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
【语文美育的时代性和特殊性论文】相关文章:
论文化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04-27
美育教育论文06-09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论文05-02
【集合】美育教育论文06-10
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方式研究论文04-30
语文教学美育途径初探 - 毕业论文04-30
地理美育的作用学科论文05-02
从翻译的特殊性看归化和异化04-30
浅谈“语文美育”的崛起04-30
小议作文教学与美育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