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命题应给出语境
理解性语文命题的设计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原则——给出必要的语境,即语意理解的必要条件。请看下面一道单项选择题:
请为下文框处选择一组排序正确的词语。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A.光、热、温情、人道、希望
B.热、光、人道、温情、希望
C.光、热、温情、希望、人道
D.光、热、希望、温情、人道
该题所给答案为C,即课文中原有的语序。其实,如果不让学生照搬课文,独立完全这道题的话,此题完全可以有两种理解即两个答案A和C。这两项都是按着语义加深的顺序排列的,而最后的“希望”和“人道”两概念却不能进行外延和内涵的比较;A项最后升华到“希望”的高度,意在强调“包身工”悲苦无望的处境,C项最后升华到“人道”的高度,意在突出包身工制度的残酷无情。可见,学生选A、C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算是错误的。
这道单选题之所以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给出足够的限制性语境。其实,在《包身工》原文中,后面还有一句:“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股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很显然此句的语义重点是包身工制度落后的封建性,而不是“包身工”的处境。在这一语境的限制上,上题的答案就只能是C了。
为了给教学减少麻烦,命题时确应慎选语境。
【命题应给出语境】相关文章:
语境与词汇教学04-27
文化语境与翻译04-27
浅析语境与翻译04-28
论句子语境05-02
语境与翻译的关联04-28
歧义的语境解读04-26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题07-17
医疗语言的语境干涉04-27
动态语境与话语理解04-30
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