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论析

时间:2023-04-30 11:26:45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论析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有关论述比比皆是。仔细研读,发现绝大部分文章均有一种倾向,只要提及创造思维,无不批判定势思维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无不强调克服和消除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而对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一般都是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对加强双基的教学有一定的危害性。究其原因,是对定势思维的内涵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论析

一、定势思维的内涵及创造思维的形成

1.定势思维的内涵及在教学中的表现定势是有机体的一种暂时状态。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具体地,定势思维主要有3种特性及表现方式。

①趋向性。思维者具有力求将各种各样问题情境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的趋向,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如学习立体几何,应强调其解题的基本思路: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②常规性。要求学生掌握常规的解题思想方法,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学因式分解,必须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常规的方法。

③程序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符合规范化要求。如证几何题,怎样画图、怎样叙述、如何讨论、格式摆布,甚至如何使用“因为、所以、那么、则、即、故”等符号,都要求清清楚楚、步步有据、格式合理,否则就乱套。

定势思维通常有两种形式:适合定势思维和错觉定势思维。前者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在条件不变时,能迅速地感知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后者是指人们由于意识不清或精神活动障碍,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感知错误,作出错误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定势思维,防止学生形成错觉定势思维。

2.创造思维的形成过程

创造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思维的产生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经历4个阶段。①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资料和有关信息

[1] [2] [3] 

【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论析】相关文章:

试论数学中的定势思维与反定势思维04-28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定势05-02

论创造思维的培养04-30

尴尬的思维定势04-29

论思维定势与人类认识的发展04-30

浅谈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04-29

2015考研数学 常见的数学思维定势04-29

论创造性思维04-27

创造性思维与其他思维形式的关系04-27

在翻译教学中减少学生思维定势负影响的对策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