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阶段性实验报告

时间:2023-04-30 09:00:1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阶段性实验报告

具体做法:①分班对照;②抓“课眼”、找“文眼”、析“字眼”、列“板眼”。实验效 果:初见成效。

“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阶段性实验报告

    当前在中学教学领域出现了两个尖锐的矛盾:知识更新与教材老化的矛盾;不断增长的知识数量与有限学 时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两个矛盾除从根本上改革教材内容之外,还必须彻底解决费时低效的传统教法,提高 教学效率,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到比得到金子更重要的“点金术”。

    鲁迅先生说得好:“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或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 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注: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13页 。)语文教学正与此相类似,何不用“画眼睛”的办法“极省俭地”提炼文章的精髓呢?早在1985年,淮北煤 师院中文系中教法教研室副教授金海侠便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金先生依据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继承前人“评 点法”的精髓,结合系统论原则和语文教学实际,创立了“文眼导读教学法”。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这 种教学法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省时高效,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我在金老师的指导下,从1996年开始在煤师院附中高中进行“文眼导读法”教改实验,以下是实验情况的 阶段性总结。

    一、“文眼导读法”教改实验的客观依据

    首先,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 、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 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 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注: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 进语文教学》第42、44页。)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注: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第80页。)这个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重要地位,也赋予了语文教学艰 巨的任务。花大力气学好语文,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个工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令人们大失 所望:“十年的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注:吕叔 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第80页。)教师循规蹈矩,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等面面俱到,为应付考试, 将一篇篇形神兼备、文质兼美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死记硬背,抓不到规律,得不到方法,不见长进, 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仍旧不会读书,不会作文。这费时费力低效的教学方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第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知识作为人类大脑的记忆物,其遗忘是必然的,而且遗忘率很高;思维作为智 力结构的“变性组件”,其衰退是偶然的,而且衰退率很低。知识只有通过思维的“过滤”和“再组合”,才 能变成有用的东西。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却恰恰违背了这一规律。课堂上,教师是主宰,学生只能消极 被动地服从;教师是演说家,学生只能随声附和地听。无论成绩好差,统统“一刀切”,结果好的“舒舒服服 ”,差的“稀里糊涂”,中等的则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无需动口、动手、动脑的“原始 积累”,显然不利于智力结构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第三,从学生的现状看,高中学生学语文普遍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学理科的学生更是整日埋头于数 、理、化的题

[1] [2] [3] [4] 

【“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阶段性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导学案教学模式阶段性计划11-24

《文言文两则》导学案05-0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08-26

《亿以内数的读法》的教案01-14

《多位数的读法》教案04-25

阅读方法之默读法12-18

什么是实验报告及实验报告怎么写11-17

贫眼(貧眼)04-29

眼眯(眼瞇)04-29

《论语》导学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