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休闲体育大环境下广场舞参与人群的动机及影响论文

时间:2021-06-06 20:01:24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讨论休闲体育大环境下广场舞参与人群的动机及影响论文

  1 从广场舞功能探直接动机

讨论休闲体育大环境下广场舞参与人群的动机及影响论文

  动机是可激发行为内部的缺乏因素,通过肌肉或腺体的活动能够有目的地展现始终。一是基本动机。多为内在所需, 以最基本的动机来维持的行为, 如吃饭、睡觉、排泄等。二是寻求刺激动机。寻求刺激动机是出于对刺激和信息的需求, 虽然这也属于内在所需, 但是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存必需品。三是第二性动机。这种动机多为后天习惯性需求, 如权利需要、密切关系需要、获得认可需要以及对地位成功的需要等, 而人们常说的社会动机, 也必然是通过后天获得的。从动机、需求的分析来看, 广场是人们聚集交际的场所, 符合人类群居特性, 广场舞的健身、健心、健美功能是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广场舞的直接动机。其是人们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美需要的集中展现, 既是内在所需也是社会需求。心理学中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称为生物性动机, 广场舞中健身、塑形功能满足人们参与的生物性动机。

  2 从广场舞特点探间接性动机

  2。1 广场舞是人们肢体表达的释放途径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 人们就用动作、姿态、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 现在人们把这种交流方式称为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同语言一样, 都是文化的一部分。肢体语言,或叫身体语言, 早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就开始进行研究, 并由此发展成为一门颇有诱惑力的新科学一一人体语言学。虽然人类早己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但在生活中仍有意识、无意识或随意地运用着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例如, 肯定时点头、否定时摇头、打招呼时挥手、无奈时耸肩、害羞时含胸、骄傲时展胸、开心时拍手、生气时跺脚等。这些动作同样都运用在舞蹈当中, 所以舞蹈既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表达形式。舞蹈语言主要以肢体的律动变化为主要符号, 以艺术的形式来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所以舞蹈语言是一种肢体语言,是以抒情为主的特有的抒情语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人类在不说话时通常会用肢体反映情绪, 随时通过肢体语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 人类更善于和习惯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

  因此, 笔者认为, 每个人都是喜欢舞蹈的,而现代社会, 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它高难的审美标准造成普通老百姓对舞蹈产生距离感, 认为舞蹈属于专业人士的范畴。但广场舞不一样, 其就像通俗唱法一样, 不需要专门训练, 只要想跳就随时可以跳。随意性和低门槛的特点, 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人们随时可以为了自娱而参与到跳舞当中。其次, 广场舞简单易学的通俗艺术表现特点, 迎合了人类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表达的习惯, 让人们在轻松享受肢体表达乐趣的同时, 实现了肢体表达中自我效能效应。广场舞不仅提供给人们喜于用肢体表达的途径与实现的自我效能效应, 也提高了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强度与满足参与者的间接性动机。

  2。2广场舞是人们精神交流的平台

  广场舞主要表达欢快祥和的意境, 其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 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释放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宣泄途径。广场舞的参与自由性、娱乐性、非功利性、主动性的休闲体育特性, 符合人们求美需求、尊重需求和社交需求, 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喜爱它、参与它、融入它。其具有的社交、娱乐等特点, 不仅满足了参与者的社会性动机,也满足了参与者的间接性动机。

  3 从动机探影响

  3。1 动机影响参与人群

  年龄是影响广场舞人群参与动机的最重要因素。调查研究表明, 中老年人参与广场舞的人数比年轻人所占比重大。因为, 年轻人群参与休闲运动主要以健身为目的, 而中老年人群参与社会活动主要是为了追求自我成就、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参与广场舞的主力军是中老年人群。从人的生理特点来分析, 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和善于交流, 更渴望表达自己的情感, 所以,社会需求动机提高了女性参与广场舞的动机强度。相关数据表明, 参与广场舞的人群中, 女性占9 4。5% , 是广场舞的主力军。其次, 广场舞具备满足生理内在需求动机、社会需求动机、生物需求动机的多个特点,区别于多数体育运动, 同时, 其参与动机也造就了广场舞这个休闲体育项目, 使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也成为了一种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

  3。2人群参与动机影响项目发展

  目前绝大多数广场舞曲目都是以中老年人喜爱的民族歌曲、革命歌曲和反映中老年人青年时代的歌曲为主, 符合心理学中内心表达与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相适应的特点, 满足了中老年人参与广场舞的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使得中老年人在广场舞活动中能够体验到乐趣。但是, 由于广场舞参与人群、曲目、舞种的种类单一, 功能性发展不平衡, 缺乏时尚性和观赏性, 产生了让其他人群不想参与到广场舞当中的缺乏性动机。近年来, 由于“ 扰民广场舞” 己被“ 广场大妈舞” 取代, 使得广场舞不单是一个全民健身项目, 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 人们对于广场舞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褒贬不一。通过对普通民众喜爱广场舞的调查数据显示, 26。8% 的人表示非常喜欢, 3 8。7 % 的人表示喜欢, 1 2。3% 的人表示感觉一般,2 2。2% 的人表示反感。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是喜欢广场舞的, 年龄主要集中在3 6一6 5 岁。但是人们也要注意这2。2 %表示反感广场舞的人群, 是因为广场舞的扰民事件, 一时间使得“ 广场舞” “ 广场大妈” 成为报纸、新闻、媒体、小品甚至是相声的热门话题或调侃对象, 让一些人对广场舞产生了“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产生的强烈影响。这样负面的“ 近因效应” , 对广场舞的推广和发展造成了阻碍, 也凸显了满足动机需求直接影响参与人群的潜在问题。

  4 从动机思广场舞的发展

  动机是由需求构成, 广场舞的功能刚好满足各年龄、各性别人群的需求。但广场舞却具有曲目风格与曲目健身强度可选择的单一性、曲目时尚流行度的缺乏性和审美情趣的偏离性等弊端。所以, 如何创造和增强参与者的驱力和诱因, 是广场舞持续健康发展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办法主要为:

  ( 1 ) 以广场舞生物性需求为基础, 开发参与广场舞的内部动机, 以广场舞社会性需求为基础, 开发参与广场舞的外部动机, 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增加其参与度。

  (2 ) 消除“ 扰民广场舞” 这一错位定义所带来的缺乏性动机, 要利用广场舞易学、易开展、易推广的休闲体育项目优势, 大力发掘广场舞的自我效能效应。

  ( 3 ) 在利用广场舞的自我效能效应的同时, 开发广场舞舞曲、舞风、舞种、舞步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以促进广场舞的丰富性动机。肢体语言是一种交流方式, 人们参与广场舞潜意识动机也是为了满足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 广场舞要紧抓住肢体语言的特性, 打破语言障碍, 利用肢体语言这一全球通用语言, 打开国与国、州与州, 不同人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交流之门, 朝着参与人群年轻化、地域国际化、舞种多元化、舞风时尚化、功能多样化、健身强度可选择化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 广场舞的普及性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播, 在传播中流行, 在流行中继承,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发展、不断传播、不断流行。

【讨论休闲体育大环境下广场舞参与人群的动机及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广场舞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论文01-15

小议体育锻炼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论文10-15

浅论休闲娱乐体育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育论文02-21

关于高校体育与休闲体育的论文11-10

论专科类大学生体育休闲活动参与特征及影响因素10-05

休闲小广场07-01

探究生活形态对大学生体育休闲认知的影响论文07-03

泰安市市民体育参与动机与对策分析10-10

高校中的休闲体育运行论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