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语文实践的对策论文
小学语文试用修订版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明。策略不当,不仅会降低实践活动质量,还会影响老师组织和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讨论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研究开展的策略。对于提高语文实践活动价值,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考虑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要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做到六个“有助于”。
一、有助于语文的理解和运用。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新大纲规定的语文教学目的之一。语文包含课内语文和课外语文教育资源。有助于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就是有助于课内外、校内外语文的理解和运用,使课内语文的学习促进课外语文的学习,课外语文的学习服务于课内语文的学习,课内外相互促进,有机结合。课文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全部,社会有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怎样使课内外语文相互“有助于”呢?一是课前奠定基础。例如上课文《冀中地道战》前,可要求学生阅读反映抗日战争的读物。像《地雷战》等,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为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奠定基础。二是课中适当引进。学习《冀中地道战》时,让学生联系课外收集到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斗争方式,加深对课文反映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中国人民智慧无穷这一思想内容的理解。三是课后有意延伸。例如召开抗战故事会,召开读抗日书籍心得交流会。这样设计,使课内和课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语文实践互相促进。有机联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课前课后有意识开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诸如课外阅读,召开读书、看影视的心得交流会,写读书笔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有助于课内外语文理解和运用的实践活动。同时,要注意根据单元语文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使课内外语文实践目的一致,相互服务,相互促进。要注意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学语文用语文的引导。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丰富语文积累”是新大纲的新要求,需要凭借大量的语文实践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口积累语言应该多途径多渠道。首先,我们要注重课内积累语言的实践,做到读一篇课文,摘录一次锦词佳句。逐步养成习惯。其次。要重视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养成积词积句的实践习惯。做到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次读书笔记。三是通过平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上网积累语言,有意留心社会上各种人物的语言和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并随时作记录。积累形式上,摘录锦词佳句,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办手抄报都不失为语言积累的好方式。管理上,一要配发语言积累专用笔记本。二要把语言积累视作语文作业,定期检查;把语言积累视作必考核的内容,定期评价,逐步让学生认识到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要定期主办语言积累优秀成绩展览。正确导向,激励超越。四要培养习惯,通过教育、督促学生经常积累,在语言积累实践过程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小学教育实际,我们应该通俗理解“发展”,以便克服老师对“发展”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和可望不可及的停滞感。学生由不会预习到学会预习,由不敢举手发言到能大胆举手发言,都应该视作发展。同时,发展是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而言的全面发展,不可仅视作语文素质的发展。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在选定语文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时,首先应考虑所选活动能否促进学生发展。能促进学生哪方面的发展。例如学习写景文章时让学生充当导游员,。以导游的特色语言介绍语文描绘的风景特点,是为了促进学生社会生存的工作能力的发展,让其体验导游角色的味道。一般而言。听说类的语文实践活动,诸如影视心得交流会。专题辩论会,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心态和能言善辩的口才;情景仿真或角色扮演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诸如让学生充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小记者、矛盾调解员、展览讲解员,或充当现实生活中的其他角色,都是为学生终生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能促进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其二。我们也应认识到。发展是语文实践活动反复影响或作用于学生身心,使学生某方面产生质的飞跃的一个渐进过程。不要指望一次两次活动就能使学生有很大发展,应该把它融进平时每节课的教学中。渗透到每项语文实践活动之中。其三。夯实每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保证。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语文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使学生通过活动有所知,有所悟。有所体验和锻炼,是克服形式主义、促进发展的基本条件。
四、有助于学生社会才干的增长。
才干,应该理解为能适应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具健康个性的人的社会生存能力。这种才干须在长期的语文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学语文用语文。又锻炼了社会才于。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教学视野上要高瞻远瞩,面向社会发展,不要把眼光仅盯在课堂上教学行为上。要变封闭为开放,让学生多参加语文社会实践。如调研本地生态环境,学写情况反映。或把社会生活搬到教室。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充当社会生活的某些淆色,体验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角色味道,增长办具体事情的能力,例如演绎人际交往中待人接物的生活情景;或就思想品德领域的问题组织专题辩论会,辩中让学生明确是非,锻炼雄辩力。这样,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在仿真语文实践中,不知不觉中获得社会生活才干。
五、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增强和创造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它说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校校、师师、时时都能做到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更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尽量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例如演课本剧是学生最喜欢的语文实践活动,它内含着丰富的创造因素,既可创新情节又可创新语言;让学生充当仿真调解员去调解同学间的纠纷。会给学生开辟以理服人、化干戈为玉帛的想象天地;竞选班长的活动,无疑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治班新策定会层出不穷;就解决某问题召开出点子会,让学生人人出谋划策,也定会妙计连环。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创造,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要根据活动进程,学习上引导超越,思维上引导求异。讨论中弓}导争辩,评价时引导挑剔,都是激励创新的好策略。
六、有助于学生语文兴趣的增浓。
很多学生学语文没兴趣或兴趣不浓。究其原因,语文教学封闭、语文实践活动甚少或没有,语文学习形式单调,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具较强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到活动的乐趣,并产生再来一次之感演课本剧,开展成语、歇后语接龙练习,猜谜语、讲故事、讲笑话、背诵古诗比赛、今天我当主持人等。都是有较强娱乐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以“今天我来露一手”或“我最喜欢做的事”为话题,召开特长自我介绍会,也是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乐于参与的有趣活动。值得提醒老师的是,要在活动中着力于“‘诱”和“转”:一是循循善诱,不要把兴趣仅停留在活动的参与上,应引导学生娱中求知,乐中练能,学语文用语文;二要引导转化,逐步把乐于参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浅析语文实践的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中职生防挫折策略与对策的论文04-27
浅析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对策分析论文05-02
浅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论文04-30
浅析语文创新教育论文05-02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及对策论文05-02
浅析改革背景下监狱企业的出路与对策论文05-01
浅析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及对策论文05-01
浅析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5-01
浅析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