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略谈在开发农村作文题材中育人
许多学生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的妈妈是别人的妈妈,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这样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其实,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比比皆是,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去捕捉、积累。
笔者结合本校农村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省级课题,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环境下,捕捉作文题材,陶冶情操,为表达“真情实感”打下基础。
一、看农村新貌,激发美感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写江南水乡之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
1.采田野风光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水稻、油菜、小麦、桑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避免猎奇心理。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采水乡景观美。对于水乡人来说,以水为背景,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江南水乡素有“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景观。长河、短洪、小池、大泽、太湖,有水波不兴,也有潺潺之声,岸边的古树,水上的渔舟,小桥流水,石堤埠头,临水之户,守簖人家……这些都是小作者笔下的好材料。由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画面。学生从感知美到表达美的过程,也是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
3.采农家新居美。改革开放,给苏南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反映家乡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喊口号,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去反映家乡富了、变了,要以小见大,农家新居正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问村史家史,丰富情感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通过调查、访问
[1] [2]
【略谈在开发农村作文题材中育人】相关文章:
略谈农村创业致富大路04-26
略谈湖南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发展04-27
略谈小学数学中的兴趣培养05-01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05-01
略谈英语教学中错误分析理论的应用04-28
略谈英语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04-28
略谈人文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05-01
文构思略谈04-30
道教禁忌略谈04-26
略谈孔子的乐道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