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这样教应用题使学生提高解题的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可算是各个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各个执教者都有一套突破这一难点的教学方法吧!
我认为解答应用题,要从理解“应用”入手,因为所谓应用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计数问题,如果能把思维注意到实践应用中去思考,题目的抽象性就降低多了。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两点做法:
一、从直观引导中理解题意。
在教有关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应用题时,学生由于对空间想象思维比较缺乏,对于应用题中给出的有关条件,就较难与有关的几何形体的状况联系起来,造成解答上遇到困难。根据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采取从直观理解题意的方式。例如,教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段之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的铁罐、纸张等学具,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张能围住长方体或圆柱体侧面的纸张,再计算这张纸的面积。学生通过动手做,动脑计算,很快就知道:这张围住侧面的纸张面积,使用底面周长×高算得的,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只要题目给出的条件能计算底面周长,又知道高是多少,就可以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或表面积是多少了( 即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通过这样让学生边做,边讨论的直观引导,学生还得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另一个结论:长方体的表面积=底面积×高 + 2 ×底面。这一结论虽然没有教科书介绍的结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这样规范,但总算是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后理解发现的 ,在解题时,学生会自然地运用上,并逐渐把思维向规范公式迁移,把有关求表面积的应用题较易地解答出来。
二、从实践引导理解题意。
在教用钱买东西这一类应用题时,学生往往会被题目中的数字所迷惑,脱离实际去想,把题目解得一塌糊涂。其实用钱买东西,很小的小朋友都知道买完东西后,售货员有没有计错数,有没有找错钱了。但当把这一幕买东西的情景叙述成应用题时,学生就会用另一种思维去想问题了,往往会完全脱离买东西这一现实经过的情景,只是用题目中的数字在脑海里打圈圈。
如果能把实际情景与应用题叙述的情景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把应用题解答出来。例如,第四册数学中有这样一类题目:小诗拿5元去1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钢笔2元一支,练习本3角一本,售货应找回多少钱?
此题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看题目就感到难做。但我讲课前,布置学生用5元把题目中的文具买回学校用,在讲课时结合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会把实际情景与题目叙述的情景联系起来想,他们会知道“1”支钢笔的“1”字不需要列入算式计算,这时学生就比较容易地把题目解答出来:3×5=15角=1元5角(买练习本用的钱),2元+1元5角=3元5角(买钢笔和买练习本总共用的钱),5元—3元5角=1元5角(售货员应找回的钱)。
通过引导学生把应用题的情景思维注意到实践中思考,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就顺利得多了。
【这样教应用题使学生提高解题的素质】相关文章:
注重解题反思提高解题能力05-02
如何提高解题效率04-29
注重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素质04-29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之我见04-29
注重解题反思提高创造能力04-27
应用题可以这样复习04-26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素质05-0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题研究方案04-30
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04-29
2015考研数学 提高综合分析解题能力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