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对话”的策略

时间:2023-04-30 05:29:1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现“对话”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一、教师“研读文本”——对话的基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这就要求教师先要潜心与文本进行对话。只有教师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被文本感动了,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感动学生。特级教师 孙双金老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谈到自己备课是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如特级教师孙双金在上《春望》这首古诗时,他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和资料室里。他查阅了12本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生平事迹的文献;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课前上百遍地反复吟诵这首诗,直到读着读着自己不禁泪流满面。正是这样“研读文本”,才使课堂上的“对话”是那样的引人入胜。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内容更鲜活,情态更开放,结果更多元,对话更有个性,感悟更丰满,意境也更高远。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备课不但要备“文中之人”,更要挖掘“文本背后”的人,将文本进行“二度创作”。真正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个台灯,如此而已。”教学中王老师问:“这宫殿式的高大的房子,曾经是谁住过的地方?”学生说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这时王老师告诉学生是清朝一个比皇帝还要厉害的摄政王载封住的地方,让学生想象可能会有哪些陈设?学生说有非常珍贵的古董,有从西洋来的真皮沙发,有华丽的装饰,还有价值连城的文房四宝等等。那么当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我们伟大的总

[1] [2] [3] 

【实现“对话”的策略】相关文章:

商务对话实战营销策略篇05-04

关于意识及其机器实现问题的对话04-27

商务对话实战之营销策略篇05-04

对话型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反思04-29

应用再平衡策略实现高抛低吸04-26

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从对话视角的介入分析04-30

谈合作原则与面子策略的关系-以《围城》中的对话为例05-01

心灵成长六定律之-自我实现的预言=内在关系的对话04-27

试论关东文化产业化与齐齐哈尔城市营销的实现策略05-02

实现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