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累

时间:2023-04-30 05:11:4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累

此文第二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累

第一稿:   

    提到“课改”对每一名关心教育的人来说都应该不会陌生。“课改”正确的叙述应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从2001年9月开始,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陆续地投入到这场潮流之中,对于这场改革人们都充满着激动、热情、信心。可是当我们在以历了起初地狂热,渐渐地平静下来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实验教师的苦与累。

我也曾作过一线的教师,深深地体会过那种辛劳。但是当走上教研岗位,特别再次深入课改第一线的时候,我为课改实验教师们的苦累所震撼。不禁想到:这样的负荷我们的老师能走多久?

    无论城乡小学大多数的教师既教语文、数学两科,还承担着班主任工作。一周下来,至少也得二十节课(这是个保守数字)多的二十七八节不止。(村小没有那么多的科任课教师,课节可能更多)。每天他们要备课(每周语文八节、数学四节,其他……;形式要有创新,不能走老路。可是资料却少得可怜。)、上课(要关注学生发展、要注重学习方式转变……否则不是合格课)、批改(不是判个对错,要加上鼓励性的、针对性的评语)、辅导(到什么时候成绩还是关键,家长要看,学校要看,上级行政部门更要看),还要写教学感悟(学校有数量要求,甚至有的还有字数要求),记实验记录,还要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还要搞月评,考试变考查有的学科要分项测查,成绩要统计,要分析……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除此以外,要参加培训(培训必有考试或考核,不合格不能上岗。教师考试不是为了合格,他们更要面子,可那得要下功夫呀!)、要参加教研活动(发言要有体现新观念,要反映出实验教师的水平和层次,否则怎么称得起是课改实验教师)、要外出听课(回来课要补上,班级管理要跟上)等等。这样不到一个学期,实验教师们大多面露难色。当你走进一年级的课堂,听到的是一年级实验教师们嘶哑的嗓音,看到的是他们疲惫的身影,交流时他们还是那么认真,可是你分明可以体会到一束束专注的目光里,隐着的焦虑与麻木。在那个时候任何一个有着一丝同情心的人都会为之震动。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这样的事情也许只能发生在教师的身上。他们是崇高的,可我为他们的苦累感到心痛。

    回头想想造成这种现象和局面的原因何在?

    其一:碍于面子,盲目攀比,为“名”所苦,为“令”所累。

    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学校,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盲目攀比”思想,各地区之间、各校之间不断地搞着教育“竞争”。课改作为一种新事物自然也就变成了竞争的主要内容。许多领导不能冷静地分析,不能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盲目决策,只知道下命令,一级压一级,花样翻新,你地区有的,我要有,你学校有的,我也要有,而且要更丰富,以显示其研究的深入透彻。这样一来就使一线的课改实验教师们“疲于奔命”。表面看是为了工作,实际是为领导的面子学校的面子和自己的面子,是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和指令。根本谈不上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使课改实验变成了“应付”差事。创造性更无从谈起,致使工作浮在表面。例如:由美国传入的成长记录,在中国城市大班型的学校里实行起来,实际吗?一位教师要在每个月甚至每周为班里的七八十名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评定,这个工作量该有多大?;“教师手记”应缘于“教师教后感”或称“教学回顾”试想如果这节课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非得要记吗?(何以限制每周写几篇?)另外感触深,写得多些是自然的事,但是感受不深或精彩几笔则可结束的事情,何必非得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在八十人的一年级里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能收到多少实效?……但是

[1] [2] [3] 

【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累】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课改总结04-29

课改总结04-25

教师课改工作总结05-28

对课改中教师改革的思考04-29

英语教师个人课改计划10-08

教师课改工作总结03-29

课改感悟05-02

教师课改工作计划01-21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01-10

课改形式下教师行为的思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