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导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教师在导入阶段就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使他们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中来。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使语文课在最初四、五分钟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从而提高师生的教学效率。成功的导入既要新奇,用新鲜火辣吸引学生,又要自然,跟所学内容自然衔接,天衣无缝。我们语文教师如能掌握一定的导入技巧,就可在导入时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下面笔者试对语文课导入技巧作一简单归纳。
教材中那些文质俱佳的作品,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深刻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在设计导入语时,应该充分虑及课文的类型和特点,同时顾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兼顾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找准切入点,力求导出重点、导出情趣、导出新意。
(一)音像造势导入
音像导入是指采用放录音、录像、幻灯片等手段引渡新篇目新知识。音像本身具有的新鲜、生动、趣味,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讲《口技》一课,教师可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播放口技演员模拟各种声响的录音,有北风呼啸,海浪拍击,列车飞驰,机器轰鸣,战场厮杀,婴儿诞生的啼哭等,先让学生辨别,然后告诉学生这是口技表演,学生当然大为折服,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又如,笔者在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前,放了一首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学生听得入迷,伴着美妙的音乐,我引领着学生深情读出了林觉民的心声,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感同身受,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实物演示导入
授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巧妙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借以引发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教师准备好盛满水的大烧杯、足够的食盐、一只鸡蛋。上课时,教师把鸡蛋放入水杯中,鸡蛋下沉,教师提问:谁有办法让鸡蛋浮在水面?很快就有学生说出可以用食盐,三勺五勺食盐下去,鸡蛋还是没有浮起,直到几乎全部食盐都撒进杯里,鸡蛋终于腾身而起,教师这时要求学生读课文找答案,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就找到了完整的答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这种导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名人评价导入
学习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从鲁迅先生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导入。学习夏衍的《包身工》,可用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导入:“有人为我做过统计,说我写了七百多万字。我以为其中可以留下来的只有《包身工》。”这种导入法的好处在于,能通过名人的评价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重视。
(四)设疑激趣导入
这是用质疑的形式进行知识过渡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疑问,造成学生头脑中的强烈悬念,激起他们急切的求知欲望。如教《伤仲永》一课,我们可用成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开头,让学生回答是否懂得成语的含义,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理解。然后告诉他们,课文所讲的故事,正好可以印证这句话。学生定会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学习这篇课文。
(五)温故知新导入
“温故而知新”,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把内容相关的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串联起来,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学习鲁迅《故乡》,可从小学的《少年闰土》导入;学习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从小学学的《示儿》诗导入。如讲鲁迅的《故乡》时,其主旨是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可这样联系:大家以前学习他的小说《风筝》,那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本文也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反映的是什么主题呢?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认真地读文章。
(六)紧扣潮流导入
我在教学《<论语>十则》时,恰逢中央电视台热播《百家讲坛》,于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