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创新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论文

时间:2023-05-01 21:43:0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语文创新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论文

  创新教学就是在教学上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新的、从多方面调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问,勇于创造的教学方法,而在这种方法中,求异思维的培养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同学们求异思维的能力呢?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叙述。

谈语文创新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论文

  一、鼓励发问,增强兴趣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得好:“教人未见兴趣,必不乐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使同学们能产生一种激情。而这种激情就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厌厌欲睡,提不起精神,课堂教学效果就差,这说明课堂教学中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的培养又是以兴趣为前提的,设想让学生干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事,他肯定不会全身心的投入,积极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和他身心投入产生的结果是决不可同日而语的。求异思维的多向性特点就是要鼓励同学全员参与,积极发问,增强他们对问题兴趣,培养他们由“学会”向“会学”转换。如我在教(哨子)一文,曾就“哨子”问题让学生讨论,并从自己身边的小事说起,看哪些同学举出的哨子现象事例多,这无疑激起了同学们的话题,唤起了他们童年的回忆。接着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动脑,让他们思考富兰克林能从童年的小事中悟出一个道理,而我们在学习中,对这些道理是如何理解的呢?于是同学们针对目前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展开讨论,得出面对人生的悲苦,每一次都是一次选择,都是一笔精神财富。这样,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既新颖又不枯燥。

  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问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创造意识,必须鼓励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发问,事实上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同学,他在学习上是主动的,同时,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很强的人,他也绝不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如在教(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作者在新解提出疑问前,就描绘了“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入眠,而寒山寺半夜的钟声,又远远传来和旅人的心扉……”这幅图画,色彩鲜明,情景交融,抒写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怀,阅读后,大部分同学啧啧称赞认为好,却有个同学提出,本文既然写半夜之景,有“渔火”闪烁又怎么能看到江边的“丹枫”呢?夜色是那样的浓,丹枫的形象为什么如此清晰呢?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它涉及到诗的意境和形象,最后我引导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欣赏诗歌,既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说明这些同学结合诗歌所表达的形象和意境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 

三、培养同学展开联想和想象

  语文创新教学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师的启发诱导,培养同学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的能力,改变了过去那种应试教育中被动地接收知识的做法,通过语文课堂的求异思维的培养,给同学们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中,建筑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如讲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诗人在自然暴力面前的表现和在顽童面前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并由此展开联想和想象?疏通了一二段后,我让同学分析空虚思考题,显然此题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以怒号状声势,再写作者的观赏,而当顽童抱茅入竹他又是大动肝火,以此展开联想,说明作者面对自然威力,任其所为,眼看自己的茅屋渡江而去,高飞地挂在树梢,低徊的沉到塘坳,而对顽童却大动肝火,与其说在生孩子们的气,不如说在生自己的气,他恨自己年迈无能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或许,叹息中也包含了责备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计较,可见,诗人是由焦灼到沉静,又由沉静转为苦苦的思索。这样,就活画出忧国忧民,贫穷潦倒的诗人的形象。

  四、激活学生创新

  当然,鼓励学生求异不是求谬,鼓励学生创新不是创求新奇,讲求异思维不是寻求刺激,它要求同学在提高兴趣的同时,从不同的层次思考问题,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做到敞开思想,百花齐放,不被思维的定势所束缚,运用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来思考问题,注意解决问题的成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创新学习的目标就是开放性,就是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形成于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息息相关,而求异思维就是鼓励同学们在思考中有所创新,克服被动学习的倾向,如《石壕吏》一文,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诗中明明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位老妇主动去服役,为什么说是差役把他抓走呢?这个问题提出了新意,于是我引导同学们学习前面的课文,使学习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样就自然引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老妇为掩护老翁和“乳下孙”的母亲,才在无奈中说出“请”字,可以说这个请字道出了老妇悲惨的命运,老翁逃跑避难,寡媳衣不遮体,“乳下孙”嗷嗷待哺,三个男子全部被征,二男子死于战场,按说,这样的家庭理应免于服役。但,兵役的苛酷,战争的惨烈,老妇则能避免呢?

【谈语文创新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论文05-02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论文04-27

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4-30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04-30

谈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4-30

刍议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05-02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04-30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04-30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4-29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几个途径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