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变更问题提法 营造创新环境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绝不能作为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长期以来,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因此,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要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要为了学生用好“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材”。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新课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片断】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学生:“怎么没有问题?”
师:“谁能通过计算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怎样?”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想发言。
林夏涵:12÷14= 〈 1(“1”代表实际造林公顷数)
由此可见造林任务完成得不错。
陈泽:14-12=2(公顷)造林任务完成得挺好。
刘必贤:14>12 造林任务完成得好。
杨逸:14÷12≈1.167=116.7%
116.7%-1=16.7%
造林任务完成得很好。
师:现在咱们来听听杨逸同学的想法,好吗?
杨逸: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先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所 求的百分数减去1求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我听到这,随即把问题补充上去就成了课本上的例题3,并由此引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
“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话音刚落,学生中又有人举起了手。
张鑫:这题还能这样做,先求多的公顷数,再求多了百分之几。列式如下:
(14-12)÷12= ≈16.7%
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是聪明,不但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造林任务完成得很好,而且能有不同的解法。
杨逸:庄老师,我还有其他解法。
听她这么说,我作出一副很惊讶的样子回答说:“是吗?那就说说看吧!”
杨逸:12÷14= ≈0.857=85.7%
1-85.7%=14.3%
班上一阵喧哗,传出“不对啊,结果不一样”的声音。
学生中立即就有人反对,结果不同,杨逸显然不对。
师反问:为什么?你能说出道理吗?
林夏涵:杨逸这样做是把实际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而刚才的问题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
接着我顺水推舟。
师:如果是杨逸同学这样列式的话,问题应该怎样提?
林夏涵:问题应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其他同学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
【反思】
1、营造创新环境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开放性问题产生了,一个与“问题解决”教学要求相符的探索性问题便设计出来了,也就是这样小小的一改,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创新环境,教学过程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可以自由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有旧知的回顾与应用、有新知的猜想与探索,教师一没有“牵牛”,二没有“放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2、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可见在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大前提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同样是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相当好”,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我们更应该珍视。
3、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整个过程我的言语不多,遇到问题能让学生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
[1] [2]
【变更问题提法 营造创新环境】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合理吗?04-27
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04-28
县级环境监测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的思路05-02
营造良好的供用电环境04-28
营造农业保险的政策环境04-28
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支持陇南经济发展--对陇南地区信用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04-29
中关村:营造人才信用环境04-28
如何营造孩子良好的饮食环境05-01
社会环境与品牌氛围的营造04-30
问题:科学创新的起点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