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立足学生发展 构建体验作文体系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实验小学 陈兴杰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作文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存在着这样的共性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雷同,千人一面,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正因如此,几年来,我们学校在作文教学改革上构建了“体验作文”体系,即引导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一、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要求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平衡,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积累。课标也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还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感觉,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表达的更好,在素材的积累上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二是留心生活,丰富个性体验。前者是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后者是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实践。 对于间接经验素材的积累,我们要求学生除了背诵课标和教材上的指定篇目,还把学校的图书室、走廊的图书角全天开放,每天中午还给学生1小时的上网时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天地。同时为了避免盲目阅读,根据不同的年级,由学校教导处每月向学生推荐一定数量的参考书目,班级教师还可以有选择的介绍一些精美的诗文,并经常召开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使书中的优美句段、经典篇章内化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素材。 对于直接素材的积累,我们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的创造和利用条件,丰富学生内心体验,开阔学生视野。 1、用眼观察。教师用平时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获取生活的第一手素材。 2、用心体验。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内心体验。如学校常常结合重大节日举办游艺会、联欢会、演讲会、技能擂台赛、综合知识大赛。班级也利用班队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辩论赛、畅想未来、文化沙龙等活动。另外,在学生实践生活中我们还结合自然、思品、社会等学科进行综合性尝试。如结合自然学科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思品学科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乐趣。结合社会学科通过考察家乡生态环境变化,从而懂得环保。这些综合性尝试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得以培养,才华在生活中得以展示。可以说是真实的生活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 由此可见,阅读和实践的积累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为我们的习作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正如叶老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才会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二、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真实感悟,定能产生真实的内心体验,真实的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 1、阅读和写作结合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价值。为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各种动植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等。然后再结合阅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都可以让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性情和需要结合 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二是性情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1] [2]
【立足学生发展 构建体验作文体系】相关文章:
构建支撑行业发展的民航科学数据体系04-26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04-28
构建绩效管理体系,支撑业务持续发展05-03
审计假设体系构建04-30
加快构建满洲里口岸立体化发展体系04-30
立足创新谋发展04-30
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的构建04-30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04-28
湿地退化监测体系的构建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