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戏妻”的故事演变与不同时代的文人心态

时间:2023-04-28 08:58:01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胡戏妻”的故事演变与不同时代的文人心态

作者简介:王菊艳(1963 - ),女,黑龙江拜泉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龚莉(1987- ),女,江苏太仓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学生。

“秋胡戏妻”的故事演变与不同时代的文人心态

    “秋胡戏妻”的故事演变与不同时代的文人心态

王菊艳,龚 莉(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 要:“秋胡戏妻”故事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反映了文人的不同心态。在汉代是以倡导孝义的谏书存在;魏晋时期是文人矛盾心态的产物;唐宋时期,既是规范妇德的教本,也体现了闺怨的思想;元杂剧创造了富于个性的女性形象罗梅英:个性泼辣,语言锋利而幽默,影响较大,反映了文人的进步心态;明代则体现了传统妇德的再次回归。

     关键词:秋胡戏妻;故事演变;文人心态

    中图分类号: I207·4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6781(2010)05-0131-06

    Evolution of the Story“Q iuhu Teasing H isW ife”and the Scholars'M entality in D ifferentAgesWANG Ju-yan,GONG Li(Humanity Schoo,l Changshu Institute ofTechnology, Changshu, Jiangsu 215500)Abstract:The story“Qiuhu TeasingHisW ife”evolved three versions in history. They reflect the differentmen-talities of literat.i During theHanDynasty, existing in Expostulation, itadvocated FilialPiety and Loyalism. The storyin theWei and Jin Dynasty was the product of literary ambivalence.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was anormative textbook of feminine virtue, and also reflected the BoudoirBlues. TheYuanDrama created a rich personalityimage ofwomen named LuoMeiying, whowas forcefu,l humorous and keen inwords, whichmarked a greatadvancingstep of the scholars’mentality. The story inMingDynasty shows the return of the advocation of traditional feminine vir-tue.

    Key words:Qiuhu TeasingHisW ife; story evolution; literatimentality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经过不同时代文人的加工改编,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念与心态。其中“秋胡戏妻”就是一个典范。

    古代养蚕业比较发达,妇女们在桑间劳作成为古代的美景之一,桑间故事大多为男子追求采桑女。而文人在这一类母题中钟情于“秋胡戏妻”的故事,是因为秋胡调戏的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妻子,这就使桑间男女相爱幽会的浪漫转变成了夫妻间伦理爱情的冲突。文人对这种戏剧冲突的看法不同,直接导致“秋胡戏妻”故事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一、汉魏六朝时期的秋胡故事与文人心态

“秋胡戏妻”故事的发生地是在山东,具体文本在西汉成帝时产生,首次记载秋胡故事的文献为刘向所编纂的《列女传》。下面,我们将汉魏六朝时期的这一故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

    (一)汉代:倡导孝义的传记

    汉代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实现,使政治治理相对稳定,统治者加强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宣传教化工作。刘向在《列女传》卷五《鲁秋洁妇》记载了这个故事,写秋胡与妻子新婚5天就“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看到采桑女子,先以语言引诱,又要送她金子,被女子断然拒绝,之后的描写是:至家,奉金遗母,使人唤妇至,乃向采桑者也,秋胡子惭。妇曰:“子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当所悦驰骤,扬尘疾至。今也,乃悦路傍妇人,下子之装,以金予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泆,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夫事亲不孝,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则治官不理。孝义并亡,必不遂矣。妾不忍见,子改娶矣,妾亦不嫁。”遂去而东走,投河而死。

    秋胡妻对他的“不孝” “好色”十分失望,点明了秋胡妻“洁妇”的身份,她强调自己没有“淫泆之志”,不为金钱所诱,明确表示“不嫁”,希望他改娶别人。她勤劳而坚强,聪明而刚烈,因秋胡的不孝不义,投河而亡。《列女传》对秋胡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他沾染上了士大夫的功利之心,有攀附权贵的倾向。作者用“秋胡子惭”为秋胡开脱,并不能说明其有改过之心。

    从上例可知当时汉代文人的心态。

    1.弘扬儒家的忠孝节烈观念

    从刘向对秋胡妻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汉代忠孝节烈观念深入人心。根据有关学者研究我们得知,汉代的女子是可以改嫁的,她们在婚嫁方面都有较大的自由。《鲁秋洁妇》中的秋胡妻也说过“吾亦不改嫁”,可见是她自己放弃改嫁的机会而选择死亡。这样的安排能够加强故事的冲突性,并凸显秋胡妻刚烈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刘向身为男性,不希望女子再嫁的隐晦思想。

    2.赞美秋胡妻的美好情操

    刘向塑造的秋胡妻守孝道,重贞节,勤劳朴实,并且有一定的识见,对这些美好情操,作者是持赞美的态度。虽然没有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个性也不够鲜明,但秋胡妻的种种表现宣扬了当时的道德观念,刘向赞美的也是当时男性心中的妇德典范。

    3.成为劝戒天子的谏书

    刘向生活在西汉成帝时代,当时汉成帝“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刘向认为妇德的善恶会影响家国风气,所以他编著的《列女传》主要是为了“戒天子”。《列女传》可以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谏书,带有封建伦理的说教意味,劝戒天子约束后宫女子,秋胡妻是刘向树立的“洁妇”形象之一,是后宫女子效仿的榜样。

    (二)魏晋:反映文人矛盾心态的诗歌

魏晋时期描写秋胡故事的诗篇,当属傅玄的两首诗歌《秋胡行》。西晋政权建立后,儒学重新确立了它的权威地位,其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傅玄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心态。

    1.匡复儒学礼教的思想

    西晋文人傅玄的《秋胡行》,其中一首这样写道:秋胡子,娶妇三日,会行仕宦。既享显爵,保兹德音。以禄颐亲,韫此黄金。覩一好妇,采桑路傍。遂下黄金,诱以逢卿。玉磨逾洁,兰动弥馨。源流洁清,水无浊波。奈何秋胡,中道怀邪。美此节妇,高行巍峩。哀哉可愍,自投长河。[1]傅玄没有改变原故事的情节,他主要是在诗中强调了道德伦理的观念,赞美秋胡妻高洁的气节,用清洁的河水、巍峨的高山比喻其美好品德,对秋胡妻的投河行为表示哀悼与可惜,对秋胡表示失望。由此可见傅玄很佩服秋胡妻坚守儒教思想的做法。

    2.倡导世人重视生命

    魏晋时期的文人开始珍爱生命,傅玄的诗歌虽仍是力图倡导儒家礼教,但诗歌的侧重点已经从伦理道德转向哀婉历史故事的述说。傅玄的另一首《秋胡行》(又作《和班氏诗》)就体现了当时诗人的这种矛盾心态: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罗衣翳玉体,回目流采章。君子倦仕归,车马如龙骧。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

    这几句诗描写了秋胡妻日常劳作的美态与思念夫君的忧伤,有汉末文人诗歌《古诗十九首》的韵味,傅玄想要表达的是秋胡妻忠实于爱情的思想。其特别之处是结尾的两句议论:“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认为她太刚烈,这批评中有对秋胡妻寻死的惋惜,希望她珍视生命,又认为女子应顺从、原谅丈夫。

    描述秋胡故事的晋代文本还有葛洪的《西京杂记》: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于今日也。”采桑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曰:“行采桑于郊,未返。”既归还,乃向所挑之妇也,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2]葛洪没有更改故事的基本情节,只是秋胡妻在拒绝秋胡时少了儒家礼教的口吻,末尾处还增加了一句“夫妻并惭”,这句话粗看是作者无心的一笔,其实很微妙,秋胡惭愧的是没有认出自己的妻子,葛洪似乎在为其不义行为开脱,以这种方法缓解人们对秋胡的厌恶,结尾处秋胡妻的死显得牵强。

中国大学网 www.unjs.com

【“秋胡戏妻”的故事演变与不同时代的文人心态】相关文章: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03-25

汉字的演变过程小故事03-10

不做时代的观戏人作文600字11-27

秋的故事作文01-10

传统南戏正字戏10-30

忆妻的作文09-12

《与妻书》原文04-20

胡山人,胡山人张籍,胡山人的意思,胡山人赏析 -诗词大全03-13

不同时代的中秋节古诗词09-23

秋的故事作文(精选15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