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

时间:2022-08-05 10:47:35 论文写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技论文写作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技论文写作,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技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写作 篇1

  摘 要:

  本文通过站在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角度,来探讨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在培养中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地了解课外科技活动的多元化效用,从而在提高整体中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体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为全面实现中学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多元化的实践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课外创新活动; 中学生; 创新能力; 能力培养

  在我国最新提出关于中学生素质教育标准的政策与方针下,其中明确指出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化中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性思维, 通过构建更为完整的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来有效引导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的树立开展。 本文便主要针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对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重点讨论:

  一、课外科技活动的特点

  课外科技活动是全面激发和调动学生群体综合动手能力的基本活动,并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课外科技活动具备了科学性、技术性、创新性、实践性、探索性与发明性的特点,并将这些极具“个性化”的特点融合为一体[1]。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我国逐渐走入知识型时代与科学型时代,社会对高知识、高科学水平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渐递增的状态。 为了高效率提拔并良好培育我国中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性工程。 下面便针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对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展开分析:

  (一)调动中学生创造积极性

  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更为具体、详细的实践环节来吸引众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从而起到了调动中学生创造积极性的作用。 也可以说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建立在探索性实践过程基础上的活动形式,其自身具备了实践性、操作性、合作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 对于中学生群体而言,在课外时间开展的相关科技活动更能够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 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是培育中学生创新能力、 理实一体化操作能力以及对实践操作的投入积极性等方面的关键环节[2]。

  (二)锻炼中学生综合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 通过设置不同的考验环节或者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 每位中学生都会根据课外科技活动的要求而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验。 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中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更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所以说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依托。 通过积极举办类型各异、种类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能够充分调动中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思维。 并且还能够有效带领中学生走入基础科技知识海洋之中,更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中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运用能力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水平, 在非常综合性的角度培养和锻炼了中学生各项能力指标[3]。

  (三)提高中学生创造发明能力

  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为中学生构建一个更具个性化的创造性平台, 促进每位中学生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中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并有充分的机会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发明创造。 因此可以说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载体。 在培养中学生群体创新能力中, 需要以同时具备理论性知识与实验性操作两大方面的载体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而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在课外业余时间开展的科技性实践活动, 在引导中学生积极学习发明创造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是通过举办科技实验活动来促进中学生的实际动手发明能力[4]。

  (四)培育中学生的内心素质与基本素养

  由于课外科技活动属于现场开展的实践性活动, 那么在活动进行当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比如材料选择的不恰当、考验时间不够用以及活动难度系数偏高等。 那么在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时,中学生便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场情况,这可能会阻碍实践目标的实现,也会提升当前实验项目的难度。 那么该种情况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问题以及临时状况,不仅仅培养了中学生群体进行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 也有效锻炼了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对能力, 从非常全面化的角度培育了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三、课外科技活动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系统化构建,在内容上要尽量做到丰富、多样,并适合中学生群体的接受水平。 在举办形式上可以利用竞赛、团队合作、友谊比拼等,使中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更具有魅力。 这样通过积极开展具有鲜明特点和高度专业性的科技创新竞赛,积极调动中学生进行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以此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更为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逻辑习惯。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课外科技活动的推动作用, 通过立足于不同中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进行项目设置, 能够让更多的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倾向选择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以此来为每位中学生提供创新、创造的机会,从而全面提升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扬正,王佩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50-53

  [2]陈澜,王明强,等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5:137-140

  [3]邬春明,张秋实.IT 专业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xx,04:56-57

  [4]夏拥军,戴芸,等人.基于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xx,03:5-7

  科技论文写作 篇2

  一、引言

  目前在大学中,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已经相对普遍,但课程设置一般将专业词汇,语法,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并重,这样英文科写作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课时或者更少,相对得到较少的重视,单独开设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院校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在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对毕业论文及期刊论文发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意义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二、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

  英文的科技论文写作是以科技词汇,语法,熟练阅读方法为基础的,属于专业英语课程中高级的内容,所以学习科技论文写作,必须是在整个英语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技论文写作的专项内容之前,基本的英语能力应该首先打扎实。

  (一)科技论文写作的概要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者的必修课,科学研究工作中,沟通主要是靠科技论文,所以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论文的发表情况。科技论文不能不得到重视,科技论文不像其它文章的写作,不需要过多修饰,只需要严谨和清晰,要简洁无累述。

  从古时起,人类便通过各种文字符号作为沟通的主要手段,这便成为科学与文明的主要传载者,也是科技论文发展的前身。当今,科技论文写作即是以规范的形式,通过规范的审核及流程,正规发表在期刊上的过程。所谓正规发表即是,有可以被评估的原始资料,可以被重复的实验过程,可以被评估的推导过程。

  科技论文的目的是沟通,所以科技论文必须是让读者可以清晰的感知到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无论从表达方法还是组织方式上,都必须是标准清晰的。

  (二)科技论文各项内容的写作要点

  科技论文写作应该分为: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讨论和参考文献几大部分。

  科技论文的标题位于第一行正中,不用加标点,常用动名词的短语代替完整的句子。如有要加副标题,用冒号隔开。作者的姓名和地址写在标题的正下方,中国人的姓名和地名均按照汉语排序用汉语拼写书写即可。

  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概括,使读者可以通过它迅速了解全文。摘要一般要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要说明论文的资料来源或者研究方法和过程,要陈述研究的结论以及意义。摘要所用时态为一般现在时或者一般过去时,在陈述一般规律和给予的建议时用一般现在时,在陈述过去所做的研究和实验时,用一般过去时(这在整个论文写作中都是时态使用的原则)。

  引言是引出研究内容的陈述。引言一般从本论文论点的研究历史开始叙述,讲述本文所属学术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的近况,从而引出本研究分支和本论文的研究点。引言的内容由广泛到具体,逐步引导,让读者不必再参考相关文献就可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的来龙去脉。

  引言之后就是正文,正文要详细的写出本文研究内容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原始资料以及研究的方法。正文要充分详细的给出所有使用的原始资料及数据,正规实验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叙述,要可以使得读者通过你的描述还原推导过程,重复实验。正文要足够详细和具体,是整个论文篇幅最大的部分。

  结论是整个文章的核心部分。结论必须是由正文所给出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用正文所描述的研究方法进行推导和实验引出的。所以结论部分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要描述得出此结论的直接推导方法或者最终的成熟的实验方法,第二要将得出结论用到的所有数据表达清楚,如果使用的数据不多,可以直接列举在文章中,如果需要大量数据,则需要使用图表的方法进行表达。

  结论之后应该是讨论部分,讨论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从你的原始数据资料和推导方法中,仔细分析它们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第二,指出所有疑点。包括缺失的数据以及不确定的方法等。

  第三,指出所有不一致的地方。

  第四,指出你研究方法的缺点和不足。

  第五,给出以上四点的一个总结。

  (三)科技论文中的图表表示方法

  科技论文中的图表分为,表格,图和照片。表格主要用于表示大量精确的数据,不是所有数据都要以表格的形式表述出来,如果数据量较少,或者可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都可以写在文章中。图是图形化的表格,图和表格一样,都是用于表达数据的,但是图能更加直观的显示出数据的变化,如果所表达的数据变化可以提供较好的效果,就可以选择用图来表达,如果仅仅是大量数据,选择表格比较合适。照片是真实的实验现象或者原始资料的呈现,能给予有力的证据。但是选择照片要注意,要选用同类型中最典型的,最能反映效果的,还要注意印刷出来照片的效果是不是满意。 无论图,表格还是照片,都需要有标号和名称,还必须在正文中对此加以一定的解释。

  (四)科技论文的发表事宜

  科技论文只有在发表之后才能算是真正完成,所以科技论文在按照以上内容撰写完成之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发表。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不仅仅代表了作者的较高水平,更能促进学术的交流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国际专业性刊物主要分为期刊(Journal),学报(Actta),公报(Bulletin),快报(Rapid Communications),评论性刊物(Review),论文集(Proceedings)等。

  在投稿之前,要选择合适的刊物,如果选错刊物,可能会影响发表论文的层次甚至被拒稿。选择刊物时,要反复了解刊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刊物的名称,种类,刊物的性质,水平,出版周期,通讯地址等等。只有充分了解了相关领域的刊物,才能正确投稿。获取刊物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可以通过专门提供各个刊物简明信息的相关书籍进行查阅,也可以直接通过刊物本身获得,在互联网发展甚是普及的今天,在网上查询也是很好的方法。

  选定刊物之后,就可以投寄论文,在收到刊物的收稿涵后,经过相关专家及编辑人员审稿之后,就可以确定是否可以发表。但是,通常还要根据每个刊物的具体要求进行修改才能正式发表。在投稿过程中,投稿信也十分重要,一封礼貌得体的投稿信可以帮助你的论文发表,所以在投稿信中,一定要注意英文信件的格式和礼貌用语。

  三、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方法

  以上所述是英文科技论文各个部分相关内容的撰写以及注意事项,其实科技论文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信息越发国际化的当今,科技论文的各部分内容也相对规范和标准了,所以,以上内容对于用中文或其它语言撰写的科技论文,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学生来讲,除了要了解以上内容外,要想撰写出专业高水平的英文科技论文,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相关学习,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方法,希望对于相关教师有帮助。

  (一)化整为零教学

  如果想针对性的对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进行教学,比较有效果的方法即把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拆开分别进行教学并且练习。比如,在摘要部分的教学,可以先讲解摘要的内容,摘要的长度,摘要的分类,然后讲解摘要的时态,总结各种表达常用的相关句式。然后通过让学生阅读优秀摘要来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撰写一定数量的摘要进行巩固。如果对于科技论文的各项内容都扎实的掌握,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会更加标准,进步也会更快。

  (二)用写作集成英语能力

  很多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都了解,但是仍然无法写出满意的文章,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英文基础不够扎实,其实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离不开英语的学习,英语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对于科技论文 的写作掌握起来更得心应手,所以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在各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适当练习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词汇,语法,长句的阅读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更快,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调学生对写作的重视

  因为科技论文写作大部分是理工科学生,所以对于写作往往比较欠缺,甚至有的同学不够重视。这使得学生对于此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从而影响了知识的掌握。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首先以身作则,说明科技论文写作和其他种类写作不同。首先,写作目的不同:文学性写作的目的是感染读者,陶冶情操,而科技论文写作是用于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写作方法不同。文学写作属于艺术创作,需要作者的文学天赋及修养,而科技论文只需要准确,清晰,简洁的表达出相关研究的内容即可,文章的组织和内容都是规范化的,无需任何修饰。

  四、科技论文写作学习的意义

  科技论文写作无关生死,但是却比生死更重要——这句话充分表达了科技论文写作对于科学研究者的重要性。古代哲人说过这样的谚语:无人见到的森林里飘落的树叶,它是否真的落下?这句话形象的描述出那些只会埋头做研究,而不注重撰写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他们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而我们的高校学生,是以后科学研究的后备军,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在科学研究起步阶段就充分了解到科技论文的重要性,更有责任让他们掌握专业的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而不仅仅根据以前所学的“作文”的写法来撰写专业论文,或者仅仅模仿自己的老师来撰写。

  科技论文写作 篇3

  1.写作方法

  (1)先打点基础

  写作前有先具备某种程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必要,要多学点知识为研究和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真正从事研究和论文写作,那还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和论文的题目,注意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技术信息工作,学习中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原始资料固不可缺,二手资料对于研究和写作也有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

  基础性的知识和非基础性的知识,其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界限区别只是相对的,对于基础性的知识重在熟透,对于非基础性的知识重在广博。

  勤能补拙,但勤奋也得有点讲究 ,一个勤奋读书的人有条件买书,买后急阅,不必全读的书,看前言后语,扼要翻阅知其大略就行了。一个人的知识面比较广,这对于搞研究,写论文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条件,凡遇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有所不知的地方,也该随即查阅资料,记入卡片或笔记,久而久之,也会集腋成裘,起到扩大知识面的效果。打点基础并不意味着在打基础以前就不能写论文,基础有宽有窄、有深有浅,这本来就很难定得太死;而且基础也可以在论文写作的实践中逐渐加宽加固,两者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赞成青年人可以早点写东西,但总的说来,还是应该先多花时间和精力读点基本的东西,掌握点基本的史料,然后再从事论文的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比较厚实些,有份量些,等到年纪大了,自己感到基础不够,这时再想补基础课也就比较困难了。

  (2)要善于选题善于概括和分析

  写论文如何避免一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初学写作者往往文字倒也流畅条理也很清楚,就是内容一般,既没有提出什么新论点,也没有提供一点新材料,其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关、状况,不懂行情。

  搞研究,写论文总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添一点新内容。所谓新,不是非有惊人的东西,更不是故意标新立异,研究论文要有自己一得之见,再不然能提供一点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有用的材料,也同样可以算作是为研究添了一砖一瓦。

  要经常注意已有的研究状况,那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便于解决另一较大的问题,那些问题一时解决不了,通过研究提供一点启发,能提出像样的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对决定一篇论著的内容和价值来说,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选题过程中,当然要翻阅大量资料,酝酿题目的中心内容,等到题目大体上选定以后,就要踏实的做资料工作,一般是以题目为中心,分很多小问题,按问题把资料搞成卡片或装入纸袋或者夹书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各种方式自行选择,重要的是对史料如何分析和概括。

  通过比较丰富的资料,说明科学发展中某一点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点有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一个中心论点,就是史料概括的结果。

  对史料同的东西,而要同时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这样概括才有可能深刻。作研究、写论文,不是罗列事实,必须多进行些追问,为什么专家学者们都这样看?他们这样观点的深处有什么更隐蔽的想法,驱使他们作如是观点?这就要通观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

  追问,从本来有道理的想法出发,为什么会达到一个无道理的结论?这其间是怎样失足的?失足的地方何在?在乎不理解。思维不仅是分析的,而且是综合的,不仅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进行思维,而且能按照辨证思维的规律进行思维。

  作研究、写论文,要一层一层地多追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材料安放在对这些“为什么”的回答之中,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融化在材料之中,这样才会使论点明确,步步深入理论性强,耐人寻味。

  (3)广集资料认真研究

  凡是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有关技术资料,应尽一切力量去收集,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文十年总可成一学者”。一些专业性的书本身就包含着各种资料,所以应该多读书,即使属于论著性质的书,也要多读。书往往是研究问题的入门,使人们看到研究的方法和途径,至少给人们以思索的机会,书还诱人深入、迫人深入。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做学问就是要“聚”要“辨”。聚就是集中材料,辨就是要分析研究。要从前后左右,正面反面,多搜集些资料,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对照,然后才能达到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结论。下结论时最好自己多设些疑难,多找点材料加以印证,倒不是说引证的材料越多越好,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博学,写论文有必要的引证就够了,从作者所用材料和所提出的论点,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使人进一步思考,也不得不进一步思考材料的来源和论点的依据。

  (4)具体方法八则

  开始写科技论文人们往往发生疑难,首先要认识到写科技论文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总结研究成果,又综合叙述研究过程。既能起促进作用,又有启导力量。既能鼓起人们向科学堡垒继续进攻的勇气,又坚定人们刻苦钻研必然成功的信心。

  ①写什么?是基本问题,是选题问题,也是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后,摘取什么内容写科技论文的问题。1)要看全部内容,那些重要、比较突出;2)要看当时客观需要进行选择,尽量把有较大关系的内容写进去。

  ②怎样写?要根据所用资料和所得结果,进行恰当的论文写作。原则上是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读者用很短的时间,得到一定收益。这就需要清晰地摆事实,扼要地讲道理,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而在提要和结论里把文中主要收获提出来,这个收获就是资料,如观测数据,拍摄图片,计算结果,仪表结构与灵敏度,数字与图表,对于这些资料要深入思考,比较分析,善于运用。例:魏根涅尔从一般地图上得到“大陆漂移学说”这个有意义的结果,于是边写作边研究,又从许多方面的资料中找到了论证,证实他的看法,进行了恰当的写作。

  ③怎样布局?写论文要有计划,有结构有了基本材料,主要内容怎样布局,才能更清楚地,更细致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有的论文,布局简明,先提问题,再摆事实,然后客观地提出支配事实的可能因素,最后讨论解答,作出结论。上述“大陆漂移学说”布局非常简单,先简述“大陆漂移学说”当时所处情况,接着列出证据,然后总结,进一步证实自己学说的正确性。

  ④重点放在那里?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有的科技论文“引经据典”生动活跃,文艺性很强,但经过分析,实质性的东西很少,既抓不住中心思想,更不知重点在那里。这种文章与其说“学术论文”倒不如说是“文艺作品”。与此相反,有的论文或科学书籍重点就非常突出,全部重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把重点放在核心问题上的写法是值得学习的。

  ⑤说明什么问题或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没有问题写不出好论文,甚至写不出论文,所以发现问题或拟定科技论文的题目,也是研究工作的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说明的意义,价值和重要性,这也是对科学的贡献;当然重大贡献,还是解决问题或解答问题,这里很容易引起疑问,没有问题能不能进行研究?当然能,不过第一步在生产实践中,实际工作中,观测中,实验与试验中,书本上杂志上和报刊上以及报告中与讨论中发现问题,然后边思考、边查阅、边讨论、边构思,这样不但有了问题,而且可以解决问题,写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科技论文。

  ⑥对象是谁?写科技论文,也有服务对象问题,或写给谁看的问题。写一般感兴趣的内容,要面对广大读者,用深入浅出的文笔,写出内容重要而通俗易懂的科技论文,对比较生疏的内容,只有一部分人感兴趣,那就要多引用文献,多加解释,既使这一部分感到满足,又使生疏的内容变为比较熟悉的东西。对专门的而又吸引广大读者注意的问题与内容,更要

  不厌其烦地列举事实,详细地说明现象,深刻地分析钻研,透彻地说明问题,争取彻底解决问题,使不同专业的读者都有所收获,有所前进,有所提高,这样照顾各方面读者的写法,既起到普遍的提高作用,又起着较大的普及作用。当然还要看什么内容,什么问题。

  ⑦希望得到什么效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增光,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这些希望得到的效果,说明容易,答问简单。但在写科技论文的实践中,那就十分艰巨,没有像样的内容写不出高水平的论文来。要知道在学术上说一句前人(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没有说过而十分正确的话,是不容易的;在学术论文里写出并发表一项重要成果,特别是突破性的、划时代的重大成果,既不容易做到,更不容易被人接受,甚至遭到强烈反对。但是只要论点正确,有重大意义即使暂时被人反对,到头来还是得到证实与承认,而且有卓越效果。学术界还有这样的事,写出学术论文作了报告,经过讨论,有些人反对,但几年后许多人模仿着进行研究工作,这不也是原工作预想不到的效果吗?还有论文发表了,提出了正确的观点,受到了几个国家有关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但另一国家的有关学者提出另一个看法,代替了上述这个正确观点;然而经长期实践特别是最新资料的检验,证实原来的观点是正确的。本来学术在发展,在前进,水平在提高,许多问题,经过长期争鸣与实践,人们的认识逐渐近于客观真理;还要因为这样而更加努力,争取作出更大成绩,得到更好效果。

  ⑧采用什么方法?勤研究,慎发表,边写作,边学习;既虚心,又坚定;深思索,探真理;这些是科技论文的基本原则。

  有的科技论文虽然有了思路,还要经过一、两年甚至几年的查阅,思考,学习,提高,才写出来。当然也有的灵机一动,很快写出一篇论文来,这是两个极端而不是一般。一般要经过辛勤的劳动,如搜集,整理,查阅,试验,计算,实践等以后,得到了一些具体成果,在所得到成果的基础上,再参考有关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地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同理(类似)比较等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得到研究成绩。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着重提出,根据同样现象,也就是用同样资料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主要是由于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不同而发生的。

  实事求是的精神,唯物的观点,辨证的方法,辛勤的劳动,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整理,耐心地写作,反复地思考是写作科技论文的必备条件。写中学,学中写,写了查,查了改,如此反复多次才拿出讨论修改,这是写科技论文应有的过程,目的是要“千锤百炼”尽量提高论文水平。

  2、写作步骤

  (1)选题

  撰写科技论文的第一步是选题后,再进行专课题资料收集和试验、测试、考查、调研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的在工作研究和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新课题。

  选题就是选择所要研究的课题,同选择论文的题目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课题是研究的目标,范围和中心,它是各个学科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从实际出发,明确地提出一个对学科理论和生产实践有重要价值,有深远影响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具有某一学科的较全面,深透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课题选择得如何是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当然,也是能否写好科技论文的关键。

  李四光:“专业是学科性的,专题是方向性”。与学科理论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选题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片面强调要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只顾眼前,不考虑学科理论的发展,把理论研究一律斥之为脱离实际是不对的;片面追求所谓研究水平,为理论而理论,为研究而研究,完全不考虑实际的需要,连间接的结合也不要,也是不对的。

  必须具有先进性,要求所选的课题是国内外还没有人研究的问题,如果是别人也在研究

  的问题那么研究的起点应放在与国内外同类课题相当的水平上,不要重复别人已做出了成果的研究过程。

  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选题要考虑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如资料、设备、原材料、资金、时间等;主观条件如知识结构、个人精力、智力素质、兴趣爱好等。

  一个科研课题,可以写成一篇论文,也可以写成几篇论文,但论文题目的内涵与外延不能超过科研课题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主题不等于科研课题,也不完全等同于论文的题目,在课题研究中主题一般就是课题研究的结论部分,在论文中主题就是该论文所提出的论点。

  遗传学家李汝祺:“科研应该是论文写作的前提,所以在谈论文写作之前,人们一定要在别人指导或合作下,完成一些科学实验并获得了值得报导的成果”。

  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由于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研究者可能一时难以取得进展,甚至或者由于研究方法不当而造成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论文或总结仍然是有意义的,它至少能起着为后人铺路的作用。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的选择了错误的课题,即使花再大的精力,论文表达再完善无缺,也是没有价值的。大科学家牛顿就曾陷入到这个悲剧中去,他的才华和伟大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在晚年由于唯心主义世界观等因素所决定,他转入到“神学”的课题上,写了不少论证“上帝存在”的论文,正是这些毫无意义的课题使他虚度了半生。因此选题还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①要在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确定课题。避免重复研究,认真查文献资料,有些题目还要作实地考察,看是否具备必要的研究条件,最后决定取舍。

  ②扩大知识面,注意从各种渠道获得选题信息,由于各门学科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要注意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获得有价值的选题很重要。

  德国物理学家,德布瑞克运用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去研究生物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选择课题时,应该像滚雪球似的从一点出发沿着一定方向不断前进,逐步扩大成果。

  ④需要与可能,理论与实践,都应当考虑到而不可偏废,题目由小而大,由长篇论文而专门著作是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如果能对一个具有理论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收集资料

  搞科学研究必须依据事实,写论文也不能没有资料,一篇文章水平如何,固然要看是否有新的科学见解,文中引用的资料是否充分和可靠也至关重要,要写好论文,必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因此需要大量搜集资料,也称科技信息。其内容包括: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事实,数据,理论,定义,定理,技术,方法,结论,效果,以及科学的构思,与假设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等等。信息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①作者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科学考察和社会调研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原始资料)这是最重要的途径,直接获取的资料称为直接信息。

  ②通过学术讨论,学术交流,科技展览和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他人从事生产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论述和记录,称之为间接信息。

  直接信息:在实践、实验和调查中获得的实物,图片,录像、录音、实验记录、观察日记和札记等,实物是指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原始资料,产品、标本等,它是说明和论证观点的最难辩的证据。在搜集直观信息应注意。

  深入实际、勇于探索,在科学史上有很多科学家为了直接观察研究对象,获得第一手资

  料而献出了生命,仅仅靠从图书馆得到的间接信息来搞科研是不够的,科学研究工作要深入实际,要身临一线,参加实际工作,动手动脑,得心应手地去解决许多复杂而且具体的问题。直接信息收集的途径,按科研对象不同,分实验和考察。

  实验方法能够强化研究对象,使其处于极端状态,有利于揭示新的规律。

  ①观察 要求实验时全神贯注,留意实验现象的全部细节并尽可能详细记录。

  ②测量 实验中采取的另一种方法是对现象进行定量测量,它使实验从单纯观察发生了质的飞跃,定量测量得到的数据,被认为是发现自然规律的最主要,最含有本质因素的信息。

  自然界更深一层的定量规律的信息,包含在测量数据中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实验测量往往要重复进行很多次,找出真值或有代表性的数据。

  考察对研究对象在不施加任何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的过程。与实验不同,考察时对自然现象不加干预。考察的主要手段是观察,因此和实验一样,观察不仅要细心周到地注意每一个细节变化,同时还要有目的地选好观察点。

  在考察中可能会遇到十分复杂的情况,由于考察不可能像实验那样突出主要因素令现象再现。

  ⑴选取信息要做到针对性强,即针对科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周密细致的考察。

  ⑵所取得的直接信息一定是事实,考察报告是尊重客观实际的,它得到的结论必须以考察事实为基础,这是因为直接信息储存于事实中,所以考察报告是以充分的,确凿的事实为依据,用事实去阐明道理,说明问题。

  间接信息存储着无数由前人积累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假说,它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间接信息共分三次文献。

  1)包括科技专著,论文期刊,科技报告,专刊文献,技术标准,其它一次文献。

  ①由该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的专题性著作,这些著作往往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在这一领域中所获得的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其特点是内容比较集中,叙述比较全面深入系统性强。

  ②论文期刊是专门刊登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研究报导的学术性刊物,篇幅一般不长,但反映情况及时,数量很大。在现代差不多都是将科研成果首先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所以不乏杰出之作,科技工作者对这类刊物的收集和阅读是极重视的。

  ③科技报告是专指关于某种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它有时也反映研究的进展情况,这种报告不同于期刊,往往一个报告单独成一册,内容新颖,有大量数据,图表和原始实验记录,该报告是保密的,只有解密后才能发表。

  ④专利文献,一般是指专利说明书以其新颖、先进、全面、完整的特点,体现了某个时期内的科技水平,成为重要的科技文献。

  ⑤技术标准是经过权威机关批准,以文件规定的标准化成果,使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标准,按应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等。按内容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等。按成熟程度和约束力的不同分: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等。与标准有关的文献有:标准化期刊和标准化书籍。

  ⑥一次文献还包括政府一次性文件,学位论文,产品资料,实验记录,学术笔记,内部学术报告,技术档案,以及有关科技研讨的信函等等。

  2)它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压缩后产生的资料,优点:想通过一次文献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是很困难的,费时间,二次文献经过提炼篇幅很短;为查找一次文献提供线索费力小而收获大;能用较少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

  二次文献划归检索类情报刊物,检索类又分题录、简介、文摘和索引。

  ①题录:题目、作者、文献来源、年月、卷别、期次;

  ②简介:基本内容作简明扼要的介绍,欧美叫指示性文摘;

  ③文摘:用简练的文字对文献的实质性内容作概括的描述,使读者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本专业的水平和动向。

  ④索引:便于读者迅速找到所需的资料,也按作者分类,按报告专刊号,合同号等号码分类。

  2)动态、专题研究报告、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

  (3)构思

  在动笔前必须对这篇论文有一个大致轮廓的形式,这个构思过程就是立意与谋篇。立意就是要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要写些什么内容,要阐述什么思想或观点。谋篇就是要筹划采用怎样的结构,选择那些材料,才能有效地表达主题。

  立意与谋篇是写文章头等重要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准备过程,这个工作做好了,就会思路畅通,顺理成章。否则心中无数,边想边写,是难以写出好文章。立意与谋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确定主题。2)选择材料。3)设计结构。一篇论文如果没有鲜明的主题,充实的材料,恰当的结构就不会成为好文章。

  1)确定主题。主题就是一篇论文所要体现的意图或基本观点。它是文章的灵魂,作者的思想,态度和观点的集中反映,是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衡量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题如何。主题像一条线索贯穿全篇的始终,从内部把文章的各组成部分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因为主题如此之重要,所以一切文章在动笔写作之前都要先确定主题,一篇论文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措置,语言如何遣用,乃至标题如何拟定等等,全部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确定。主题有深刻、创新、集中、鲜明四条标准:

  ①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写作科技文章,尤其需要这样,满足于材料的堆砌,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缺乏透彻的分析,就不能叫深刻。要做到深刻,就应对关键问题在调查中挖掘深一点,在实验中观察细一点,在分析时道理讲得透一点,在写作时表达要清楚一点,要做到深刻,还要加强基础理论,基础越宽越牢,纵深就越有条件。

  ②创新就是要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疑难,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见解,创立别人没有创立的理论,采用别人没有采用的方法,这样的文章才有价值。要做到创新,就是在选题的时候,认真查阅文献,全面了解国内外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那些成果,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以保证自己主攻方向新;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从新的角度去探索问题;在动笔之前认真提炼主题,使其具有新的见解,新的观点。

  ③集中就是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都“重要”则都不重要,多“中心”则无中心。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能有一个。集中又是深刻的保证,写文章只有主题集中,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任何一个学科领域都有许多的问题,一篇文章若想什么都写,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为主攻目标。这个目标攻下了,文章就是好的。要做到主题集中,在写作前就要确定好主题,并写出主题句。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有利则选,无利则弃,在写作之中要字字句句围绕主题紧扣中心。

  ④鲜明科技论文的主题,不同于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主题常常很含蓄,隐蔽,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领悟。科技论文的主题则是越鲜明越好,它力图通过标题,摘要、前言、结尾等,在显著位置把主题明确地点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

  2)选择材料。主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来表现,所以主题确定下来后就要考虑选用那些材料的问题。所谓材料,就是为了写作而收集到的用以表现主题的各种事例,各种数字,各种观点等等。科技论文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查阅文献时,摘录下来的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图、表、公式及论点;实际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如产品性能,使用状况等;自己作实验的方法,原材料,过程及结果;参加会议的记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通讯等待。

  作为写一篇文章,往往要收集很多资料,但最后能够用上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涉及到选材。选材原则:

  ①必要而充分。材料在文章中的任务是表现主题,它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应该既必要又充分。必要是指质而言,充分是指量而言。质是根本要求,量是质的保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材料十分丰富,才能从中选出足够必要。

  ②真实而准确。所谓真实,就是材料没有一点虚假,完全客观存在,并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所谓准确,就是材料没有一点错误,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真实而准确的材料才能有力地表现主题。一篇论文里只要有一个材料不真实,尽管其他材料都是真实的也会引起人们的怀疑,材料有错也是科技文章之大忌。特别是数字,差一个零,差一个小数点,差一个正负号,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要坚决消灭错误。

  做到材料真实而准确,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选材时注意以下几点:

  a、尽量用第一手材料,亲自调查研究,了解真相,如实反映;

  b、在科学实验中,操作要正确,观察要仔细,记录要准确;

  c、引用别人材料注意鉴别,核对原文,不能断章取义歪曲原意,引用后应注明出处。

  d、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以讹传讹。

  ③典型而新颖。所谓典型就是材料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代表事物的特征。“道理

  讲了几十句,不如举一个好事例”。说服力强,又体现典型材料重要性。所谓新颖,就是别人还没有见过,没有听过,没有用过的材料,其材料应同时具备典型性和新颖性,有的材料新,但缺乏典型性,说明不了本质问题,也不能用。

  要使材料具有典型性,就要深入挖掘,认真比较精心选择;要使材料具有新颖性,就要努力去做开拓性的工作,不断创造新的成果。

  3)设计结构。结构是文章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布局和全部材料的具体安排,包括层次、

  段落、过渡、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内容。结构居于表现形式之首,是写文章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效果,一篇文章分为几大部分,各部分写些什么内容,互相怎样衔接,头怎么开,尾怎么结等等,都要事先筹划好。主题只能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只能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则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

  科技论文的结构三条原则

  ①符合规律严谨自然。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内部都有其紧密的内部联系,

  固有的运动规律,文章要反映这种联系,必须有个严谨的结构,各部分之间要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无懈可击;文章要反映这种规律,就要在结构上循其自然,顺理成章,行止自如。

  ②表现主题完整协调。结构的任务就是要有效地表现主题,主题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因此它要求文章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所谓完整就是各组成部分要齐全,没有残缺,要很好地表现主题,结构还应协调统一,各部分的次序谁先谁后,各占多少篇幅,都应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如学术论文,引言一般都比较简明扼要,结论都高度概括;而正文则要充实丰满,篇幅较长。所谓协调,就是各部分该详便详,该略便略,该长便长,该短便短,而不是彼此字数多少一样。

  ③适应体裁灵活多样。事物是千变万化的,作为反映事物的文章结构,当然不应该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不同内容的文章,应采用不同形式的体裁,文章结构要适应体裁的变化,灵活多样,因文而异。

  构思概括为,主题明确,重点突出,选材典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段落清楚,开头得当,结尾简洁。

  (4)拟写提纲

  在开始写初稿之前,先拟出一个尽可能详细的提纲,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树立全局观念,树立全篇论文的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在拟提纲的过程中就有大量

  的取舍,增删调整工作,以全局主题的需要检验材料,决定其取舍和安置在什么地方,不能把研究过程中所参考过想到过,掌握到的全部材料和论点都塞到论文中去。论文最后只能精选最重要、最精彩最有说服力的论点和例证。

  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局部要服从整体,如果不先拟提纲就写初稿,很可能由于基本骨架不对,将来全部返工,先拟写提纲既可帮助自己明确纲领,也可使教师便于指导。

  提纲常常需要改写几次,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写作进程减慢了,但实际上是很必要,很有好处的;它使论文有了扎实稳靠的基础,以后进行写作就快了,效果会很好的。

  拟写提纲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

  a、保证思路连贯,文脉畅通,防止相互脱节和前后矛盾。

  b、保证紧扣中心,突出重点,防止内容分散和跑题。

  c、保证条理清晰,防止杂乱无序。

  d、有利于材料的选择与安排,防止漏掉重要内容和写进无关内容,并可避免重复。

  e、便于瞻前顾后,纵观全局,通盘考虑,协调各部分比重,防止虎头蛇尾或头重脚轻。

  f、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起草,写起来轻松。

  拟写提纲的方法:

  1、标题写法,即从简要的语词构成的标题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 。

  2、句子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

  标题写法简洁、扼要,便于自己短时间记忆,但不利于交流,句子写法具体明确,但费时费力,具体应用那种,取决于文章内容、篇幅和自己的习惯。也有人不写提纲,打腹稿动笔写,边想边写,初学写作的应该首先编写提纲,好的提纲,往往要反复修改多次才能产生,这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5)写作过程

  1)撰写初稿,作者一旦草拟好试用题目和提纲,撰写初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初稿写好了,论文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再进一步修改、完善、提高,就比较容易。初稿好不好,直接影响定稿的质量。它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按提纲撰写,尽可能连续不断,一气呵成。如果时断时续。会打断思路,容易出现文章只是一些不连贯的段落,拼凑起来的痕迹,在修改定稿时将增加不少工作量。

  当然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坐在桌旁,苦思冥想,仍然不得要领,写不出来,那就不要硬写。否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不会满意,休息一会,灵机一动,反而想起一句话的措辞或一段的结构,立即用纸条记载下来,以免事后忘掉。这样做颇有成效。苏轼就有:“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提纲仅是论文的一个粗略的轮廓,不可能对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等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密,因此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随着认识的深化,对提纲就要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如果发现某些论点,例证或论证的理由不太确切,就应重新思考,斟酌。给予删减与增补。起草初稿要有全局观点,如何开头,结尾。怎样开展,层次之间如何衔接,段落之间怎样前后照应,都要胸有成竹,同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文气畅通。

  2)修改定稿

  论文定稿之前,对初稿需作多次认真修改,其目的是使论文的思想内容不断提高。使论文的表达形式日臻完善。使读者兴趣盎然。“文章得失不由天”。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一些有经验的优秀论文作者,认为修改才真正的写作,而不高明的论文作者,轻视修改,错误地认为,初稿中的内容都是花心血收集到和整理,精选出来的材料,在当时都觉得有必要和恰当的,无需再加修改。这种似是而非的思想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主要障碍。事实上,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就达到完善的程度。只要仔细加以思考,检查,就会发现许多原先在提纲中估计不到的问题。在初稿中也会出现不少疏漏之处。要使论文达到论点明确,证据确凿,论证有力,逻辑性强,词语之间搭配得当,语义清楚,文字流畅,文采出众。就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更上一层楼,严格要求进行艰苦,不厌其烦的修改。

  修改分篇幅和结构,文字两项,前者是表达思想,删去内容,次序安排;后项要肯定使论文真正能够达到交流技术或学术经验的目的,即把叙述、解释、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总结等。各方面的文字,写得清楚明白,使有足够业务水平的读者,在阅读论文时,除对于它所论述的问题本身作必要的思考之外,不会遇到任何其它困难。

  修改方法:前几次修改时要着重在内容和结构,后来则着重在修词和其他细节,对文章每一次抄清之后,只作适当的修改,对于论文篇幅的长短,期刊编辑部总是有规定限度的。

  篇幅短、内容充实、文字清楚、没有漏洞的论文定受欢迎。修改自己的文稿,要有勇气,能够大刀阔斧地修改,往往看不出自己文稿的缺点,应以读者或编辑的身份对待自己的文稿。

  结构的修改:如果没有把论文内容的次序排列妥当,就很难对整个论文作出评价,所以结构重要。凡是结构妥当的,则叙述、讨论、推理、必定是合乎逻辑的,有经验的著者能体会到,把内容稍作重新安排,使论文更通顺些。经验较少的写稿之前对于结构的安排,可能考虑不很周到,修改结构应注意一些问题。

  ①各主题和分标题排列的次序先后,是否很自然,是否便于推理,即是否合乎逻辑。

  ②各分标题是否应属于其主标题之下,在提纲中原定为分标题的,在写出论文之后,是否显得更为重要,因而可以改为一个主题。

  ③在一个主题之下,是否需要增加分标题,其内容是否与主标题相符合。

  ④标题下各段的内容是否符合该标题的涵义,各段的次序先后是否合理。

  ⑤每一段里的句子是否符合该段的意思;有些句子在这一段里不太妥当,归在其它段里是否更合适些。

  修改结构的方法如下:

  ①如果各节段的前后次序移动不大,可以用圈勾标记办法,把需要移到其它页去的节段(或句)用笔圈出,用箭头引出,在稿纸边上作一标记,写明移往何页,用箭头指明插入的位置,写明由何页移来。

  ②如果移动很大,地方较多,可采用分类标号或剪裁办法。做法是:把提纲中的主标题和分标题按层次、编号、在阅稿时,把带有编号的提纲放在旁边。每看到文里某段(或句)应属于那一标题之下时,把该节段(或句)用笔圈出并在旁边写上该标题的编号,等到把全文看完之后,把记有同样标号的节段(或句)裁剪下来,归并在一起,作必要的编排,按次序贴在一张纸上,加上必要的连接词句,然后抄清,用这种分类标号、剪裁、归并、接连的方法,可以把很多分散的内容归并在一起,以便于进一步的修改,这种方法是修改结构时常用的办法。

  3)内容的修改①在内容的每一个方面,材料是否充足,是否已运用了足够的材料(无论是自己的实验结果或是由文献中引用别人的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果材料不够充足,应该增加。

  ②论文是否过于简要,就是说,在有限篇幅里的内容是否太多,词句是否过于简略,以致不能使读者很容易看明白,如果有这种情况应该考虑:a、把内容限制在某几点较为重要的方面,而把其余部分删去;b、把一篇论文分开写为两篇或三篇。

  ③论文里所有的材料是否都符合著者的主要目的,是否有不必要的材料在内,是否对于推论都有用处,如果有不必要的材料,应该删去。

  ④论文里是否有不必要的重复,重复部分对于说明某些问题和使前后文衔接方面是否有帮助。在篇幅较长的论文里有时需要一些重复;短文里很少需要重复。

  4)题目的修改开始写论文之前所拟定的题目常常不是十分恰当的;不但在用字措词、字句的安排方面不适当,而且在整个意义方面也可能会与论文的内容不太相符。虽然先写好

  题目对于写论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先拟题目,待文写完,再重新考虑,反复修改,妥当措词,引起读者的兴趣,修改时着重考虑题目本身,特别是:

  ①确切概括论文的性质和内容,能使读者一见题目就觉得有兴趣,急欲阅读全文。

  ②简短、易读、易懂、但又不过于简单,空乏以致意义不够明确。

  ③文字中包括被研究的对象(物体、方法、现象或其它)和被观察的因素;不包括细节,不包括结论。

  ④字句的次序适当,重要的字句应尽可能排在前边。

  ⑤语法合理。

  5)节段标题的修改在写论文草稿或修改的过程中,节段标题(主标题和分标题)的层次和数目需要多,文字不嫌繁,以便于查阅,在定稿里,节段标题的层次和数目需要少,文字应求简。

  6)段落的修改论文里的一个段是全文结构的最小部分(句子除外)一个段的本身可以是一个小标题的内容,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大标题下的一个小单位,要写好一篇论文首先要使段落清楚。

  一个段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由单独一个句子所构成的一个段极少,译制许多小段的意思是属于一个主题,一个题旨的几个方面,因而很可能合并组成为一个较长的段。

  总而言之,太短或太长的段子都不好。

  7)句子的修改句子有几个特点:①它是表达一件事情或思想的单元,也可以是表达几件有关的事情或思想的单元。

  ②组成一个句子的字或词,应按公认的语言习惯,合乎逻辑地排列在一起的,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应是很恰当,很明确的;这样一个句子的意义就会很清楚。

  ③每一个句子必须是它所属的那一段的内容。

  ④每一个句子必须和它的上、下句有关联,也合乎逻辑的关联。在写论文时,应该恰当地运用联接词,短语或其它的字,把字和句连接起来,以显示出句与句之间的连贯性和相互关系。

  8)图表的检查捡查图表时应根据论文结构和内容,把不必要的坚决删去,有些插图或表格简化或合并后,会使效果更好,就要不惜时间加以改进,要检查图表的位置、顺序、编号、名称、注释、符号、数据、是否正确或遗漏,与正文所述是否一致。

  9)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格式示例各种刊物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在写论文定稿时,著者应该先决定在那一种刊物中发表,以便采用该刊物所规定的写法和格式。

  文章修改歌:

  (总的方面)文章写完,看上几遍。逐段推敲,精心谋篇。惜墨如金,就简删繁。标题醒目,贴切简短。结构合理,内容连贯。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内容方面)主要结论,着力提炼。论据不足,补做实验。核对数据,检查运算。推理论证,逻辑谨严。分析问题,客观全面。揭示规律,总结经验。评价适宜,莫出狂言。防止失密,严格把关。

  (表现形式方面)表格插图,明了美观。参考文献,著录要全。选词造句,准确凝炼。标点用法,切忌混乱。符号款式,遵循规范。书写工整,清晰易辨。

  (态度与决心)修改文章,百回不厌。文臻完美,人受锻炼。本领在握,高峰可攀。争为四化,多做贡献。

  科技论文写作 篇4

  科学性

  科学性――就描述对象而论,是指论文只涉及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命题;就描述内容来看,是指它要求文章的论述具有可信性。科技论文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舍取素材或得出的结论。论点的推理要求严密、并正确可信。揭示的是普遍规律或特殊规律。

  逻辑性

  辩证逻辑揭示内在规律和联系

  形式逻辑揭示外部规律和联系

  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论文的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推论合理、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前呼后应、自成系统。不论文章所涉及的专题大小如何,都应该有自己的前提或假说、论证素材和推断结论,不应该是一堆堆数据罗列或一串串现象的自然描绘。

  首创性

  首创性是对描述的内容区别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殊要求,创新是科技论文的灵魂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它要求论文所提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以及事物变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是首创的,而不是对他人工作的复述或解释。首创性就是要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道出别人没有道出的理,有新意,有独道。

  继承性

  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旧问题发现新问题。论文的特征就是论说、阐明道理,揭示某种规律和特征。因而不是记事状物,也不是叙述过程,更不是抒发情感。

  准备材料

  材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它既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又是表现表现主题的支柱,有充实的材料,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才能对观点进行详实阐述和科学论证。

  材料的收集和积累

  (1)、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收集到的材料仅仅是写作素材,必须根据文章的需要对收集积累的材料进行选择。筛选最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材料应用到文章中。

  ①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②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论文。

  ③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④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就是立论。确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要说明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文章全部思想内容的调度概括,是作者写作目的的集中体现。是主题在文章中是贯穿首尾、支配一切的中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设计、语言的选择运用等无一不受主题的制约和支配。

  主题的提炼

  主题的提炼就是将初步形成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置于一定的高度,经过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歧深化,提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升华初始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图,形成实事求是、深刻透彻的见解或主张。

  主题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① 以真实而全面的材料为基础。在主题的提炼中,材料是第一位的,主题不是主观的产物,而是从客观存在的材料中,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而形成的,因此,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形成主题很重要。

  ② 以科学分析方法为主导。主题的形成需经过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因此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善于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发掘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主题科学、正确、严谨、具有实用价值。

  ③ 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主题的提炼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实用价值的主题则无意义。

  主题的确立

  ①主题确立在成文之前。

  ②主题要正确鲜明。

  主题的表现

  经济类论文与艺术文章不同,主题表现要集中概括、明白显露。

  ③标题直接揭示主题,使主题更加醒目突出。

  构思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经脉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选取了材料,只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确立了主题,也只是实现了言之有理,如何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之言之有序,是文章结构要解决的问题。结构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作者对如何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经过逻辑思维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结构在形式上表现为层次,段落等文章的构成框架;内容的内在联系方面,表现为文章的逻辑结构,即文章的思想体系和它的组成要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构的基本内容

  文章结构的内容主要由标题、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部分构成。

  ①选取标题。标题就是题目。是文章主题的集中概括和高度浓缩。标题和主题具有一致性。文章的题目大小适中,太大在则难以驾驭,容易出现大帽子,没内容。太小则难以展开,容易跑题、不切题。标题不要过长,科技论文标题的字数一般不应超过16个字,特殊情况另论。个人意见,尽量少用并列连词。标题中出现并列连词容易使文章有两个中心。最后哪个也说不透。要把握住一文一事,一文一理的原则。论说一定要清楚明白。

  ②层次。就是内容的组成顺序。是文章结构的干部分。主要有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纵横式等几种形式。

  ③段落。段落是文章结构的最小单位,也叫自然段,以换行和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段落构成要求内容要相对集中,一个段落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长短要适度。

  ④过渡。过渡即文章内容的转承与衔接,是文章承上启下的形式,层次与段落之间的桥梁。用好过渡会使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自然顺畅,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常用的过渡方式有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关联词语等。

  ⑤照应。即文章内容的关照呼应,是文章结构的技艺之一。照应可以使前后内容衔接紧凑,文章结构完整清晰,重点突出,有助于表现主题。照应主要有首尾照应、题文照应、前后照应等几种形式。

  ⑥、开头。开头是文章结构的起点,是文章内容表述的入笔处。开头的方式有很多种,科技论文的开头一般是开宗明义,表明目的。还可以概述式开头,开头概述主要内容和基本情况,然后再具体叙述和说明。

  ⑦、结尾。结尾是文章结构的终结,是文章表述的结束处。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往往能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科技论文的结尾一般用总结归纳式结尾,对全文内容作进一步概括总结,与开头相呼应,起强调主题的作用。

  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②结构安排要周密严谨、完整连贯。不能出现松散无序、前后矛盾或无故残缺、支离破碎的现象,应通过逻辑关系表现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内容形式完善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语言表述

  语言表述要适应科研论文说理、揭示规律的需要。总体要求就是简练、准确、明白、晓畅,其中主要是准确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不能有含混语。简练而不离论文体,无需修饰和雕琢。

  起草和修改

  有了充分的材料,确立了明确的主题,就进入了成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编写提纲、起草文稿、修改文稿等环节。

  编写提纲

  提纲是对文章的总体设计,是作文者精心安排的框架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总体思路、要点和结构层次。依据提纲所设定的思路和纲目起草文稿,先列一个粗纲,把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转化成有内在联系的大小标题。用以拟定几个主要的问题,并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把小标题展开成文章内容,并标明小标题用什么材料。

  起草文稿

  要遵照提纲的思路、观点起草文稿,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体现已确定的文章主题,要遵循行文规则,起草出质量较高的文稿。

  修改文稿(规范本体,剪截浮辞)

  即对起草的文稿在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修改昌提高拟稿质量的重要环节。改稿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点修改。主要看观点是否正确,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否抓住了事物本质,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否可行。

  ②、材料修改。主要看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材料是否有说服力,材料是否需要充实。

  ③、结构的修改。主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和规范化要求;

  ④、文字的修改。主要看文字用语是否简明准确、通顺自然,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等等。

  总体要求

  通情达理。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精选3篇论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通情就是适用,明理以立体,通变以趋时。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条理清晰。条理为文,联绎成章。文章要有逻辑性。

  语言简练,简言以达旨,博文以赅情。能用一句话明的,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字说明的不用两个字。

  文贵创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要说前人没有说出的道理,深到前人没有达到的深度。

  总之,写论文要做到: 有理、有据、有序、有用。

  科技论文写作 篇5

  1.准备

  任何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科技论文都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2.标题

  标题是必要的组成部分。标题要求词组简洁、恰当,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好的标题往往能启迪读者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标题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标题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摘要

  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论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有其特别的地方。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好的摘要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因此摘要在资料交流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4.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5.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正文完后,就是整篇文章最后的总结。结论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6.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特别提示

  1、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2、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3、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4、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5、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科技论文写作 篇6

  正确选题

  选哪一主题,对论文写作的成败非常关键。对于正在从事或已完成某项科研工作的作者,选题就相对容易些,因为材料是现成的。而一线从事测绘生产或软件开发的科技人员,则往往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技术工作很普通,大路货,没什么好写。譬如,一位多年从事地图数字化工作的作者说:“现在数字化技术已很普遍,没什么东西好写”。我请他谈了他的业务工作,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拥有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拥有许多第一手资料可供挖掘,好题材不少,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在模拟测绘成图时代,手工绘图技术工艺曾经非常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地图清绘方法与规程,先绘什么,后绘什么,什么时候加注记和整饰,都经过了优化;而进入数字测图时代后,同样性质的研究少了,尤其缺乏操作层面对工艺优化、技术革新等点滴经验的总结和介绍。为什么有些作业员做出来的数字地图质量好,又快?我想一定与其长期积累的经验有关,如果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出来,就有价值。所以只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总有题材可写。

  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来写。有些作者总担心自己的论文写得不够高深,其实很多专业期刊并不完全偏重纯理论研究,它的受众主要是在生产技术一线,都在从事工程建设,更欢迎贴近当下实践的论文和科技信息,有些实践经验总结出来或作为信息发布,是有参考借鉴作用的。在从事业务工作时,自然会涉及和积累一些资料,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的知识,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手边也有案例,文章组织起来就容易些。切忌选自己不熟悉的主题 “硬写”,增加写作的难度。为了提高稿件录用的可能性,作者最好能关注所投刊物近期的文章,不要重复同一内容、同一项目的题材,除非有新的学术价值或新的观点,因为任一期刊总是想避免文章内容的“同质化”。

  论文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些稿件,题目取得很大,譬如说,《浅谈××省信息化测绘建设与发展》,这是要避免的。宏大的主题,没有足够的.能力、丰富的背景资料和充裕的时间很难写好,不要说是业余作者,就是专业作者或研究人员,光凭一两个人短时间恐怕也难以完成。如果针对科技工作中的某一小点来写,则轻车熟路,容易驾驭。总之,选题一定要先把握好,主题要明确,题目尽可能要小些,集中到自己所熟悉的某一点来写。

  充分掌握材料

  确定了主题方向,接下来就需要作者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掌握有关的资料,整理本人拥有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了解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成果与水平,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要能了解、理解、吃透;通过对第一手材料的整理,明确创新点。现在网上的参考文献很多,作者完全能在写作前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拿捏好论文写作的角度,突出自身的创新点。有些作者“赤手空拳”写文章,往往容易空泛;也要避免有些主题可能已成为常识,还在当新的东西写。

  现在国内外规范的科技论作非常注意掌握大量的参考文献,常在文章后列出一大串。足见要写好一篇文章,事先要阅读相当的相关文献,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体会经验。材料准备得充分,问题剖析得就深,所写出来的文章也更经得起推敲。

  把握好论文内容和结构

  要把握好论文内容和结构。有些作者根据已完成的某一项目来写,但作者把整个儿设计书“搬”过来了,甚至连时态也是“将来时”。这种文章虽然有实质性内容,但作为论文却不符合刊用要求。结合项目工作写固然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要突出写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结果,有什么创新,有什么建议,读者做同类工作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等,而不是罗列项目的过程。应该把“笔墨”放在最关键的地方,把问题说透,把思路说清楚,把实践结果说清楚。可以用数据说话的地方,尽量用数据说话。这样才有参考价值。

  科技论文的结构,不一定是千篇一律一个模样,但相比文学作品,在文章结构上还是要“中规中矩”一点,或者说要“拘谨”些才好。跳跃式、倒叙法写法,一般不适合严肃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讲,一篇论文总由几大块组成,彼此之间有连贯。“引言”类似于“开场白”,让读者了解你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解决什么问题,为主题内容做个铺垫。文章的主体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的结果,提出的重要论点或重要建议等。“结束语”是结尾部分,主要简要说明本研究的重要结论和今后研究方向建议等。不一定每“步”都要有,但是要连贯,“主线”不能断。其次,还有要注意把握科技论文的文风,华丽辞藻、成语引用过多、褒贬感情色彩太浓等一般不适合科技论文文体(科普文章除外)。

  组织好非正文部分文字

  非正文部分文字是文章的“衣冠”。非正文部分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一些作者在这方面出现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基本功锻炼不够。

  标题要“画龙点睛”,一定要切题、醒目、简短,一目了然。有人说,从取标题往往能看出作者的文字水平,我认为有一定道理。我自己写文章也是这样,为了取一个标题常要反复斟酌。现在一般出现的问题是空泛、题与文“游离”、不精练等,有的标题太长,中间还插有标点符号,刊印时要换行。

  “摘要”是文章的二次文献,是文章正文内容的缩写,一般用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要点或者重要观点,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现在许多论文的摘要写得不够好,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简单重复标题所显示的信息,信息量不足,或者不得要领,起不到概括的作用。

  “关键词”一般用三到五个词组组成,主要用于检索和分类。写关键词要从读者的角度来选,要考虑怎样的词组组合能最快地检索到所写的这篇文章。常用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的作者,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搜素体验,相信其写好关键词一定不难,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关于怎样写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建议上网查一下,可以学到不少知识,这对于提高论文的整体质量很重要。

  结束语

  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要多写,多锻炼。学习和提高的办法有很多,对于初入门者,提几点供参考:一是适当看一点科技写作方面的书籍,最好薄一点,精炼一点;二是找几篇可以作为范文的科技论文多琢磨琢磨,有些写法可以模仿模仿,有些标准格式可以直接套用,减少入门时的困难;三是注意积累手边的资料,及时总结经验。

  最后补充一点: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也会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会促使人更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带来的进步可能不仅限于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写作 篇7

  一、SCI论文的定义和宗旨

  要想撰写好英文SCI论文,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西方社会对一篇SCI论文的定义和宗旨。

  我们知道科学和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能力(图1)。我们将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和能力划分为三个部分:未知、已知、未知和已知的边界(或前沿)。科技创新就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未知转变成人类对自然界的已知,将人类知识和能力的无变为人类知识和能力的有,再将部分正确的认识和理论修改为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论!科技论文应是人类科技创新的记录,供人类自己交流和留传后世。

  一篇SCI论文应该仅解决、说明、解释或求出一个具体问题(议题、主题、现象或未知)。这一个问题必须有益于科学或技术。这个问题可以是已研究过的或新的。这篇论文必须给出一点在科学或技术上新的和有价值的结果、数据、观察、或知识。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我们应将它们分别撰写成两篇或以上的论文。

  一篇SCI论文的宗旨在于揭示同一或不同自然存在或现象之间的客观关系或规律(图2)。一篇科技论文旨在对一种或多种自然存在的输入来耦合或预测另一种或另多种自然存在的输出。同时,这一耦合或预测过程、方法或规律是透明的、是他人可以理解、掌握、重复和运用的。

  迄今,我们已知道和掌握了很多这样的耦合或预测的过程、方法或规律。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是耦合质点所受到的力(一种存在-动力)与质点本身的加速度(另一种存在-运动)的。流体在多孔固体中渗流的达西定律是耦合流体的压力梯度(动力)与流体的渗流流速(运动)的。线弹性体的虎克定律是耦合一个点的应力(动力)与对应点的应变(运动)的。

  因此,我们可将一篇SCI论文比拟成文学作品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分析和总结人类某一方向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来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根有据的科技新思想、新现象、新数据、新方法或新规律(故事)。他人拿来就可用。

  我们也可将一本科技专著(包括博士学位论文)比拟成文学作品中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由很多既相关又独立的短篇故事串联和并联而成的一个有系统的、全面的、新的科技理论、方法和应用。他人拿来就可发展。

  由于这个定义和宗旨,不少科研人员一生可撰写发表数百篇SCI论文。当然,这些论文中一定会有不少内容是旧东西、是已发表过的。但是,每篇SCI论文都含有起关键作用的新东西,使得篇篇SCI论文都不一样,都值得发表。

  我们自己研究撰写的、经过评审专家们指正后修改而能发表的每篇SCI论文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是自己、团队、评审专家们和出版社的劳动、心血、知识和智慧的结晶物。它记载了一件人类创新活动的史话。

  二、SCI论文的质与量

  在20xx年,看到杨乐先生讲“科研的灵魂在于质,不在于量”,我很有感触。我不禁要问:什么是科研的质?什么是科研的量呢?

  通常简单地理解可能就是,质就是创新的东西,量就是工作的数量。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们可再换句话问:

  我们怎能知道、确定、判断我们所做的科研工作哪些是创新的东西呢?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方法和判据来准确地知道,哪一件科研工作成果是创新成果、是质呢?

  每一位科研人员,他的最主要科研产品应该是,他根据自己研究而撰写、发表的科技论文。单篇科技论文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描述、讲述、或论述一个独立、完整的、又与已有知识和能力有联系的、有关科技的新故事(表1)。因此,虽然单篇论文是研究一个极为具体的科技问题,但是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很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极具生命活力的和时代气息的。因此,单篇科技论文应有质又有量,有血又有肉。

  如同科研的质,单篇论文的质就是该论文的新东西。它应该包括,论文第一部分中提炼出来的题目,第三部分中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第四部分中科研人员的创新结果和数据,以及第四和第五部分中提炼出来的新知识。单篇论文的质也就使得这位作者,成了本专业或本论文研究方向的发展人物。

  那什么又是单篇论文的量呢?单篇论文的量就是论文的东西。它包括论文第一部分中的作者、摘要、关键词,第二部分中的介绍、说明和引用,第三部分中的借用、引用的前人知识和能力,第四部分中的分析、论证、验证、讨论和应用等,第五部分中的小结和建议,以及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单篇论文的量也就使得这位作者,成了本专业或本篇论文研究方向的历史学家。

  可以说论文的质决定了,这篇论文值不值得被发表。论文的量决定了,这篇论文能不能被评审专家接受发表,和能不能快速容易地被读者读懂、认同和应用。科技创新产生质,撰写和论证产生量(绿叶)、突出质(红花)。

  三、产生SCI论文质与量的最佳途径

  每位刚刚从事科技研究的年轻人,大部分时间直接用在科研的第一线、亲身亲历在做研究、同自然直接打交道。因此,创新对年轻研究人而言是相对容易的,他可以成为本专业再发展的人物。同时,他缺乏的是对该项研究的历史和背景的广泛认识。他自己论证他所做出的工作是否是创新工作、是否有质,是相对困难的。

  恰好相反,每位多年从事科技研究的年长者,他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有了大量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他可能早已成了他所研究的专业和论文的发展人物、历史学家或大师级人物。同时,每位有成就的年长者,常常承担多种职务和管理重任。他难以从百忙中挤出大量时间来直接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同自然直接打交道。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第一线创新工作对他是相对困难的。因此,论证对年长研究者是相对容易的,他难以成为本专业再发展的人物。

  某些专业有成就的大师们,根据他们数十年的科技经验和功底,可以判断和评价出了有前途的科技研究方向,和有创新的科技研究工作。他们很多时候,当上了伯乐,给年轻科技人员的发展和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能够遇上获得这样大师的指点,是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最幸运之事。他们任何一个指点都可以快速地增加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内功和晋升机会。

  因此,科技质与量存在最佳产生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年轻人和年长者的有机结合和配合。通过这个途径取得科技研究突破的实际例子是很多的。

  再具体一点讲,科研导师和工作环境对大多数刚刚从事科技研究人员(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就变得极其重要的了。特别是,现在的科技研究是一项求在社会中能够生存的工作。很多人对某个科研题目的兴趣是经过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才产生的。社会分配给从事科研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是需要竞争才可以赢取得的。

  少数有创新能力和业绩的科研人员通常能够获得较多的资源。从而,他们可以建立所需要的、优良的、独特的科研手段和设备。用这些设备,年轻人就可更好地、更清楚地、更定量地看到自然现象,直接同自然打交道了。他就可以站在某一知识和能力的边界和前沿,来找出、测出、推出、导出、做出或磨出,某一个未知或未解决问题的解答!

  在另一方面,应该、值得研究的课题很多。可是,找到一个具体、可行的、而又可存在普遍规律的课题一般是不容易的。这如同大海捞针。好的科研导师可根据年轻研究人员的具体能力、实验室目前条件和对本专业科研进展的认识,可为年轻研究人员选一个可有突破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这如同小湖或小盆里捞针。

  好的科研导师也可为年轻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和进展把关和反馈,可帮助他或同他一道将所做的工作,提炼成一些科学问题来撰写成论文发表。年轻研究人员应认真阅读、学习他的科研导师亲自撰写和发表的论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可面对面地向他的导师请教,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也可直接同他的导师讨论,以便更好地做进一步的研究(图3)。

  这一途径的好处很多。年轻人可深入地、具体地向年长导师学习,也可向年长导师提供大量新的工作成果。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得,年轻人可以站在年长者几十年工作基础上,很快地做出更加突破性成果。年长者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也可由年轻人传承和发扬光大。

  这样,他们就共创了一段科研佳话、一个新的感人故事。这样的科研佳话时常产生于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获得者之中。

  四、撰写SCI论文的心态

  高质量科技论文,是将我们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在现在或将来被全世界人知道和应用、成为人类已知的知识和实践。因此,我们在撰写科技论文时要具备一种极其重要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撰写科技论文要以读者为中心。要将自己所作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撰写成他人可以立即参考、利用和获利。要将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撰写成具有国际性、普适性和可移植性(Portable)。论文撰写不应以作者为中心。不应该在论文中体现,任何想通过科技论文的发表,来证明、说明自己的能力特别大、不一般的文字。论文撰写也不应该以自己工作的地方为中心。尽量少讲对自己工作的`地方有多么好、多么有利。科技论文撰写,就是要将我们局部、当地、小地方相关的工作,写成全球、全人类都相关、都有用的工作。这对我们国家原始创新的科技论文撰写的要求就更高了、更难了!

  五、撰写SCI论文的布局

  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对他人来说,是专业性很强的新知识和新能力。同时,又需要通过数年和数十年的努力,才可理解、发现和搞清楚这个科技创新成果。因此,高质量的论文一定是容易、看明、读懂的科技论文。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把所有相关问题讲清楚,把来龙去脉写清楚,逐节、逐段、逐句地把新东西自然而然地生长在已有东西之上。

  图4显示了一片树叶的一个源汇中心与其主次纵横脉络的分明与清晰联系。如同图4所示,论文的各个层次(章、节、段、句)一定要脉络清晰、处处与论文所论证的那一个问题相关。对于拟撰写的论文相关资料和文献,撰写者要有完全清楚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要分清什么是原始数据,什么是自己的解释、理论、假设、猜想、方法和途径,什么是已有认识,什么是作者创新研究得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现象和新能力,什么是作者或他人的检验、验证、重复、应用和实现。

  因此,撰写者,一定要对论文进行合理布局。首先,要提练出一个或多个科技问题。再在自己研究资料和成果中找出所有相关的内容。其后,根据图4和表1来布局,以完整地讲述一个有质有量的、有根有据的新科技故事。

  六、撰写SCI论文的程序

  高质量论文的撰写应该有一定的先后程序,从而有效和快捷。根据单篇论文的组成和结构(表1),这个程序如下。

  首先,根据提炼好一个问题,写出论文初步题目,写出论文初步摘要。其次,将相关图画好和将表做好。第三,将相关参考文献根据问题和内容分组例好(第六部分)。第四,根据论文问题和参考文献对比,将第二部分写好。千万不要说他人做错了。第五,对照图、看图来讲论文第三、四和五部分写好。第六,再后头将论文第一部分写好。

  论文题目可修改,题目要小、尖和细,要与论文一个问题密切相关,要向孙悟空的金钢钻、钻出人类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天网,从而形成新的天网。在写作过程中,可进行精细修改。

  特别地,我们要尽早地明确定义任何一个新的专业术语。如果自己创造了一个或多个新的专业术语,我们必须要在它在文中一出现时,就要对这个新术语给出明确的定义或定量的计算方法。这样读者也就好读懂全文了!

  例如,牛顿在1686年发表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专著。专著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定义”。第一个定义就是“质量”:“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度量,可由其密度和体积共同求出。”专著开始,就给出了质量这个全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说,质量是牛顿力学的最创意与奠基概念。

  中文是我们的第一语文,英文是第二语文。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和创新主要是用中文和在中文环境进行的。中英文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地点、历史、文化和时间的都不一样。它们在表述上是有区别的。掌握好SCI论文的英文基本些作方法,对每位从事科技创新的研究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清楚SCI论文的定义、结构和组成后,我们再需要注意以下二点。第一点,撰写科技论文的英文一定要多用简单句子。特别要将每句话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写清楚,决不要让他人猜句子的主语。第二点,每句话之间的联结要有逻辑。要像我们做数学题和推导数学公式一样,将每个步骤都写清楚,不要让他人做任何猜想(图5)。更要像我们编写计算机程序一样,步步都通、块块都有关联和作用。

  一般地,通过单字(Word)组成主谓宾都清楚的一个句子(Sentence)(图6)。再将数个句子组合成一个段落(Paragraph),来表达一个细小意思。再用数个段落组合成一个小节(Sub-section),来表达一个小单元的意思。然后,再用数个小节组合成一个大节(Section),来表达一个大单元的意思。数个大节就可按照表1的组成与结构来形成单篇论文。

  我们撰写得要准确,撰写得要像透明水晶体一样的清楚。不要让他人,在读我们的论文时,猜我们撰写的句子、段落、小节、大节或文章的意思和想法。对不懂中文的人来说,这种猜是件痛苦之事。

  七、撰写SCI论文的基本单元拼盘法

  或许可用基本单元拼盘法,来撰写容易看明和读懂的高质量SCI论文。它如同中文的拼字,是由基本词根和边旁部首来有规律地拼盘组合而成的(图7)。它又如同英文单词,是用26个字母按发音来有规律地串联而成的。它又如同一个句子,是有多个单词按照主谓宾状补等组合而成,来表达一个意思的。它又如同一段文章,是有多个句子、按照所表述的一个意思组合而成的。它又如同一节文章,是有多个段落、按照所表述的一个较大的意思组合而成的。它又如同一篇文章,是有多个章节、按照所表述的一个较大的意思组合而成的。它又如同化学元素,是由不同数量的中子和原子组合而成得。它又如同化学分子,是由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化学元素组合而成得。

  因此,论文撰写的基本单元拼盘法可有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第一,将所有相关文献、前人成果、已有认识、现有方法、现存假设、自己数据、公式、事实、现象等等内容,划分成最小事实或数据单元。

  其次,再根据人类已有公认知识和科学规律,并依照自然逻辑、时间空间序列,将这些最小单元事实和数据根据表1结构要求,重新串联和并联地有机组合起来。

  第三,用图表和公式,看图表和公式,来解释、说明作者自己,对每一重要议题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它们包括新数据、新过程、新方法、新发明、新现象或新发现。

  最后,形成一篇论文,以说明自己的某一重大或有益的观察、发明和发现。或者,证明自己的某一新方法、新理论、新学说或新思想。

  科技论文写作 篇8

  科学论文写作的质量不但影响刊登该文的期刊水平,也直接影响该文在读者心目中形象,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有科学的分析论证,独到的学术见解,而且还要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合乎一般的文字修词要求。然而,不少科技工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以致影响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进而影响论文投稿的被采用率,同时也增加编辑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本文以自己从事编辑工作多年的实践为依据,从编辑学的角度对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文题

  文题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词组性标识,文题通常也是读者最先浏览的内容,所以论文文题的命名必须准确、鲜明、简短、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在编写文题过程中注意如下问题。

  1.忌千篇一律:题名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千篇一律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观察”、“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命题材可有多种类型,除以上以外还可以目的命题、以对象命题、以方法命题、以结论命题等。

  2.忌体

  例不符:医学论文文题的命名最基本的2种表达方式是前瞻性研究论文体例和回顾性总结论文体例。前者强调研究结果,文中必须交待随机、均衡、对照、可比性等研究内容,常见题型为“χχ(药物、方法等)治疗χχ(疾病)效果观察”;后者注重经验总结,常见题型为“χχ(药物、方法等)治疗χχ(疾病)χχ例”。题型必须符合论文的体例,与之相一致,不可混淆。

  3.忌题目过大过小:题名应紧扣文章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述研究范围和深度,不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也不可缩小研究范围,以偏代全。

  4.忌过于冗长:题材名应简短、精炼,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节一切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英文以10个词以内为宜。要尽可能少用副标题。

  5.忌术语不规范:题名就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过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题名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略语、符号、代号、公式、商品名。

  6.忌用词不准确:题名应准确反映文章的特

  定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故用词应贴切、准确,不能含糊其词,以免产生歧义。

  二、论文结构处理

  论文结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一般情况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前言或引言过长

  2. 文不对题

  3. 缺乏基本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4. 结语欠妥

  三、医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语法修辞问题

  科技论文发表出来,主要在于交流。使人看过之后,能够正确的理解和应用。为此,必须使用规范化语言,而不能随意采用习惯用语和方言更不能自造字、词,让人揣摩不定或误解。以下就来稿中常驻见的语法修词问题作一简析。

  (一)常见的语法错误

  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语言中常见的毛病,多属于逻辑性不合理,部分是语意含混或语法结构不当。

  例: 患者腕部的创伤逐渐恢复。

  这句话也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也很常见。“恢复”有还原的意思,“病好了”,只能说“健康恢复了”,不能说“病恢复了”。此句的“恢复”可以

  改为“好转”。

  2.成分残缺:句子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衙或谓语。

  例: 通过病情分析,使我们找到了影响疗效的因素。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主句用了一个“使”字。“使”是动词,一般是有主语的(可是一词或一个短语);形式上没有主语的时候,通常则拿它前面的分句作意念上的主语。本句前面的分句“通过病情分析”显然不能作主语,而正是本句实际主语“我们”的行为。去掉“使”字这句话就完整了。不仅是“使”字,其他一些动词也可造成类似的情况。

  3.位置颠倒:句子的各种附加成分必须按照民族习惯和语法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会产生歧义。句子的修饰语位置颠倒是常见的,谓语和宾语颠倒的例子也不少。

  例: 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句中“好”应移到“方法”的前面,改成“大量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就顺多了。

  4.非类并列:把几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词或或词组并列起来作句子的同一成分,往往会使整句的意思含混。

  例: 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吸烟和遗传,都

  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

  句中并列的第一“亚硝胺”是化学物质,第二“吸烟”是个行为过程,第三“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这三种并列起来作为句子的主语,共同使用谓语“成为”, 无论从语法上还是语意上都是不严谨的,必须重新调整句子结构: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5.主语偷换:一个句子由多个分句陈述同一事物,而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

  6.词性误用:不同类的词在句子中有不同的用法。在行文时,如将甲类词误用为乙类词,称词性误用。

  7.指代不明:运用代词指代什么必须明确,否则易使人产生误解。

  8.语序混乱及其他:各民族语言不同,语序也不同。

  (二)常见的修辞问题

  1.不合逻辑:所谓逻辑,就是说在道理上一定要讲得通,不能自相矛盾或主观颠倒,因果无据、时间先后不明等。

  2.费解:话说的不明白,让人猜测。

  3.层次不清:科技论文中长句较多,或讲叙的方面较多,行文时如不细加推敲,往往层次不清。

  例1 患者有高热、呕吐、腹泻及持续性上腹痛。体温波动在38.5~39℃之间,无寒战。轻度恶心,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便每日3~4次,呈糊状

  ,无脓血。自术尿量比往是减少,但无尿急、尿痛。

  4.累赘:所谓累赘,多是由于语言堆砌,或前后内容重复,篇幅用了不少,所谈内容却不多。这些比较 容易理解,就不一一举例了。

  四、常用而又容易用错的几个介词

  1.“的”、“地”、“得”、“所”:它们同属于助词,置于词或词组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在具体用法上则有所不同。

  “的”一词用在名词或介词之后,表示领属关系,如“心脏的”、“神经的”。也可用在形容词之后而紧接出现的又是名词时,如“大面积的创伤”、“快速的节律”。“的”字还以附在实词或词组之后,组成“的”结构,如“刚入院的”、“受到照顾的”。“的”字结构具有名词的语法作用,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如“其后紧接着出现的u波”、“他是刚入院的”。

  “地”一般用于形词之后,修饰动词,如“仔细地观察”、“迅速地出现“。

  “得”用于形容词和动词之后,修饰副词或形容词,表示他后面的成分有补充说明作用,如

  “复述得好”、“强壮得很”。

  “所”一般用于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结构,如“所见”、“所述”。这种名词性结构加上助词“的”,可作定语,如“所见的现象”、“所述的问题”。

  2.“和”、“与”、“及”、“以及”:它们同属于连词,用来连接词或词组,但“和”、“与”、“及”不能用来连接分句或句子,而“以及”可以用来连接分句、句子和短语。

  “和”是现代口语中的连词,在论文中也常用。用和连接的成分必须同类词或词组。如果前面是个动词,后面是个名词,或前面是个主谓短语,后面是个句子,都有不能用“和”来连接。如“这例恢复快是由于医生精心治疗和体质强壮”,用“和”来连接就不妥,应分开来叙述。

  “与”是从文言中继承过来的,现代用法同“和”大体相同,惟在论文的标题或书名用“与”比用“和”多,可能它原来是文言字,因而显得庄重些的缘故。

  “及”也是从文言里继承过来的,它跟

  “和”、“与”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含有由此及彼的意思。在它之前或之后出现的词或词组在意义上有先后轻重之分,不能随意倒过来,如“代表们来自北京、上海及其他的大中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则不宜用“和”、“与”来代替“及”。

  “以及”的用处比“及”广些,不但能连接词和词组,还可连接分句、句子和短语。不过在“以及”后的词、词组、分句等,都是更为次要的成分。

  有关语法修辞的内容很多,以上所述仅为其中一些,最基本、最常用且在平时容易出错的内容作一简析,以提醒大家在工作中注意。

  五、计量单位使用

  法定计量单位的颁布实施已有多年,各种期刊的稿约也反复强调,但仍未引起广大作者的足够重视,来稿中使用非法定的计量单位仍相当普遍,如mg/dl、mg/ml等,编辑在稿件的加工过程中,必须把国家已明令废止使用的计量单位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不但费事,更重要的是易出错,稍有不慎就会把错误带到出版物上,使读者误解。

  科技论文写作 篇9

  摘要: 酸碱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的,其浓度必须用基准物质来标定。也可根据酸碱溶液中已标出其中一种溶液的浓度,然后按它们的体积比V(NaOH)/V(HCl)来计算出另一种标准溶液的浓度。

  关键词:碱标准溶液 浓度标定 邻苯二甲酸氢钾 NaOH标准溶液

  引言

  NaOH标准溶液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M=204.2),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标定,它易提纯,易干燥,无结晶水,不吸潮,摩尔质量大,是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邻苯二甲酸氢钾(天津金汇太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0.4—0.6g, 蒸馏水(郑州市金水区喜星纯水厂), 酚酞指示剂(山东泰安新泰峰磊化工有限公司), NaOH标准溶液(实验室自配)

  1.2主要设备

  碱式滴定管(50ml) 锥形瓶(250ml) 称量瓶 洗瓶 分析天平 1.3反应机理

  酸碱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的`,其浓度必须用基准物质来标定,标定碱的基准物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鉀或草酸。与NaOH反应:

  KHC8H4O4 +NaOH → KNaC8H4O4 + H2O

  2 实验分析与讨论

  2.1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0.4—0.6g于锥形瓶中,同时称取三份,各加50ml蒸馏水溶解,必要时可小火温热溶解。冷却后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欲标定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要逐逐滴或半滴加入,直至被滴定溶液由无色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

  2.2记录项目

  称量瓶+邻苯二甲酸氢钾(前) 称量瓶+邻苯二甲酸氢钾(后)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 NaOH最终读数 NaOH最初读数

  V(NaOH) c(NaOH) c(NaOH) 个别测定的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0.0020 I 13.9953g 13.4295g 0.5658g 28.01ml 0.41ml 27.60ml 0.1005mol/L

  II 13.4295g 13.0270g 0.4025g 21.00ml 0.10ml 20.90ml 0.0944moi/L 0.0985mol/L -0.0041

  2.8%

  +0.0022 III 13.0270g 12.5567g 0.4703g 23.02ml 0.12ml 22.90ml 0.1007mol/L

  2.3 结论

  (1)c(NaOH)=1000*m(KHC8H4O4)/M(KHC8H4O4)* V(NaOH) C(HCI)=0.0895mol/L

  (2)由于在配制溶液过程中读数存在偏差,滴定过程中,读数存在偏差,造成相对平均偏差较大。标定溶液浓度时称量不需要准确测量KHC8H4O4的质量,因为公式中KHC8H4O4的质量是实际称得的质量,称量在0.5000±0.0500范围内都是允许的。

  3 参考文献:

  1、高烽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100例。北京:防空工业出版社,20xx

  2. 曾剑芬(译)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3. 展海军、李建伟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xx

  4. 南京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大学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沈君朴主编。实验无机化学。第二版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科技论文写作 篇10

  摘要: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现已成为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然而目前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低效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论文首先探讨了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指导性原则,然后从用人单位的微观角度入手提出了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最后从政府宏观管理角度入手论述了科技人才成长的最佳外部环境。

  关键词:激励机制科技人才对策

  科技人才作为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构成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竞争优势的中介桥梁,现已成为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当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科技人才争夺为核心的国内外竞争。为了最充分地挖掘科技人才的内在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知识的生产效率,必须在充分尊重科技人才劳动的特殊性和价值的高端性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1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原则探讨

 1.1纵向公平与横向公正相结合原则

  美国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是否合理,还会实施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来评价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是否平衡,并以此决定自己的工作努力程度。在评工资的工作中,既要以科技人才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实现自身薪金的纵向性发展,又要以市场薪酬水平为参照系数进行社会横向对比,即运用市场机制对科技劳动成果的质与量的进行合理认定,让科技人才的价值通过劳动力市场得以实现,从而保证科技人才不会因横向对比而产生不平衡感。

  1.2劳动收益与产权收益相配套原则

  一方面,科技人才的劳动是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型智力劳动,与生产人员的“随同”性劳动相比较具有更大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和高利润性,这就决定着科技人才必须获得高额的劳动收益。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在承担了难以回避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的投资后形成了人力资本,依靠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劳动来增加资本利润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路,科技劳动应该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要素参与分配,作为科学知识产权载体的科技人才必须拥有对科技知识的控制权、转让权和收益权,科技人才如失去人力资本产权的保障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收益甚至是科技知识的外溢。必须把科技人才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而让其分享产权收益,必须创造完善的收益实现渠道来将科技人才的劳动收益与产权收益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能够长期保护人力资本投资者利益的收人分配制度,使科技人才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的真正主体。

  1.3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相衔接原则

  外在激励是依靠组织所掌握的资源满足员工物质性需要和情感性需要所诱发的外在动机,被激励者的注意力只局限在那些诱激他的外在性物质和精神奖励上面,工作此时只是一种获取这些外在性奖酬的工具性手段,它虽然构成了激发科技人才行为动机的维护性因素,但却能出现不可逆转性和边际递减效应。内在性激励是以工作本身为激励源,依靠工作活动自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成就感而获得满足。因为科技人才拥有较高的素质,个人发展需要和成就需要开始取代物质需要而成为他们的主导需要,他们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内在激励方式就成为激励科技人才最为鲜明的特征。因此,合理调整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因此成为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1.4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补充原则

  如果过于偏重于短期激励,虽能提高科技人才对生存需求的满意度,但由于短期激励有较强的效用递减效应,容易演变成为含有平均主义倾向的福利膨胀机制而严重抑制科技人才的工作努力程度;如果过于偏重于长期激励,会严重降低企业的现实生产效率。为了在激励过程中充分地发挥短期和长期的时间效用,一方面要构建良性资产股份化机制和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设计机制,利用资产纽带和心理契约将科技人才效益与企业利益融合在一起来构建起长期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在不损害企业正常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下,适当提高短期物质激励的实际支付,实现短期激励的实效化。

  2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2.1构建人员配置机制,实现任职激励

  对科技人才资源进行科学有效配置,是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前提。第一,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竞争上岗位制度,通过竞争上岗来促进各层次科技人才要素的优化配置,尤其对重大技术项目、重大科研成果负责人或技术主持人可以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第二,建立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根据“看才能、重实效,求发展”的用人原则将科技人才科学地分配到合理的组织结构中和恰当的工作岗位上。设立重大科研课题首席科学家制度,既要发挥他们在领导科学决策上的参谋作用,还要发挥他们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的指导带头作用,每名专家要选择几名青年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第三,建立优胜劣汰的分流机制。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把人才考核与人才使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下岗分流保持科技人才创新队伍精干合理、结构平衡,增强科技人才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通过逆反激励来建立人力资源的活水机制。

  2.2进行科学工作设计,实现工作激励

  工作设计是依据组织目标、组织状况、岗位条件、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等对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所进行的特别处理。首先,科技人才由于学习性和创造性这一特殊工作性质渴望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因此对科技人才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让其对工作时间的安排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使科技人才将他们的工作活动调整到最具生产率的时间内进行,并运用自我管理的方式激发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逐步实现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分离、职称资格与技术职务聘任分离,单独设立技术岗位,全面实行技术岗位的竞争上岗和末尾淘汰,彻底摒弃技术岗位聘任中存在的“铁交椅”和论资排辈现象。

  2.3加强人才薪酬管理,实现报酬激励

  企业应该在国家宏观管理下,遵循人才的价值规律,依据“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则设计如下科技人才薪酬体系:基本工资,根据岗位责任的大小、人员能力要求的高低和工作环境的优劣等要素来确定岗位基本工资;项目提成,根据技术项目的技术含量、难易程度、新创效益等因素来确定技术分成率,科技人才在完成技术项目后一次性提取自己的劳动报酬;期股期权,根据学历资历,以往的创新业绩、未来的科技投入等参照因素确定科技人才在企业的期股期权的额度,这种方法运用产权分配方式将科技人才的长期收益和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捆绑在一起;科技人股,是依靠科技物化机制按照科技贡献大小来进行实施分配的工资模式,当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发明专利等转化为企业利润时,企业与该员工实行长期性或永久性的利润分成,这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知识成为生产投入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设立津贴,对科技人才的技术水平和贡献情况进行考核并实行补贴;协议工资,企业与科技人才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达成工资协议,科技人才价值可以通过谈判的手段获得企业的认可;柔性福利,企业提出一份包含了带薪假期、住房补助、进修培训、医疗保险及退休保险等福利项目清单,科技人才可在福利开支规定总额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福利组合”结构,实际福利消费与福利规定限额的差额可折发现金,这种制度能满足大部分科技人才的差异性需求。

  2.4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实现考核激励

  绩效考核的结果为物质激励科技人才提供了参考性依据,绩效考核就成为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有序运转所必须的一种管理行为。首先,应该构建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权重对比、易于操作的综合性考核指标体系。对于科技研究人员要着重考核业务水平、独特见解、创造能力和工作实绩,对于技术人员要着重考评其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完成技术任务的水平。其次,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要从以发表论文数量为主转变为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鼓励科技人才在市场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要对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综合性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鼓励科技人才进行“好奇心驱动”的创新型研究。还要关注那些具有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的科研项目,从而切实避免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学术浮躁的短期行为现象。再次,考核源要由单一性向多维度转移,避免只由上司评分的单一性评价的现象,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来确保学术考核评价的公正性。最后,考核过程要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移,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积极探索构建评审专家信誉信用体系,扩大评估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2.5推广“职业生涯设计”,实现发展激励

  科技人才是一种经过高成本教育和工作砺炼而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秉赋的特殊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他已经不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因此,只有推广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设计”,为他们提供一个不断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使他们从能够满足的工作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工作中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首先,科技人才和企业根据科技人才的个人科技能力确定他未来在企业中的发展路线,运用“教练型”的领导方式来帮助他们纠正偏差,运用开发性训练科目来不断增强他们的知识技能,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环境满足他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最终帮助科技人才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同时,还应该实施双轨制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单位内部打造职业通道来设置科技行政管理职务和科技专业技术职务两条职业发展道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体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发展路径。

  2.6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环境激励

  企业文化能借助群体舆论和环境氛围产生出一种外在硬性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凝聚力、感召力和驱策力,由于科技人才具有普遍追求自我实现的群体特征,从企业文化层面对科技人才实施激励是十分有效而必要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科技人才在和谐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营造交流合作的内部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环境,促进科技人才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物质环境建设,以环境为载体提升工作生活环境品质;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科技人才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尊重的荣誉感;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一个科技人才明确地意识到为祖国科技事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是科技工作者最高的荣誉;弘扬企业精神,把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为每个科技人才内心深层次的动机,让科技人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7树立人本主义思想,实行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在相信并依靠个人的首创精神和自律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去激发员工的激励方式。有效的情感激励是使科技人才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并持续地保持下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企业物质激励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将情感激励设计成统一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激励方式,科技人才就会将其理解为保健因素而失去它应有的效能,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来扩展情感激励的范围内容:通过企业与科技人才的双向沟通来缩短双方的距离;通过解决科技人才的困难来增进彼此的情感;通过平等交流与合作使员工感受到被认可和被尊重的喜悦。

  3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宏观配套机制

  为了激励科技人才,我国必须形成一整套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框架体系,其核心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类科技人才的稀缺程度并为科技人才创造一种富有活力的的社会环境的激励运作机制:完善可持续性的国家培养体系,运用人才特区等途径为骨干科技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疏通跑道,通过定期开展推荐评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活动将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科技人才纳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视野来实施重点培养,对占科技人才总量60%以上的职业技术人员要加强技术能力培养来增强其二次就业的转移能力;建立严肃学术批评与宽松和谐相结合的学术环境,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学术争鸣,尊重学术自由;强化科学技术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快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着力于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物质条件;建立公开公平的职称评定制度,把职称评定中的学历、资历取向调整为突出创新才能、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的价值取向,取消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取消专业技术职称的单位指标控制,实行差额评审全员答辩的职称评审办法;构建多元发展的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国家各级政府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以多种形式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建立自由流动的科技人才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人才市场价格杠杆实现人才需求和实际配置的动态平衡。

  科技论文写作 篇11

  所谓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论文的论题,即在写作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在论述选择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把课题、论题、题目三个概念搞清楚。这三者同属于某一学科中的学术问题,但又有所区别。首先,论题不同于课题。课题通常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他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论题又不同于题目。题目是指论文的标题,它的研究范围一般比论题要小。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论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

  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需要进过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像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他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像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的像样了,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论文的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文章才有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即使花了很多工夫,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也不错,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能够提前对文章作出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总是先大量地接触、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题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的思维运动不断发生冲撞,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这种飞跃必然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是对已有结论的深化,或者是对不同观点的反驳,等等。总之,这种飞跃的思想火花对于将要着手写的毕业论文来讲,是重要的.思想基础。

  2)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

  我们在研究客观资料的过程中,随着资料的积累,思维的逐渐深入,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纷至沓来,这期间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各种看法,对我们都是十分宝贵的。但它们尚处于分散的状态,还难以确定它们对论文主题是否有用和用处之大小。因此,对它们必须有一个选择、鉴别、归拢、集中的过程。从对个别事物的个别认识上升到对一般事物的共性认识,从对象的具体分析中寻找彼此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输入大脑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并使其确定下来。正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想结合的逻辑思维过程,使写作方向在作者的头脑中产生并逐渐明晰起来,毕业论文的着眼点、论证的角度以及大体的规模也初步有了一个轮廓。

  选题还有利于弥补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获取知识,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撰写毕业论文是先打基础,后搞科研。大学生在打基础阶段,学习知识需要广博一些,在搞研究阶段,钻研资料应当集中一些。而选题则是广博和集中的有机结合。在选题过程中,研究方向逐渐明确,研究目标越来越集中,最后要紧紧抓住论题开展研究工作。爱因斯坦说过,“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够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他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较多的知识积累。对于初写论文的人来说,在知识不够齐备的情况下,对准研究目标,直接进入研究过程,就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来补充、收集有关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这样一来,选题的过程,也成了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好时机。

  1)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研究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或过难,就难以完成写作任务;反之,题目过于容易,又不能较好地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达不到写作论文的目的。因此,选择一个难易大小合适的题目,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

  选题有利于提高研究能力。通过选题,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以条理,使其初步系统化;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找出症结与关键,不仅可以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清楚,而且对研究工作也更有信心。科学研究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但专业知识的丰富不一定表明该人研究能力强。有的人书读的不少,可是忽视研究能力的培养,结果,任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来。可见,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研究能力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在使用知识的实践中,自觉的加以培养和锻炼才能获得提高。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选题需要积极思考,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在开始选题到确定题目的过程中,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初步的锻炼和提高。在选提前,需要对确定的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下一番钻研的功夫,需要学会收集、整理、查阅资料等项研究工作的方法。选题中,要对已学的专业知识反复认真地思考,并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联想和发挥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的学生自己不做独立思考,完全依赖教师给出题目;有的学生缺乏研究分析,不假思索,信手拈来,拿过题目就写。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一面不利于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再调动,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再发挥,不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撰写论文不经过选题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过程,文章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胸中无数”,材料的准备更显不足,这样勉强提笔来写,就会感到困难重重,有时甚至一筹莫展,可能推到重来。

  科技论文写作 篇12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理念。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 创造性教育 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革命,教育更应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作为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教师如何面对历史的挑战?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极力发展科技创新教育

  科技创新教育是促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为了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品质,巩固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创设科技创新教育支持性环境、成就教师事业、奠基学生发展等方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强科技创新教育课

  程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不断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理念。

  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联动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等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既体现了科学精神,又充满了人文情怀的学校,在教育行业中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特色办学之路。

  二、培育科技创新课程文化

  科技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孕育人的创造力,这恰恰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与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时间创造的信心和兴趣,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

  造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释放了潜能,显露了才华,获得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奠基了生命的优化成长,大力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在新世纪教育领域中,进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必须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促进科技创新教育不能走依靠个别人才发展的道路。我校在创新教育中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建立人才激励、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职结合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悄然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科技创新教育不单在 科学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上生辉溢彩,还与多种学科交相渗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实在课堂上,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校以创新教育思想为引领,建立教师全员激励机制,转变全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引导每位师生都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教育的自觉行为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三、创新性学习的基础是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在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性潜力中起着主导

  作用。创新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之所以是创新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创新性学习是学习者与某种学习经验、知识、文化相互融通、消化,进而不断验证各种解决问题的假设,获得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答案的活动。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大学习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导。只有掌握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创造规律,了解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萌生创新意识。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开展创新学习,成为创新型人才。一句话,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性学习。

  创新能力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拘泥与常规的思维,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突破,做到这样就一定达到创新。

  四、成就教师事业,奠基学生发展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教师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让每个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实践科技创新,教师也从中获得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在教学技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教育人生新的跨越! 科技创新教育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其潜能获得释放,奠基生命的优化成长。学校把学生社团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拓展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促

  使其不断发现、探究和解决新问题,不断创造新发明,真正成为探究问题、学习知识、实践活动的主人。学校按学生兴趣、特长、爱好组建各类社团,如红领巾发明俱乐部、柳器人俱乐部、创新思维俱乐部、学生点子俱乐部以及科幻画、 电子制作、航模、船模、车模等社团,让学生们在相互协作的科技活动中激活创新的火花,聚生创新的点子,生发创造的种子。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对科学素质的教育尤显重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只有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具有较高科学素质水平的青少年群体,才会形成创新型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也就拥有了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特别是小学阶段,它是孩子们开始朦胧的认识世界,萌发强烈的好奇心, 也是人一生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还是开发潜能和培养科学素养的时期,更是培养兴趣和爱好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李玉霞.论小学生和幼儿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周琴,王素,申军红.西部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云南省新平县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3]濮宝祥.浅谈绍兴地区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应对措施[J].教育时空

  [4]武夷山.中美最大的差异在中小学科技教育[J].世界科学

  [5]张小村,田保状,张安涛.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科技论文写作 篇13

  1.初稿

  1.1.主题:通过资料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作者头脑中会产生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这时,便形成了写作主题,可以开始学位论文初稿的写作了。

  1.2.提纲:写作前要拟定提纲,画出论文蓝图,设汁写作框架,以便围绕主题思想恰当地安排材科,使主题和内容能够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拟好的提纲,在写作过程也可以根据论文各部分的逻辑安排或布局评估加以适当修订。

  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除了要有新颖、正确、深刻论点,还要具有较强的论证力量,而论证力量首先就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中,表现在论文语言各部分的逻辑布局中,一定意义上讲,提纲的优劣决定着论文的质量。

  2.修改

  论文定稿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反复地断续完成的再创造过程。要使学位论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随时反复修改是必经的途径。可以通过征求专家、指导老师的意见,也可以把初稿当做自己的对立面,或者把它想象成他人的作品,严加剖析,无情挑剔,毫不护短。才能看到自己论文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加以修改。

  3. 定稿

  经过反复修改,定稿后的学位论文要以统一的规范的形式与格式表现出来,在写作时,同学们应遵守国家学位条例和学校对学位论文管理的各项具体规范。

  3.1.基本要求

  3.1.1用中文撰写,字数一般为1-2万字,毕业设计少于8周的字数可在0.6万字以上,艺术专业的可在0.4万字以上,外语专业的可在0.6万单词以上。

  3.1.2.文献参考量理工类的文献参考量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的不少于2篇;文管类的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的不少于2篇。

  3.1.3.图表应有序号和名称,名称应简洁、与内容相符。序号按章节顺序编排。

  3.2.摘要和关键词

  3.2.1.摘要 论文要点,含有学位论文全文的主要信息,字数以300左右为宜。

  3.2.2.关键词 应有3至5个,中间空一格,置于摘要下方。

  3.2.3.有与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3.3.参考文献

  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

  3.3. 1.参考文献标注,正文中引用文献内容之处以上角标形式标注。

  3.3.2.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目录,按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排列,可列的参考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等,请同学们注意标注规则。

【科技论文写作】相关文章:

科技论文写作课后心得(通用9篇)06-20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体会 -文秘文书04-25

科技创新论文10-10

学生科技小论文09-02

论文写作基本流程01-10

科技论文作文15篇02-14

科技小论文(精选33篇)05-23

科技小论文范文05-17

毕业论文写作心得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