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生物双微整合教学的尝试与思考论文
“双微整合”教学模式是微机辅助教学(CAI)和微型化学实验(M.L)这两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共同使用,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有机整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用于相关学科教学具有独特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高中生物“双微整合”教学的意义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知识点及其联系都和实验密不可分,都需要用实验来说明、论述和验证,需要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实验,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体验实际生活、生产实例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并且,生动的实验结果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M.L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它在全国近千所大中小学化学教学领域普遍推广,并已向生物、科学等学科渗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的明显优点是:学生动手机会多;实验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许多器材可就地取材,节省经费;明显减少环境污染。这使得一些演示实验经重新设计可以成为人人动手的学生实验,将实验器材、药品带出课堂进行实地研究也成为可能。这有利于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由形象认知转化为抽象认知,并由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还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然而,在教学中还有许多无法进行实验,教师难以教、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如现行高中教材一开始就进入细胞结构教学,学生对细胞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显微结构图硬记。再如DNA分子结构、基因重组、基因变异、遗传规律等微观知识,还有生物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宏观知识等,教师都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诠释。CAI对此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CAI虽然不能替代生动直观的实验,但对于辅助实验分析以及实验以外其他内容的教学却有着独特的作用。利用计算机的文字编辑、数据处理、图文组合处理、动画制作等功能以及多媒体、大容量等优点,制作课件在课堂上辅助使用,能增大教学密度,简化教学程序,有利于教学反馈。同时,学生视、听、触多种感官并用,能激发学习兴趣,使获得的信息相互贯通,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因而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建构和巩固知识方面都有强大的优势。
将“双微整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能明显地增强教学效果,是一种切合教学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双微整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双微整合”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充分利用M.L和CAI两种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尽快牢固地建构知识。如“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教学,就可以进行“双微整合”教学。由于实验所用的洋葱要求根尖只有2-3mm长,而常规实验是放在表面器中进行的,这么小的洋葱根尖放入后几乎很难找到。我们就利用杭州师范学院生产的微型仪器6孔井穴板,学生可以人手一套开展实验。而6孔井穴板每孔容积只有5mL,因此只要用1mL10%的稀盐酸解离即可。50mL10%的稀盐酸,就能让一个班人人都做一次这个实验。井穴板的几个孔可分别用于解离、漂洗、染色等,既方便又节约器材、药品。学生实验后,再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丝分裂的动画描述过程,并在每一分裂期的前、中、后、末期“定格”。动画显示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时间关系,显示有丝分裂期细胞变化的照片,学生将实验所得参照动画描述进行思考,有丝分裂这一重要概念自然而然地深深印在脑海中,从而牢固地建构起什么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等知识。
2.“双微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DNA分子结构的教学中,先用课件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动画以及碱基配对的图文,然后让学生每两人一组制作双螺旋结构模型:用各种颜色的塑料垫板剪成磷酸、核糖以及各种碱基的形状,用订书钉连接起两条核苷酸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连成双链,然后反向旋转即成双螺旋结构。再用课件展示科学家华生和克里克的生平事迹。这样理论学习、实践和了解相关生物史相结合,对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很有效果。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先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原理,突出各因素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各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片研磨过滤液易挥发,一次配制供几个班级先后实验会影响实验效果。对此,可将叶绿素过滤液吸入多用滴管中(代替小试管)予以保存。如果将多用滴管的一端拉尖,并制作密封帽使拉尖一端加帽能够密封,则可起到一管多用的效果:盖上密封帽保存过滤液,打开则可代替毛细吸管在滤纸上画滤液的细线。拉尖、密封帽制作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学生手、眼、脑等各种感官齐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发展,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
3.“双微”互补,促进学生智能的开发
M.L和CAI这两种教学手段各有所长,也都存在不足之处,如果充分利用一方的长处弥补对方的不足,则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促进学生智能的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了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每人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球。同学们兴趣很浓,想出了各种办法。他们有的用透明可乐瓶,有的用废旧的圆底烧瓶,也有的用透明的玻璃瓶,装上水和少量泥沙,又装入水草等“生产者”和一些“消费者”。尤其是“消费者”,真是五花八门,有小鱼、小泥鳅、小虾、小蟹、小螺蛳、小河蚌等。有的学生还制作了好几个,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对照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展示自制的介绍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多媒体课件,用动画表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以及物质循环、能源流动等规律。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确保了他们扎实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中,结合我县生态立县的目标,我们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各种切合实际的课题研究。他们带上微型仪器,进行《西苕溪源头水源污染的调查研究》,实地检测水源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并带回水样在实验室镜检,写出镜检报告,提出整改措施。此活动获得了湖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二等奖。
实践表明,“双微整合”推动了生物教学的改革,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平台,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时空,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高中生物双微整合教学的尝试与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思考与整合论文(精选8篇)05-01
课程整合引发的教学革命与思考04-30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论文05-01
京剧进课堂的有益尝试与思考论文04-30
双改双写──生字教学的新尝试04-30
小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尝试05-01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05-01
关于园本教学研修的思考与尝试04-29
整合分数应用题教学 论文04-30
对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