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都将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必须培养有创造精神、有个性的人,那么如何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乙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 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科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知识形式的过程中去,使他们不仅仅看到了结论本身,重要的是看到了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如教《电磁铁》一课时,当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时,沿着什·么方向(/,匝时针还是逆时针)绕线圈教师并没有死规定,只要始终顺着一个方向绕即可,这样当各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后发现他们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有的钉帽一端是南极,钉尖一端是北极,有的则相反时,就会感到非常惊奇,产生疑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研究出结论。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让学生勤动手,发挥主体作用。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总想理明白,做什么都想亲自试试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
首先自然课中一些实验和观察材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准备。如一年级各种各样的叶、砂和粘土、各种各样的种子、石头等让学生亲自采摘搜集。二年级的蚂蚁、蟋蟀、蜗牛、六年级的蚯蚓让学生亲自捕捉。五年级《热辐射》一课要求用黑、白纸做的手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六年级讲《植物和环境》一课时提前10天让学生栽种两盆绿豆苗,并让它们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有阳光和没阳光)。要求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学生在做这些准备工作的过程中会亲启面对许多课本知识以外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从而学到很多新知识,既长了见识,又锻炼了手、脑,提高了能力。
其次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和实验。
单纯教师一个人边讲边做地忙活,学生只是干巴巴地听着、看着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印象不深,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只告诉学生去干什么,而不告诉学生怎么干,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
[1] [2]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4-30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4-30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04-27
[初中化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4-30
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04-30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30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9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9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