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手法的运用

时间:2023-04-30 08:24:5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手法的运用

[作者]  朱洁淮

浅谈《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手法的运用

[内容]

 

  我国著名老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近几年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课本。这是一篇介绍有关荔枝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它不仅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作者运用了引用这一有力的表现方法,使文章具有清新诱人的诗情画意,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南州六月荔州丹》全文引用故事、史料、诗文共二十余条,指名的作者近二十余人,年代则从唐、宋、明清而至于今。正是因为作者引用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这篇介绍荔枝形态结构及栽培等内容比较复杂的说明文既清晰准确,又形象生动;既有科学的真,又有艺术的美。

  一、引用充分体现了形象性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一段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这一段描写,按照由表及里和人们认识事物由外到内的顺序,通过“红缯”、“紫绡”、“冰雪”、“醴酪”四个比喻,准确写出荔枝外壳的红艳,壳膜质地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液甘甜。可谓描形摩状,细致入微。在描写荔枝林颜色时作者引用了郭明章《荔枝》诗中的“飞焰于天”。作者又引用了北宋邓肃《看荔枝》诗中的“红云几万重”一句。两句引用,以全景的镜头描写了整片荔枝林的颜色,不仅给人以整片荔枝的整体形象,而且给人以诗的意境。在说明荔枝膜时,作者引用了明代徐渤的《咏荔枝膜》“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两句诗。“花瓣”、“桃花”比喻颜色,“风前落”描写其动态,“雨后娇”写出了它的鲜艳。诗句的引用使文章诗意葱郁,趣味盎然。

二、引用充分体现了条理性《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引用不仅使说明更具形象性,同时作者又借引用体现了文章清晰的条理性。

文章开头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四句话,实际上是把它作为全文说明的中心和总纲。文章主次分明、有实有虚地说明了荔枝的生态结构和荔枝生产的一些问题。其中介绍荔枝的生态结构是本文的重点,共用十个自然节,占用大部分篇幅;而介绍生产情况只用了四个自然节。重点部分的介绍,作者采用了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而《荔枝图序》中的四句话则成为了文章分项说明的总纲。

“壳如红缯”实际统领2节至5节。2至3节介绍荔枝的构造和颜色;4至5节介绍荔枝的形状和大校接下来第6节写“膜如紫绡”,第7节写“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最后附带介绍了一下荔枝的贮运和花期。四句话真正起到说明总纲的作用。另外文章最后又引用了苏轼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这首诗的引用又是针对文章第二部分荔枝生产问题的,作用是强调了要大力发展荔枝生产。这样就全文而言,文章首尾引文与引诗相照应,充分体现了结构完整条理性强的特点。

三、引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科学小品离不开科学性。作者在说明中引用了一些资料。在说明荔枝原产于我国时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事,从而证明了当时广东已有荔枝了,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

[1] [2] 

【浅谈《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手法的运用】相关文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散文04-27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案04-25

有关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3篇05-13

《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设计08-26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案04-25

浅谈现代艺术形式语言的演绎及在园林中的手法运用04-28

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03-22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04-30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02-11

运用修辞手法作文开头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