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愚公移山》
[作者] 尹建芳
[内容]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教学,用两课时完成,下面说说第二课时———分析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对教材的理解《愚公移山》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这篇课文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一是对前四册书中文言文教学的发展,二是为以后自读文言文作准备。从单元内部来说,这是一篇教读课,它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要通过精读这篇课文,为略读后几篇文言文作准备,把“精读”中获得的经验应用到略读中去。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学情,教学目标确定为:
1?巩固上节课所讲的重点文言词语;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认识塑造愚公这一形象的意义;
4?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
5?指导学生在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6?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毅力,对学生进行意志行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1、2是知识目标,3、4、5是智能目标,6是德育目标,其中5是重点,3和4是难点。
能够领会文句的大意,并懂得文章的主旨,是本节课教学内容中最主要、最本质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效地突出这一点,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引导到掌握核心目标的教学上,使其他目标迎刃而解。也就是整体着眼,重点突出。
认识愚公形象的意义,是本节教材内容的智力因素所在,应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这一形象,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愚公博大胸怀的赞美。
为了使静态教材变为易教易学的动态活动,应特别注意抓住本文构思的焦点———移山,来分析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这样,也会使学生在原有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掌握这篇寓言的写作技巧,即人物形象的实质与命名的反差。
二、对教法的设想本着“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原则,采用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具体选择以下教学方法:激发动机、启发式精读、讲练结合法和比较法。
(一)激发动机:上节课学生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那么,它为什么成为名篇?同学们想不想写出名作?从而激发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的兴趣,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
(二)启发式精读:第一次总览全文,掌握本文构思
[1] [2]
【《愚公移山》】相关文章:
新编《愚公移山》02-27
愚公移山作文11-10
愚公移山的故事03-09
愚公移山作文06-10
愚公移山的故事04-29
愚公移山教案06-10
愚公移山》教案04-25
《愚公移山》教案04-25
《愚公移山》翻译04-28
愚公移山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