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执教《威尼斯的小艇》的是一位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课后,我问他:“揭题时,你怎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艇’的前面加了个‘威尼斯’,你有什么说法?”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如果要我来回答,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呀。怪不得学生们东一句,西一句,都不着边际。我觉得这个问题导向性不明……”还没等我说完,执教者抢着说:“这可是特级教师设计的呢,特级教师XXX上这篇课文时,也是这样问的。”
特级教师设计的?我的脑子里“格”地一震,我想说:“难道特级教师设计的都对?难道他们的设计我们就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但我没有说,而是话锋一转:“那你说,这个问题提出来后,你们的学生反映如何?效果好不好呢?”这位执教的老师一时无语,也许他正在反思。
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要用辩证的头脑看待各种各样的观摩课,要以鉴别和挑剔的眼光学会筛选。应该说,特级教师的公开课,总体上是优秀的,但是,他们的课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是缺乏普遍性的,有的过于追求新奇,有的为了把一个较大的内容在一节课中完成,上的相当粗略,也有一些由于师生关系不熟,上的非常生硬甚至蹩脚。有些青年教师以为他们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好,每一个环节安排都合理,这是非常幼稚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应该创造性地吸收,有选择地学习。
学会听课,还要对照自己与特级教师的差距,对照自己班级与特级教师所教的班级的差别。这个差距,主要就是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教学经验的积淀。特级教师之所以成为“特级”,主要在于大部分特级教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与机智,面对各种意外,他们往往能得心应手,能游刃有余。有些特级教师上课之所以非常精彩,还由于他们的学生长期在这样的场景中训练和熏陶,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果不考虑自己与特级教师的差距,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照抄照搬特级教师的一些设计和方法,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尴尬。要想把课上好,最关键的,还是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公开课,我们究竟应该听什么?看什么?我以为主要是看:体现出什么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又是怎么巧妙地得以落实的?从特级教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哪些不足?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而不是听他们是怎么设计的,他们提了些什么问题,我可以用在哪里,如果这样,那就是学了点皮毛。笔者真诚地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同时也真诚地希望特级教师们在上公开课时,多一点真实和平实,少一点噱头和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