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鉴赏《就是那一只蟋蟀》之构想

时间:2021-10-02 16:37:5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鉴赏《就是那一只蟋蟀》之构想

《就是那一只蟋蟀》(高中语文第四册)是一首当代新诗。

鉴赏《就是那一只蟋蟀》之构想

    鉴赏一首当代新诗,我想,第一要着应是把握好诗的独特之点,即紧扣它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鉴赏。

    那么《就是那一只蟋蟀》这首新诗具有哪些特点呢?反复思量,我认为,从高中学生学习鉴赏的角度看, 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思想感情的源流特别长。

    (一)

    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

    在这首诗里,在语言表达上有两点是特别突出的:

    1.诗行间涉及古代诗文的有关词句比较多,明显的有《诗经》、《古诗十九首》、《木兰辞》、姜夔的《 齐天乐·蟋蟀》等诗词中有关词句,有些还有扼要的注释;含蓄在诗中的有辛弃疾的词、欧阳修的文中某些词 句。

    2.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格,如反复、借喻、引用、排比、通感、对偶等。

    在诗的表现方法等方面,这首诗包含多方面的知识:

    ①诗体(自由诗); ②小序及其作用;

    ③诗的线索; ④感物起兴;

    ⑤反复咏叹; ⑥独特的构思;

    ⑦形象的画面; ⑧借物抒情;

    ⑨协韵; ⑩主题及其深化。

    从单元教学的要求看,这是要求鉴赏的一篇阅读课文,安排教学时间充其量也不能多于2课时。这里,很明 显地存在着课文知识容量大与课时安排短的矛盾。怎么办?不全面铺开;采取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的教法。有 些点到为止,如有注释的古代诗词中的词句,一般浅显的、一望而知的修辞格(借喻、引用、排比、对偶)和 诗的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等知识(自由诗、线索、借物抒情、协韵)。有些结合起来解释清楚,如小序及其作 用、感物起兴与诗的构思结合,反复的修辞格与反复咏叹的表现方法结合,通感与形象的画面分析结合。有些 含蓄在诗行中的古代诗文词句需要补注或探原,如“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过/思妇听过”,就需要补注 出《齐天乐·蟋蟀》中有关诗句:“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以便使“劳人”、“思妇”得以落 实。“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需要引出原文:“风凄 露下,走lián@①飞萤”(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或庾信《拟yǒng@②怀·其十八》:“露泣连珠下 ,萤飘碎火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以说明出处,并指出诗人借这些景物抒发乡愁,与这些古代诗文所表达的以“愁”为基调的感情是一致 的,所以诗人说“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其它的,如反复咏叹、独特的构思、形象的画面和主题及其深化 等,则必须作为鉴赏的重点。

    (二)

    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诵,细心体味,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反复朗诵,要读出韵味来。

    这首诗的每一个诗段的首句都用了同一的诗行:“就是那一只蟋蟀”,这就构成了贯串全诗的线索和反复 咏叹的特点,因为,朗诵每一个诗段,首先就要朗诵这一个诗行,反复回环,而形成一种缠绵的旋律,即用蟋 蟀的鸣叫渲染诗的怀乡的主旋律。

    这首诗是自由诗,句式骈散兼行,随感情的奔放而行止。它协韵,采用的是句末韵,其特点是隔离反复, 于一韵到底中间杂以隔韵,因而朗诵起来琅琅上口,在委婉悠绵的音响中抑扬起伏,很富于节奏感。

    在协韵方面,有一点则表现了它的特殊性。由于诗人流沙河是四川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