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时间:2023-04-30 13:00:20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近年来,中学英语教法上先后推行听说法(结构法)、意念法、功能法、交 际法等,这些新方法推动了英 语教改的进展,但另一方面它总是以欧式的教学 法为轴心,我们只是被动地围绕着这个轴心作些适应性的变革 。因而不禁要疑 惑:中国人教英语,汉语言和汉文化该怎样参与和渗透?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其"通行"的特点,而民族语言又体现着民族特点。学 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 国际国内形势和日常生活的交际。不论从教学过 程,还是交际功能讲,都和汉语言、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这就要求英 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言修养和汉文化修养。 初、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初中阶段是学英语年龄段的"学话 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尽 量摆脱汉语束缚,尽可能地创设英语环境,让学 生感知、亲近英语。高中阶段,学生对外界的看法逐渐形成观 点,他们从理论 上把英语当做第二语言来学习,要求探讨英语领域里更深层次的内容和规律,如 语法的复杂变 化关系、使用英语国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 惯等。

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英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汉语的干扰,学生不自觉地用汉语知识套用在英语 上。如何使学生摆脱母语干扰 ,又充分利用母语的知识迁移?这就需要英语老 师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用汉 语语法套用英语 语法的例子。倒如英语中的"代替"一词,学生容易混淆。汉语里"代替"是动 词,在英语里 "代替"的词性不固定。它既可以是动性的:take the place of; 也可以是介词:"insteadof(in place of ):或副词:instead. 在"谁来代替史密斯先生去那里呢?"用Who take the place of Mr.Smith? 用Who will go there inste ad of Mr. Smith?在"谁来代替史密斯先生去那 里呢?"

而"史密斯先生病了,谁代替他去那儿呢?"用Mr. Smith is ill.Who will go there instead?

遇到这些问题,英语老师就要指出英、汉语词法的区别,英语词性要活一些, 汉语词性相对稳定。不要用 汉语习惯套用英语。以消除学生疑虑。英语老师如 果缺乏汉语言知识,遇到这类问题时,只能说"英语"而搪 塞学生。

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应用英语的能力有了提高,汉语水平也有了相当的基 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 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汉语和英语相比各 有哪些特点;同样的内容汉语怎样阐述,英语怎样表达;交际时 各自怎样表达 才算得体,它们之间有无共同规律可寻,可否变通。对这些问题学生总是想找到 明确的答案。这 个答案只能在英语教师里,课堂上要讲清,要点破。这样学生 学的是活的语言而不是教条。

There stands a big tree on the hill.

学生脑子里会很快出现另一个动词:(There is)。那么,紧接着就会问:为 什么用There stands不用Ther e is.老师可以举出一个同样的用汉语表达的例 子:"山上矗立着一棵大树"

[1] [2] [3] 

【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相关文章: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04-28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04-27

德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04-28

谈谈英语习语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04-27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05-02

浅析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5-02

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04-26

也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5-03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4-27

在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情感教育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