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时间:2023-04-30 11:42:19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用题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由于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推动,能根 据既定的目的任务,展开主动的、独创的思维活动,通过一定的思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直觉和逻辑,对已 有的知识、经验,以渐进的或突发的、辐射的或凝聚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设想、新观念 、新成果。

应用题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小学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应用题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数学 中的各种知识。解应用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 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或做法。创造性思 维和发散性思维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思维的创造性更多的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反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要精心设计和充分运用“发散点”,为学生的思维发散提供情景、条件和机会。

    一.概念和语言发散

    同一个概念或问题,在不同的题目中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如“平均数”这一概念,在简单应用题中 称它为每份数;在平均数应用题中称它为平均数;在归一应用题中称它为单一量。通过这样的发散,使学生巩 固了已有的知识,并揭示出了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多举实例说出属于某一概念外延的事物。如让学生说出属于除法的简单应用题有:等分除法;包含 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其中,等分除法是已知总数与份数 ,求每份数;包含除法是已知总数与每份数,求份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已知两个数,求倍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和这个数的几倍数,求这个数。通过这种发散训练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除法应用题,由部分扩展到了全体。

    二.条件和问题发散

    让学生设想出达到要求的各种条件。如要求“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学生根据问题, 思考要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汽车行的路程和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路程÷时间”可以求得速度。这 种发散训练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设想出根据条件可以求解的各种问题。

    例如:要修240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余下的要8天修完。根据这些条件,可让学生 想出可以解答的问题:

    ①剩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②剩下的平均每天比原来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

    ③剩下的平均每天比原来的工效提高了百分之几?

    ④全程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地变化问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思路和方法发散

    让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根据所给条件,突破固有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定势,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

   

[1] [2] 

【应用题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培养04-30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04-29

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05-02

在英语教学中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04-27

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05-02

专业教学中艺术思维训练的重要性04-29

学生英语学习中发散性思维激发04-28

浅谈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04-29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04-26

写作教学中的联想思维训练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