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中放飞畅想的翅膀

时间:2023-04-30 05:19:0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朗读中放飞畅想的翅膀

 “新课程”这个名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它的理解我却不敢说很深刻.应该说我在一年级的课改中有机会直接去接触,这是我的幸运,因为这将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给我留下的记忆、留下的思考、留下的印象、留下的困惑是最多最深的.尤其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因此语文课与数学课相比,我更爱上语文课,学生也更乐于上语文课,对语文课的感触也更深了。

朗读中放飞畅想的翅膀

其实刚开始时,我觉得语文课很没趣,不就认几个生字,认识几个新词,能把课文读读通,读读 就行了,学生也跟着我的思路先认字,读读写写,接着便让学生读课文.在朗读课文中我还特意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什么分小组朗读、分男女生比赛朗读、接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看起来语文课上朗读的形式多变,可我感觉到他们的朗读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起来似乎有些在附和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在一次与学生的交谈中,班中的一位女学生说:“老师,你上语文课朗读课文时就是让我们这样读读,那样读读,我们有点厌烦,有的时候我们读什么也不知道。

这时我开始认识并重新思考我的语文教学。研读新课标中的有关低段学生朗读的要求,它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的朗读我们容易指导也容易检测,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我觉得难度就比较大了。那么何为“有感情”呢?我认为应该是能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会读者的情感,关心自然和生命,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受语言的优美和无穷的乐趣。啊!原本以为这样生动有趣的课文加上我设计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应该会喜欢的.现在看来我只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考虑课堂教学,根本没有想到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孩子。没有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和研究的主人。”我设计的这些朗读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表面上看起来朗读形式多样,课堂上也热热闹闹的,其实正因为这些机械的没有活力的朗读抹杀了他们对朗读课文、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家正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 一个重要手段,我这样思索着。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夸张,爱幻想,好表现。于是我开始了“朗读、畅想”结合的朗读实践,朗读畅想就是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中的情境、内容、语言、插图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畅想,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想象说话,想象写话,想象编儿歌,想象画画.

在《松鼠和松果》的课文中有一只活泼聪明的小松鼠,它吃一个松果就种下一个松果。朗读中我们一起想象“几年以后的大森林”:他们有的这样描述:松果发芽了,渐渐的长成小树,小松鼠会去给他们浇水,一棵棵小松树长成了大树,这时的小松鼠有吃不完的松果了。

    还有的说:动物们一定会感谢小松鼠的,还会说:谢谢你送给大家的绿色家园。

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中通过对兰兰的认识我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小手,放在自己的眼前,看着自己的小手想象他们将来会干些什么事?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从而引导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取也能像兰兰的胖乎乎的小手一样.在《两只鸟蛋》的课堂中抓住在小男孩抬头的一刹那想象会看到什么?从而体会小鸟的感受,想象小鸟会说什么?通过对小鸟的想象,自然的引入课文,我们要保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的环境.在朗读的教学中长期放飞畅想,我感到很多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

[1] [2] 

【朗读中放飞畅想的翅膀】相关文章:

放飞梦想的翅膀作文03-06

放飞想象的翅膀作文05-02

编导考试中朗读的技巧02-21

优化课堂教学 放飞创新翅膀04-30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04-30

略论朗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04-28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4-28

危机中更需要隐形的翅膀04-26

浅谈PSC朗读项中的语调偏误04-28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