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力培养的促进论文

时间:2023-05-04 20:26:44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力培养的促进论文

  摘要: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儿童的音乐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文明感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最终达到使其融入现代社会群体的目的。个人的价值观、行为、知识的形成和积淀属于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获得的每一次经历和体验都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显然,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孩子会因为获得成功和满足感而提高自尊和自信。如果一个孩子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情绪、感受和思想,那他一定具有健康的人格,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力培养的促进论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儿童;社会适应力

  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可以让人们团结在一起,并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们社会意识的觉醒。音乐又可以解释宗教、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艺术的必要性在于人类能够意识到它并改变它。”由此可见,一方面,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寻找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秩序与构成是人类认识自我的前提。在这方面,音乐是一种秩序与直觉的现象。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不同的个体,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应该加强与自然、社会、文化组成的外界环境的交流。教育可以引导儿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影响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当然,这种愿景与教育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一、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社会适应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是一个双重的过程,它包括人们在持续的变化和发展中,接受生物、心理、社会和情感的变化,然后表现出符合这些变化的行为和态度,并能够与他人积极的交流。适应方法又可以分为个人适应与社会适应,该方法在克服个人所面临的问题方面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适应方法和防御机制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社会化包括个体在特定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与社会期望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化进程中,家长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同样也可以成为他们的父母社会化的一个元素。社会化可以被视为一个终身的过程,也是一个双重过程。

  二、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

  实践活动可以使音乐教育过程符合其目标。音乐不仅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引导其成为一个热情和自由的人,而且音乐教育还影响着所有领域的发展。孩子们能够把他们学习的概念转变成艺术形式,而音乐不同的表现方式,为不同年龄、不同技能的儿童提供了重要的机会。音乐能够帮助儿童表达自己,培养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儿童随之发展了他们的社交技能,以及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演奏器乐、歌唱、参与音乐游戏、感受律动、合唱等音乐实践活动都是需要肌肉工作的,都有益于大、小肌肉的发展和手眼协调。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主要依赖于外部事物的物理、自然知识和信息的反馈。儿童通过物理行为来学习自身的味觉,嗅觉,感觉,视觉和听觉。通过提高学习物理行为,来理解关系、比较、分类、排序的对象和动作。例如,在进行奥尔夫乐器教学时,孩子可以从视觉、触觉和听觉上了解到“音色”和“音高”的概念。触摸到各个乐器后,通过感受金属类乐器(三角铁、串铃等)和木制乐器(双响筒、木鱼等)的材质。通过演奏并聆听其声音,儿童会分辨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在演奏音条琴时,儿童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高。

  三、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社会观念

  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社会观念,从早期的经验中受益,通过探索、尝试、发现和获得快乐。在音乐活动中,儿童学会欣赏其他人的演出与作品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孩子们分享彼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心得,并给予彼此鼓励。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使儿童能够表达自己,从而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当一个孩子向他的父母、老师和朋友唱一首优美的歌曲,并获得大家的称赞时,他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促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和上进心的人,从而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教育环境和相关活动对情感培养,能够提高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音乐教育中,以爱、关注和理解的方式接近孩子,同时尊重孩子和他的团队,并在他成功的时候给予他称赞、鼓励这就是培养情感信任的第一步。儿童大多是从他们的同龄人身上开始学习成人行为。所以,在团队工作时,他们应该学会如何分享事物、如何倾听他人、如何配合工作等社交技巧。在音乐活动中,儿童可以学会和他人合作,并且尊重他人的想法和作品。

  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

  音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它能够影响人的社会认知、影响人的情感,并使人产生依从心理。儿童聆听学习一首歌时,伴随着歌曲慢慢地或快速地敲击乐器。儿童就会发现乐曲是如何产生的,哪些声音是好听的,哪些是令人不适的。或者通过戏剧游戏,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角色,分享他们的想法,并学会交流。通过这个游戏,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他们的想象力。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摆脱孩子负能量的积累,这样就可以防止他们成为一个伤害他人或行为表现不好的顽皮孩子。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包容他人的能力。这样,孩子就能自觉地感知周围的环境,他可以对视觉现象做出客观评价。从早期开始,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才能,达到一个审美的水平,也达到了真、善、美的技能。根据Ataman的研究表明,在创造力发展的最关键的年龄阶段是5—6岁。随着进入学龄阶段,儿童由于受到权威和规则的束缚时候,创造力发展就停止了。有良好基础设施的音乐教育为其他课程的成功做了良好铺垫。许多研究表明,孩子们更专注于与艺术相关联的课程。另一项研究表明,音乐对大脑发育的影响也有助于帮助儿童解决其他问题。

  五、结论

  外界环境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外界环境与个体一起形成、成长和完善。正如人类所创造的环境一样,外界环境在人类行为的形成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儿童的社会环境如何,他们的性格特征都是不同的。社会环境意识开始于家庭,在学龄阶段学校又继续教育。人们个体性格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感知的不同。因此,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周围教育的启发,音乐教育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亲和力。而音乐课程可以使更多的个体在艺术和环境之间相联系。在合适的音乐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当处于一个组织者的位置,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引导他们怎么做,如参加展览,并且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音乐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可以通过任何形式表现出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引导孩子进行他的音乐创造活动,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做。另一方面,儿童进行音乐创作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应该能够尽量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在开始创作音乐作品之前,孩子们应该有一些活动来表达他们的感受,想法和经验。缺乏经验可能会导致孩子创作出相同的作品。因此,教师应在自然环境中为孩子提供学习。如:带孩子参观展览,博物馆,展示他们的幻灯片、视频和音频,使他们交流经验,安排实地工作。让孩子通过音乐活动获得经验,这取决于在发展和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教师在音乐教育方面缺乏知识、经验和教育,也会导致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把重点放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而不是作品上。教育者应该关注的是活动,而不是曲式结构、音响效果等。第二个问题是音乐不被视为一门学科。儿童应该参加任何有关音乐的活动。活动应该以孩子们的方式来看待彼此的作品,理解和相互交谈。在音乐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可以谈论和分享彼此的心得。孩子们应该谈论其他人的音乐作品,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作品。经常把一些音乐作品带进课堂让孩子们欣赏,使他们能够对这些作品作出评价。在制定音乐课程教学计划的同时,应重视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样的音乐活动,可以让孩子们集中精力,让他们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提高创造力。此外,在音乐课程中理论和实践问题应该是同样重要的。

  作者:迭煜涵 贺竹琪 王延松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力培养的促进论文】相关文章:

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05-04

音乐教育与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论文05-02

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和谐人格培养论文05-03

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05-02

音乐教育中少儿创造力的培养论文05-04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05-01

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培养论文05-03

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05-02

情商训练:培养职校生的环境适应力05-01

谈音乐教育对培养地方高校学生素质的促进作用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