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超学程的外语教学改革
外语教学可以上溯至15世纪欧洲拉丁语的教学。几百年来外语教学一直不断地在前进改革,且其步代越来越快。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发达、人类交往的日益扩大,外语作为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已日益为各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广大人民感到迫切需要,其运用扩展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当代各国多把外语能力看作公民必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虽然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外语教学,但是却极少有国家宣称自己的外语教学取得了成功。有人在论述外语教学的特点时指出,"极少成功"是外语教学的特点之一。
"极少成功"推动了外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可外语教学改革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入意,这很值得研究。从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的角度看,外语教学改革往往只着眼于某一学程或某一阶级段的外语教学,而没有把不同层次学校的外语教学联系起来进行超学程的研究,这实在是一大疏失。
由于这一疏失,不同层次的外语教学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意识;各级学校不仅工作上互不相补,甚至互相抵消,互相埋怨。追究疏失之根源,姑且撇开系统的大道理,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人们忽视了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正向普及化发展,单学程的研究已不能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下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普及化
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普及化标志外语课特点的变化,表现于外语课功能的扩大,其结果为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网状发展。
1.外语课特点的变化即它逐渐成了一门特殊课程外语自从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以来,人们总把它当作工具课。但各个时代对工具课的理解不一样。传统的工具观把外语作为五个方面的工具:(1)作为学习的工具,犹如语文;(2)作为教养工具,如锻炼智力,提高文化素养; (3)作为本国向外扩张的工具,如殖民时代一些国家的英语;(4)作为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工具,如明治维新后日本学校的英语; (5)作为归附他国的工具,如殖民地学校的外语。
随着人类联系的不断扩大,运用外语进行的内容不断丰富,外语课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更为明显,徐了传统的工具性外,又产生了以下三大特性。
(1)民族性。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免不了要吸收相应的外国文化。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自然会有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使学生只接收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有益的一面,而防止有害的一面,则必须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加以权衡。这包括价值观、道德准则、经济发展、军事战略以及外交路线等等。这些考虑必须落实于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政策,语种选择以至教学内容的筛选。因此,外语这门最无国界的课程反而具有了民族性的特点。
[1] [2] [3] [4]
【超学程的外语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学外语的忌讳05-04
语感培养与外语教学改革05-02
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05-04
教育学词汇 -- 课 程05-04
德国孩子如何学外语05-02
你的宝宝学外语了吗?05-02
你的孩子几岁开始学外语?05-02
程隶(程隸)04-29
程气(程氣)04-29
加强教育行动研究促进外语教学改革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