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

时间:2023-04-30 08:18:0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  贺诚/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

[内容]

 

             一、“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基本意义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同步划分为数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结构,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探索并有所发现。纵向:按课堂时间顺序,把教学的整个过程划分为相对独立而又前后联系的几个阶段;横向:从参与课堂学习的各种因素考虑,采用各种组合方式,使教学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有机构成,从而发挥最佳的系统功能,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引导——发现”的教学策略研究,既吸收“发现是指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尽量扩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用发现的方法去探究获取并掌握知识的能力”的思想,又注重教师在学生进行发现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突出它对发现的目标导向、层次编排、途径选择和价值评判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控制和调节。

    学习作为个体经验获得发展的过程,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个体经验”是指学习者本身的学习行为,教师是不能替而代之的,只能引导学生学习;其二,“发展的过程”表明,学习有着“不知到知”或“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发展轨迹,所以学生应自己去探究、获取、运用知识,在探究、获取、运用中发展智能,陶冶思想情操,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可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引导——发现”的策略,正是凭借动机重要组成部分中的认知内驱力,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和满足学生学习中了解和理解的需要,因为这种需求,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如探究、领悟以及应付环境等有关的心理过程派生而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成功,既得到学习的愉悦,又加强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习行为与学习动机相互促进。

    从上述对“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本质阐述和对教学与发展、教师与学生、动机与学习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概括:

    一个特征: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师根据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引导着学生逐步探究——领悟——发现的学习过程。

    四项原则:教学目标指向性原则、教学过程动态性原则、课堂结构层次性原则、学习行为探究性原则。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它的形态特征,如何把这些原则贯穿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并且转化为定向的、连续的、系统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的质量呢?

[1] [2] [3] [4]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相关文章: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问题04-29

英语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认识04-27

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引导-发现教学的尝试04-29

引导04-29

工艺管理的实践与认识04-27

书法教学的认识与实践04-29

现代农药开发的认识与实践04-26

对实践问题认识的几个误区04-27

任务引导型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策略实践04-29

大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及实践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