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研究论文

时间:2021-09-02 11:48:40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西方乐器,钢琴传入中国比较早,经过不断发展,钢琴主要同传统音乐相结合,构建独具中国特色音乐形式,这不仅具有西方音乐特点,还有中国传统音乐特点,为了能够实现钢琴与传统音乐融合,那么就需要对改编钢琴作品演奏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异同作了分析,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特色,为呈现最佳的演奏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研究论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钢琴;改编;演奏;特色

  作为特殊艺术形式,钢琴音乐同样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钢琴作品真正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同作品演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也就是“二度创作”、“再创作”。为了能够优化钢琴作品艺术表现的效果,就需要对钢琴音乐进行研究,将传统音乐和钢琴相结合,创设独具民族风情音乐作品。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类型音乐形式的音乐色彩也具有非常大的差异,中国音乐的特征促使中国钢琴演奏包含西方钢琴作品所不包含民族特性,中国钢琴音乐内涵比较丰富,涉及题材也比较广泛,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从目前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曲已经获得国内外肯定,例如《百鸟朝凤》《夕阳箫鼓》等等,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代表,流行于国际乐坛,将西方代表钢琴与传统民族乐器相结合,具有特殊艺术性,为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特色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异同

  (一)中国传统音乐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是清朝以前音乐,属于本民族所固有风格与形态,同中华民族音乐审美特征相契合。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宗教音乐,传统音乐主体为民间音乐。作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文化成为了人类文化史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适应人类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同风俗习惯、社会历史背景等密切联系,社会功能性比较强,具有历史特征、时代特征、地方差异性、教育审美功能等等。

  (二)西方音乐特点

  结合西方音乐发展史,西方音乐演变经历非常漫长过程,直接影响西方音乐,特别是浪漫主义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主义时期,其中代表为莫扎特、巴赫等,音乐作品要求非常严格,诸如终止式、曲式结构等等。古典主义也就是“理性的时代”,由此可见,西方音乐对原则与理性的'执着。

  (三)中西方的音乐差异

  通过对比中国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较。从目前理解来看,专业音乐文化主要是全盘西化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中国代表性音乐文化为中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主要是民间音乐,西方音乐代表则是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专业性音乐,实际上,对比对象上就存在着非常大差异。中国的传统音乐给予欣赏者更好视觉体验,属于线性音乐,律动感以及流动性非常强,同西方结构严谨线条具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异。线性音乐凭借着蜿蜒流动线条营造出富有韵味与美感音乐。音乐和音乐之间想通,没有国界界定,这就使得中国作曲家能够借助西方乐器创设出具有中国韵味音乐作品。

  二、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演奏特色

  所谓“特色”,实际上就是不同于其他东西,是个人特有的。目前,社会广泛流传了钢琴改编曲,或者是借助大众较为喜爱旋律改编。非钢琴作品改编成了钢琴作品,那么需要结合钢琴演奏方式改变。传统音乐主要采取五声调式,中国传统音乐改变的作品弹奏过程中,需要联系相邻手指来弹奏小三度五声音节,通过隔指弹奏方式促使改变钢琴作品弹奏更加轻松、更加自如。例如中国传统乐器演奏都具有独特技法,诸如,古筝、笛子等等,在装饰音弹奏过程中也着重模仿。

  (一)音色和触键

  音色实际上就是音乐色彩。演奏者的触键力度决定了钢琴音色。所谓钢琴,实际上就是强弱变化乐器。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着重表达所演奏作品音色。以《彩云追月》为例,根据中国传统的器乐合奏为基础改编,包含了民族器乐的音色模仿以及演奏效果模仿,在弹奏过程中并不只是简单追求钢琴音色效果,还需要对民族器乐演奏特色进行模仿。《彩云追月》描绘了夜晚的云和月之间交相辉映场景,体验夜晚宁静,也就是月光朦胧下相对平静场景,体现“云追月”动感。乐曲第1个小节是跳音,就是对打击乐器演奏技法的模仿,音色更加明朗和清晰。第2小节左右手来交替长琶音,模仿出流水效果,那么就需要弱化钢琴的颗粒性特点,对钢琴触键存在要求。钢琴弹奏过程中,需要贴着键盘进行演奏,还需要注意到左手和右手连贯性,营造行云流水一般琶音。第5节和第6节则是对乐器和乐器间应和进行模仿,属于动态过程,那么就需要关注两个小节之间音色变化,从弱到强,触键高度与触键力度都需要进行变化。

  (二)踏板

  “钢琴的灵魂”是踏板,由此可见,踏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合理运用踏板能够更好诠释钢琴。踏板能够保持连音连奏,增强乐句连贯性,促使所演奏的乐句渐弱、渐强,正确认识力度变化,并且能够对比力度。踏板基本有两种运用方法,分别为同音踏板与音后踏板。若是用好踏板能够弥补弹奏瑕疵。以《彩云追月》为例,改编成钢琴作品后,结合乐句、乐段等踩踏板,不能够乱踩,对歌曲旋律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彩云追月》中切分节奏比较多,若一直保持踩踏板状态,那么无法对节奏感进行切分,旋律清晰度与旋律朦胧感造成了破坏。钢琴踏板有三个,其中右边制音踏板最为常用,踩制音的踏板则是包含四种。第1小节采取同音踏板,踩四分之一踏板体现弱、轻盈音色效果。后面小节是采取音后踏板;第2小节是连串琶音,踏板也是以弱到强的规律,颤音时则需要渐渐松开踏板,但是需要做好手与脚之间配合,这样能够发出更加干净声音。在演奏技术中,运用踏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踏板技术能够完善弹奏技术,实现美的创作。

  (三)速度

  中国的传统器乐作品的速度以散板为主,这也是民族风格特征,更加注重传达意境。在改编中国传统的器乐作品时,需要认识到这点。西方音乐所接触速度自由作品比较少,在作品演奏过程中也需要熟悉改编前版本,了解音乐作品背景以及所希望传达意境、表达画面等等,构建初步速度感。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改编为钢琴作品后弹奏旋律更加自由,并没有完全的按照节奏进行弹奏,全曲的弹奏旋律都比较自由,无法严格的根据节奏演奏,在处理节奏、处理速度等方面也类似钢琴演奏中“压缩处理”,将陕北信天游融入到钢琴曲中。在钢琴曲引子演奏过程中,可以选择左手右手连串方式弹奏琶音,由慢到快,到某个小节,需要放慢演奏节奏,弹奏出舒展、自由长颤音,体现陕北民歌的舒展、自由特色。

  三、结语

  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传统音乐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钢琴作为世界乐器之王,那么就需要转变心态,正确认识钢琴在中国的发展。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成为了中国民族化的钢琴典范,究其原因,改编钢琴作品不仅能够满足东方人的音乐审美需求,还同西方人的音乐逻辑思维相契合。和声方面来看,乐曲曲调选择同西方的大调和小调差异五声音阶的曲调。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精髓,五声民族调式属于西方古典音乐所不具备调式体系。同七声大小调式体系相比,五声民族调式比较为简洁、单纯与质朴,钢琴演奏旋律更加清新淡雅。中国的传统音乐作品具有非常深远的发展历史。从目前来看,中国传统的音乐作品改编钢琴曲已经具有一定音乐文化地位,那么就需要对作品文化内涵以及传达已经进行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演奏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1]周柏杨.文化学视角下的中国钢琴及其演奏特色——兼论钢琴曲《夕阳萧鼓》的民族风格[J].黄河之声,2012(11):107-108.

【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演奏风格论文09-08

对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思考艺术论文09-08

浅谈演奏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几点要求论文10-04

钢琴演奏中音乐思维探析论文09-08

谈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论文11-05

维也纳古典时期著名钢琴作品风格及演奏浅析论文10-04

李斯特钢琴作品灰色的云演奏分析论文06-30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10-04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论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