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圆美意识与悲剧(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3-04-30 07:06:02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人的圆美意识与悲剧(教师中心稿)

北京市科迪实验中学 

中国人的圆美意识与悲剧(教师中心稿)

 

一、《渴望》的轰动效应与中国人的圆美意识

一九九一年,五十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立即引起轰动,一时间《渴望》犹如一股强劲的冲击波,使得中华大地上的热血观众心潮激荡,情思飞逸,中央有关部门深深被业已形成的《渴望》气候所感染,慷慨颁发十万元奖金给《渴望》剧组。中央电视台也紧锣密鼓,在《渴望》接近尾声之际,先后在收视率极高的《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节目里播放观众被《渴望》倾倒的消息,继续为《渴望》热加油升温。

《渴望》播放完毕之后,热心善良的观众仍嫌不足,尽管剧作结束时,明显地预示出皆大欢喜的大团圆趋势,但大部分观众对作品没有更确定地表示出主人公各自的归宿而深感遗憾。还有人为刘惠芳的最后遭难愤愤不平,中央电视台九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关于《渴望》的小品有一句借观众来信名义的台词:“假如不让刘惠芳站起来,我就让导演躺下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观众的心态。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许多农村观众在认真等待《渴望》续集的上演。笔者在农村就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听说《渴望》续集已经拍出来了,不久将上演等等。

这一切都构成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如果我们透过表面现象去看问题的实质,就可以发现它揭示了中国民众一个普遍的审美心态。

人们喜欢《渴望》,不仅仅是因为它以动人的细节、细微的笔触渲染了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还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化的人物。如刘惠芳、宋大成等,在他们身上,编者和观众都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孜孜追求、千呼万唤却又始终不得的真情和理想。同时,剧作之所以令人欢喜,还在于它在表现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经历之后,给他们安排了幸福圆满的结局。展示出一派皆大欢喜的光明前景。这就典型地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追求完美的审美情趣——园美意识。

据考证,《红楼梦》的结局,按曹雪芹本人的构思是“贾府破败,宝黛爱情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一构思就美学价值而言,具有深长悠远的涵盖力,它高超地预示了封建家族和社会必然没落的命运。同时也反映出曹雪芹对人生本真的探求,在给人以无穷遐思的同时,促使人们对人生做出冷静而痛苦的反省。高鹗也遵照原意写出了这个结局,但落笔之时却节外生枝,借空空道人之口,暗示了“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希望,殊不知,这一笔极空前地削弱了《红楼梦》的历史审美主题,严重减弱了其悲剧色彩。

再如我们熟知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写男女主人公追求婚姻自由,以死抗争构筑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础上的包办婚姻制度,其举动惊世骇俗,既深刻,又让人回味无穷,而且这一结局也符合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普遍悲剧现象,但是人们犹嫌不尽其意,添补了一段祝梁化蝶的续笔,沉甸甸的主题思考变成了光明的前景展示。

遍查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传说,即使写的是悲剧性的人和事,也呈现出雷同一律的大团圆结局。即在悲剧主人公惨遭不幸之后,往往给予一丝光明或最终皆大欢喜,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行》的玉烛调和,《鸣风论》的献首祭告;《娇红纪》的鸳鸯翔云;《清忠谱》的锄奸慰民,《长生殿》的蟾宫相见;《雷峰塔》的雷峰佛园等,这几乎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普遍现象,对此朱光潜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中国剧作家最爱写的是名誉和爱情……剧中的主人公十有八九是上京赶考的书生,金榜题名时中了状元,然后是做大官,衣锦还乡,与相爱很久的美人终成眷属,或者主人公遭受冤屈,被有权势的奸逆迫害,受尽折磨,但终于因为某位钦差或清官大老爷的公正,或由于他本人得宠而能够报仇雪恨,戏剧情境当然常常串插不幸事件,但结尾总是大团圆,不管主人公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1)

透过这些艺术的大团圆结局,我们看到的是汉民族善良、纯朴、充满希望和追求的民族性格。正如王国维

[1] [2] [3] [4] [5] [6] 

【中国人的圆美意识与悲剧(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美圆04-29

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 论《玉娇龙》的悲剧意识 - 毕业论文04-30

悲剧美与哲学悲观主义04-28

代情结与中国人的无意识结构04-30

浅论莎士比亚悲剧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 毕业论文04-30

毕业论文-生命与生存的悲剧—从《红高粱家族》看莫言的悲剧意识 - 语言文学论文04-30

悲剧作品中的情感美教育 毕业论文04-28

毕业论文-《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意识 - 语言文学论文04-30

悲剧的意思, 悲剧的解释04-30

强化铁道结算中心风险管理的意识及措施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