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时间:2023-04-26 10:06:42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时期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之一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帅,以教师为主导,以创造为主旨,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的大语文教学模式。

新时期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语文,这门既基本平凡又博大精深的科学,所担负的历史重任不言而喻。

1加强改革的方法与步骤

1.1转变观念,强化改革意识

客观分析,农村初级中学师资、生源、设备等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农村中学同样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教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条件限制,一些教学效果不理想,但也有个别学生和家长认为,语文课学不学作用不大。因此,当务之急是摸索出一条真正适合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真正有利于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使语文教学既对升学深造的学生有帮助,也对初中毕业后走向经济建设岗位的学生有用。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之一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改革之初要让这一认识得到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认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究竟应该教给受教育者什么?对于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必须以新的教育时空观和教育价值观来进行重新审视。

1.2明确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处于一个费时多、投入大、收效甚微的状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帅,以教材为主例,以训练为主线,以创造为主旨,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大语文教学模式”。解决教和学的矛盾,突出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心理,较好地体现自学辅导教学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文化素质。作文教学,借助高等院校、有关专家的力量,编写、出版了《中国名校作文教学成功诀窍》、《百名中学生作文成功诀窍》、《最新全国中考作文精选》,分别发给教师和学生。优化教学过程一是优化师生关系。过去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从关系,教师为主,学生服从。这种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都要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课堂是统一的集中思维,学生无个性可言。我们的教学要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者不断的“学”的实践才能获得。教师讲,学生听、记,基本是一言堂,满堂灌。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2.1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这里所说的“略读”,即课堂之外学生自己的阅读。他把课外阅读看得与课内学习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语文学习的课外活动。组建学生文学社团,组织竞赛,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办手抄报,等等。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大语文教育”观的体现。

2.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工作者只有到实践中去,调查研究,解剖实例,才能得出符合规律的认识。而教育、教学第一线上的工作者,也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使实践更加科学、更加完善。这是我们在几年的教改实践中悟出的明确道理,也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毕生所应坚持的正确方向。

2.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从零开始。孩子从学会说话到上学之前,就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词汇,学会了很多的句子,甚至能讲出“长篇”的故事来。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在语文的记录符号——文字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3不断实践深化教学改革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要要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究竟怎样做,才算“导”得高明呢? “适度”,是对教师导的程度的要求。导的广度、深度要依问题的性质而定,要依学生的情况而定。学生认识、思考的深广度有所不同,教师的导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益。适量,是对教师的“导”在语言数量上的要求。—般说,话的多少,要根据导的内容决定,但要尽量求少,话要少,还要说到位,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精、要准,不能无限发挥,离题万里。也不能说的太多、太透,那样会代替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适时”,是对教师的“导”在时间把握上的要求。一是在学生读写之前的“导”,这个导主要是“导向”,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学习重点,这里的导,要明确、简捷,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二是在学生读过课文;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拨”,即在学生思考遇到问题、受到阻碍时,教师给予点拨式的解答,以便使学生的思考继续进行和更加深入,这里的导,要精,要准,要具有针对性和递进性;三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明确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演”,教师要设计出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去演练,即通过练习,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这里的导要注意科学性和实效性。

4结语

总之,在运用新教式中以这种高、难的要求,培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新时期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相关文章:

教学改革创新实施方案03-07

研究生创新实践总结12-03

“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个人课题研究计划04-25

历史科作业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04-27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方案08-18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06-19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研究论文11-29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精选6篇)09-30

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学校管理方法研究实验中期报告11-08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个人课题研究计划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