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美育”的崛起

时间:2023-04-30 08:22:4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语文美育”的崛起

[作者]  唐本强

浅谈“语文美育”的崛起

[内容]

 

美学家梁启超先生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用情感激发人,好象磁力吸铁一 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语言文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乐之”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为语文学习创造最佳的效益。实际上,教学效果好的课堂设计中无不蕴含着美学的因素,只不过有的执教者是自觉的,有的执教者是不自觉的罢了。

语文教材中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师生缺少“美的眼睛”,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里所谓“非音乐的耳朵”,就是指缺乏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这是长期以来,教师仅仅从认知角度单线突进组织教学所引起的缺陷,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第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中,这种“教学的艺术”是太少了,但是并不等于没有,“语文美育”,作为一门理论美学和实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正在顽强地崛起,正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它必然受到习惯势力的阻挡,但是“随着美学理论于艺术实践的发展,审美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功能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了,美育不仅成了当今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在这种大趋势下,理性灌施的实用主义应试教学必将受到冲击,语文教学一 旦成为非强制性的情感活动,它所产生的直观的审美愉悦给予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以充分的心灵自由,主客体协调,物我两忘,就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这时候功利性的束缚自然消失,而想象力、领悟力、创造力、记忆力将会有超常的发挥和提高。

语文教学作为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不能把人脑当作知识的容器来装填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薰陶浸润,从而达到性情的陶冶、净比和塑造。

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被粱启超称为“薰浸之力”。他认为。“薰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浸也者,如而与之俱化者也”,“夫既化其身以入书中矣,则当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薰浸之力,在于使感受者不觉。”达到了这种“忘情”的状态,便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是课堂设计中追求的最高境界。“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它能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久远不忘,而不是暂留思维的表层,过而即逝,天长日久的薰陶浸润,积土成山,集水成渊,形成理性的“积淀”。它无声无息地改变着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扩展和深化着听说读写的语言涵养。由此可见,语文美育讲求的是非功利

[1] [2] 

【浅谈“语文美育”的崛起】相关文章:

浅谈美育与语文教学04-29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04-29

浅谈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04-29

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04-28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05-01

拓展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之窗04-29

浅谈语文教学04-28

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04-2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美育04-29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