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时间:2023-04-30 05:28:4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皖无为师范附属小学   彭荣辉

  

  文章亲切自然的原因只能有两点:一、具体事实;二、真实感受。这是叶圣陶先生曾经启迪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句哲理名言。“真实感受”,在某种意义上说,指的就是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语言文字的功能在于传情达意,对作为凭借语言文字为其表现形式的文章而言,更是如此。至于到底怎样去表现人物的真实感受,或是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以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习作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借助人物的表现来刻画

  人物的表现,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人物的表现是外在的,是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东西。而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内在的,是无法直接感知的。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人物的内心活动,无论是七情,还是六欲,皆是情绪的反映物,而其渲泄的方式,则只能是借助语言、动作和神态。外在和内在之所以能和谐统一,至关重要的一点因素便是缘于此。

  《奴隶英雄》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咬着牙,狠狠地)说: “他们拿我们不当人,整天逼我们做苦工不算,还要叫我们互相残杀,给他们当把戏看。难道你们愿意跟我拼命,给他们看着好玩吗?”“奴隶?不!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这是斯巴达克在鼓动十位奴隶发动反抗时的一番话,虽然着墨不多,但简洁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却足以显现斯巴达克这位奴隶英雄对罗马奴隶主贵族的仇恨和反抗意识。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擦擦眼睛,抽噎了一下。”这是《凡卡》中的两段文字。凡卡是旧沙皇统治下的童工,他的生活是悲惨的。作者为表现主题,揭露沙俄统治制度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在把凡卡的回忆和写信内容穿插起来叙述的同时,还插入作者的陈述,这些神态、动作的描绘,尽管文字不多,但却足以表达彼时彼地凡卡内心痛苦、悲伤的真实感受。甚至可谓淋漓尽致。再如为了表现凡卡希望脱离苦海的迫切心情,大作家契诃夫着意刻画了凡卡寄信时的动作行为。“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圣诞节前夜,竟然只穿着衬衫跑上街去寄信,其急切之情可想而知。

    “思想支配行动,行动反映思想。”“言为心声。”这些路人皆知的道理更是有力的佐证。

    二、借助周围的环境描写来刻画

    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所有的事件都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因此,写人物,写事件,都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诸多事例表明,“环境描写”是为了把人们生活的实际情景烘托出特定的气氛,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息息相关,是为突出中心思想,为文章主题服务的。

    例如〈〈鸟的天堂〉〉一课,内容主要通过记叙作者和几位朋友在不同的时间两次去“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从而表现其对大自然和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为了突出这一思想感情,作家巴金先生着意刻画了百鸟欢腾的盛况。“┅┅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看清楚了这一只,又错过了那一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鸟儿们都如此兴奋欢快,目睹此情此景的“我”,又岂能不受感染而内心愉悦呢?

    又如〈〈桂林山水〉〉一课,为体现桂林山、水美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得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

[1] [2] 

【谈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相关文章:

人物形象的刻画教案设计参考04-27

刻画04-29

刻画羽毛的唯美句子12-25

描写刻画风的作文04-28

谈活动专员04-27

刻画秋露的唯美诗句11-26

黑山石刻画像04-29

作文备考:高中课文经典人物素材运用例谈04-28

例谈如何突出人物性格05-01

函数S-粗集的随机刻画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