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问题课堂”的一点建议 江阴市周庄中心小学 吴玲娟 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极具时代性和挑战性的话题。作为一个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第一线的年轻老师,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课堂教学已无从计数,却一直感觉到,在许多课上,学生学得并不轻松,更不主动。不管课堂上如何变着法子组织教学,总循着这样一个规律:师提问,生解答,师再小结。表面看来天衣无缝,实则却是问题多多。 高举创新旗帜,但在实践中却常受自己学生时代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影响,常采取的是老的课堂教学模弋,每每一堂课下来,看到学生知足的样子,似乎老师所授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莫名有些嫣表,我们的课堂似乎钡了些仟么,缺什么呢?偶然翻及章回体小说,发现每一回的结尾都有这么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感觉顿有所悟,是这“悬而未决”的一句,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而我们的课堂,缺少的不正是这关键的一个悬念吗? 一、“问题课堂”非“告诉式课堂” “告诉式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让我告诉你”。这里的“我”即老师,“你”即学生,课堂上己经告诉你了,你还需自己课后去研究什么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或许有它有利的一面,就是应付考试时答案绝对的标准,一个模式的,但要就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影响而言:学生的主动性,对学习的探究性是得不到提高的,说得严重一点,这样的课堂教学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而“问题课堂”拒绝简单地告诉。在课堂里,要充满情感,允渤智慧,充满活力,更要强调的一点是充满问题,正如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笔者主观认为,这种主动参与,不仅应在课堂上有所表现,更应将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各个领域了解得更多。 二、“问题课题”中要坚持的几种观点 学习的课堂是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空间,我们不应忽略学习主体——学生的情感。“主导”和“主体”的本末倒置,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课题的效率。 1.“问题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指路”而非“带路” 常听有老师在办公室抱怨:这个内容我已经讲了不下10遍,还有学生不知道!不知他们在抱怨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所讲的知识点是他“讲”给学生听的,还是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到的呢? 我们常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在一个生疏地方,找不到目的地时,只好求助于路人,有的人出于热情,把你带到目的地后方离去;有的人由于某种原因,只给你指个大致方向就离开了,使你只得摸索着才到达。但如若再过一段时间去某地,你都会明显感到:由人带路的地方记起来模糊、陌生;自己摸索的地方则记忆犹新,联想我们的课堂教学,老师一步一小心,不敢松懈,不时还要回头看看学生是否“跟”着自己。如果教师教的内容无人出岔子,老师心满意足,这是否就是理想的课堂教学呢?还是教给他一种方法,让他自行探究,哪怕拐了几个弯才做出来,好不容易才尝试学习的成功好呢?我想,学生在学习中,对于不出岔子的被动学习,他们的记忆是模糊的,需要老师隔三岔五地去反复“磨”才行;而对于他们主动学会的方法,获得的知识,则时时记得,并且有一种成就意识。 2.“问题课堂”中,学生应向老师说“有问题”而非“没问题” 马克思说“怀疑一切!”哪怕是最权威的,有疑必质,有问必纠,今天的课堂应唤醒学生的这种意识。“这句话似乎有毛病!”“老师,你这个字写错了!”“我可以提个问题吗?”对于学生的合理提问,我们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前准[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