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时间:2023-05-01 06:55:24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兼论其对中国当代殡葬改革的作用

【文传浩 云南大学生态学硕士 】 【周 鸿 云南大学生物系人类生态学教授】

一 引言

风水观(术)理论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在当今工业文明社会,因其不符合机械因果论曾被斥为迷信,为众多学者所不能接受。作为关于"环境选择"的风水理论,实质是关于阳宅住居和阴宅卜葬的环境生态学,因其植根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之中,在阴阳宅环境选择上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东南亚、日本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也因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风水观(术)在这些社区也一直非常流行,经商、置产、卜葬等几乎都离不开风水术[9]。

由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剧增并呈老龄化老龄化趋势发展,加上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使得一些地区殡葬中出现死人与活人争"生存环境"的尴尬局面。对于近13亿人口的中国,以及注重生也注重死、注重阴阳宅风水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近2000年的风水文化对殡葬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如何剔除中国风水文化糟粕并发扬其精华,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使我国殡葬完全推行火葬,对骨灰盒的处置做到既不占用土地面积,同时又能开辟新的风景区及旅游景点,重塑城市的绿色氛围,又使生者对死者寄托哀思,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 风水观(术)概念及其思想起源

风水观(术),又称"堪舆术",是中国先民对生存及死后"栖息"环境条件的选择。中国古代的"风水"思想是在选择生活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景观评价系统。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风"和"水"的结合,就形成万象滋生、生物繁衍的环境。从古到今,人们把兴旺发财、多子多孙的吉凶与风水好坏联系起来。风水思想不是古人凭空所造,风水术的产生受到中国原始文化和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后学者们自然哲学思想的综合影响,其中下面两种观念影响最深[5]:

1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儒道两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回答。它虽由汉代董仲舒完整提出?quot;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但它最初孕育于《周易》及儒家的生态思想并在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得到发展完善。"天人合一"在《周易》中是以"与天地合其德"的理想来表达的。《周易》的六十四卦象整体循环象征了宇宙一切自然现象、生物和人事的变化过程。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人、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回静……"(《老子》第五十一章等))。他认为人和自然都遵循着道所固有的运动规律,而道本身的运动规律?quot;周行"、"复命",即循环演化。庄子认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于!"(《庄子·秋水》)意思是"自然是内在的本质,人为是显露于外的东西,高尚的道德就在于顺应自然",因而人们不应为了追逐虚名而毁灭自然的事物,而应遵循自然规律,懂得人的行为所止的界限,格守自然之本性而不迷失,以求"返朴归真"[2,7]。老子与庄子都非常强调作为自我循环的自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协调、稳定与和谐,主张把自然界的这种天然状况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他们反复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遵从天道,顺应自然?导?尬??拍"无为而无所不为"。因此风水观(术)继承了上述"天、地、人、生各大系统自我循环、协调稳定"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人地关系上,风水思想又不同于"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点,风水思想追求人、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并认为和谐是达到幸运和富裕的康庄之路[10]。

2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

风水术思想另一重要思想根源在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原始风水思想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结合而成。阴和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生物生长、人类自我繁衍、森林的生长、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等这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现象都是阴阳结合的结果。阴阳结合的场所是生气聚集之处,也就是"风水宝地",有了阴阳也就有了生命,它是世界开始的本源,阴和阳的关系并非"矛"与"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助,相依为命的共存的关系,是世间的根本关系。

《周易》的卦术中认为阴阳两极的流动形成自然循环流转,这一思想具

[1] [2] [3] [4]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相关文章: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04-27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影响和促进04-27

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04-29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04-27

论马丁·路德对德国文化的影响05-02

论金代女真族文化对汉族的影响04-27

论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对教学的影响05-02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特征04-27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04-28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