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香港版《中国语文》教材
香港中学的各科教材都不是统编的,而是由香港教育署制定统一的《课程纲要》和《课本编纂指引》,各 出版社据以编出各具特色的教材,供各校自由选用。90年代初,香港伟文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语文》系列 教材,这套教材包括10册学生课本(中一至中五年级)以及配套的教师用书和学生习作簿。笔者收集了这套书 的部分课本及教师用书若干册。仔细研读这几册书,深感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语文教科 书质量,改进中学语文教学很有借鉴价值。
一、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培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语文教育界长期争论而又始终未能 完全取得一致看法的问题。有人统计,80年代以来出版的46部有关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专著中关于教学原则的表 述竟达23种之多,分歧的核心主要在对上述三者关系的不同理解上。80年代以来,强调中学教学应以传授语文 知识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看法似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侧重点也大多集中在如 何建立语文知识教学体系和如何建立语文能力培养系列两个方面。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虽然在大纲中 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同志重视不够,措施也欠得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独生子女教育 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培养21世纪的人才不仅应注重他们的知识能力和身体素质,更应重 视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语文学科的特殊 性决定了它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学语文教学绝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问题在于思想品德教育不应脱离课文教学,不应牵强附会、采取贴标签的办法,也不应对思想品德教育作过 于狭隘的理解。在这方面,香港的这套教材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该书在卷首的《编辑要旨》中明确指出了两条教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启发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 品德,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观全书,编者是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每篇 课文的教学中的。教师用书中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都列有公民教育或德育的要求,并提供一些资料和教学建 议。例如,《早晨,好大的雾啊!》一课提出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人生观。”提 出的教学建议有:“可利用本诗中描述的伐木工人的积极乐观态度,启发学生不怕困难,勇于面对困难的进取 精神。可要求学生在班上选播一些以积极乐观为主题的歌曲并撷取其中鼓励人们奋发上进的歌词,抄在黑板上 ”等四项。尤其值得借鉴的是,该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能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避免空 洞说教和对思想教育的狭隘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海滨仲夏夜》的公民教育 内容是:“指导学生保持公众地方清洁,改善环境。”《雾之美》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 的兴趣。”《傅雷家书》的德育内容是:“明白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悲哀的玩具》的德育内容是: “藉着今天与30年代初物质生活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也不 是只由教师灌输,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少年笔耕》一文的“预习问题”中就有这样两项:“ 本文主题写父子之间的爱。孝敬长辈是一种良好的品行,也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试举出你所见过有关这 种行为的实例。”“你与父亲是互相亲爱的吗?如果不是,是由于什么原因?有没有想过怎样去改善?”《纸 船》一课的“预习问题”中有:“你有离开过母亲一段时间的经验吗?试说你当时的感受。”如果你想向母亲 表达爱意,你会采用什么方式?”《背影》一课除进行父子之爱的教育以外,还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的父 亲跳下月台,穿过铁道,爬上对面的月台去买橘子,今天我们还可不可以这样做?那时的铁路和现在有什么分 别?”显然,这其中还包含了安全教育、公民教育和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教育。《卖油翁》一课有关思想教 育的问题是:“你觉得向人炫耀自己的技巧是应该的吗?为什么?”这就更不是简单的说教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