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倾注人文关怀,开启心灵锁钥-浅谈班级管理中困难生的转化-小学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对一个水平参差不齐的班集体,尤其是必须面一个令人头痛的学生群体——困难生(即差生),他们或是学习困难,或是表现不尽人意,人数虽然不多,但能量极大,是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中的最大障碍。如是说优生是明亮的珠欠,那么困难生则是暗淡的泥沙,虽其貌不扬,若有蚌母的调养孕育,成为光华四溢的珍珠亦非难事。故转化困难生,开启其心灵之锁便成了班的级管理中一项具有普遍性、长期性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就更显重要。一、困难生形成原因及表现
1、智力因素的影响
先天缺陷或后天制约造成学生智商低下,表现为理解迟缓、记忆差、思维,表达混乱不齐。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①基础差、缺乏信心,多为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
②学习方法陈旧、迁移能力差。主要靠机械记忆学习,不会反三,触类旁通。③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多为单亲庭,或父母文化低或有恶习(嗜赌、酗酒、粗俗尚武等),居住环境,学习环境不安定,有坏人影响,不健康书籍和影视影响。他们常常性格内向古怪,偏激,自卑、厌学,逆反心理严重,自制能力极差。
这些因素在大程度上制约了困难生的进行和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倾注人文关怀,开启心灵锁钥
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转变困难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倾注人文关怀,师爱付出与流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心灵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
(一)热爱、理解、尊重
困难生有着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移山倒海在感受,是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不可爱的孩子则更需要教师的爱心倾注,他们像弯曲枯黄的幼苗需要雨水,需要阳光。人是有情感的动扬,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了解其心灵,体贴其忧愁,排除其疑难,动之以情,孱弱的枯苗有沃土滋养也必能迅速成长。
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赤足”。对困难生出现的学习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异甚或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正确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予及时肯定,切不可以“恨铁不成钢”,用过激的言行刺伤他们的心灵,甚或体罚或变相体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破罐破摔”。爱默生曾中肯地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我班有一位叫陈翔的学生。来自家农村,父亲打工惨死,母亲体弱多病,加之基础差,
[1] [2]
【倾注人文关怀,开启心灵锁钥-浅谈班级管理中困难生的转化-小学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绩效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05-01
浅谈学校对班级的管理的论文04-27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的论文04-27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04-30
浅谈情感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05-02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05-01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