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营造积极参与氛围 为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学习不应被动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得主动轻松,才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应用题教学更是如此,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我们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一、创设应用情境,营造积极参与氛围。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样便能使学生自主地调动出内部的东西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对问题深入地理解。 比如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设计了一道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开放题:
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950人,教师27人。影剧院售票处写着:
今日放映 《宇宙与人》
成人票: 每张8元
学生票: 每张4元
团体票: 每张6元
(30人或3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
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有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力求找到最佳方案。
以下是 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1:8×9+4×161=716(元)
方法2:(9+161)×6=1020(元)
方法3:从学生人数中拿出1人,和教师组成一个团体。
10×6+160×4= 700(元)
……
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每位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 学有价值,才能学得既主动又轻松。
教学时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编应用题。如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 “做数学”。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六年制第九册教材第45页,应用题例1是这样的: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这类应用题枯燥得很,离学生比较远,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学不好这类应用题。不如改变一下应用题呈现的方式:
(1)课件展示情境。
客户:周厂长,你好!我们订做的660套衣服,生产得怎么样了?
厂长: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
客户:我们等着要货,你们3天之内能完成了吗?
厂长:能。
(2)师:同学们!你们根据厂长、客户提供的信息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以上出示的例1。
(3)师:你们会解答吗?如果不会,可以小组讨论。
……
这种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两大方面,将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巧妙地把应用题变为对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也为他们以后到社会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打好基础。
三、重视应用题的形成过程,为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
应用题具有抽象性,有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造成解题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重视应用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轻松掌握解题方法。
以下是“归一应用题”的教学片断:
师:如果现在要求大家很快地测算出全班20个同学在1分钟内大约一共能踢多少个毽子,你们准备
[1] [2]
【营造积极参与氛围 为自主探索创造条件】相关文章:
营造节前氛围的简报03-17
漫谈园林人文氛围营造05-01
低调奢华的空间氛围营造04-30
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04-2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04-29
国庆氛围营造的简报(精选5篇)09-23
营造节前氛围的简报(10篇)03-17
营造和谐美满的夫妻氛围04-28
社会环境与品牌氛围的营造04-30
营造国庆氛围的简报(通用12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