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简论禅定在佛教道德修养中的意义
一
佛教的修持论集中在“道谛”,主要是戒定慧三学,戒重修身,定重净心,慧重断惑,三者分别阐发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道德认识等方面的修养方法。
定,又称禅定。禅又作禅那,意译为静虑、思维修,意为寂静省虑,指使心意、精神专注于某一对象,达到物我两忘,极度寂静的状况,专心一意地观想佛相佛理。定,梵文音译为三摩地、三昧,意为令心意专注于某一对象而不散乱,从而达到寂然虚静的状态,不为任何外境迁移、散乱。禅定也称为止,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使精神专注于一境。
禅定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是佛教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中国佛教极为重视禅,唐代时甚至形成了以禅名宗的教派。对于定的内涵与功效,佛教有多种解释:一为等引,等即远离心的浮沈,保持平衡,不为物迁,达到身心和谐安逸的状况;引为由自力引起(发生功德),修习此定,可以远离无量诸烦恼,引发胜圆妙功德。二为等持,即平等摄持。修习此定,可以使心意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保持心的虚寂。三为等至,修习此定,则正受现前,当下明心,大放光明,快捷殊胜,能够处于染境而不染,不会再发生退转,即已经达到身心意平等。四为静虑,即澄神审虑,专思寂想,镇静念虑,达到心意空寂的状况。五为心一境性,指摄心于一境,不为物迁,自觉策励正勤,修习不怠,即将心集中、专注于某一对象,它是定的自性。六为止、正受,指止息诸根恶所有不善法,能够除灭一切散乱烦恼,即远离邪念妄想,止心于寂静之境。七为现法乐住,指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俱寂,当下获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即在现世中经由净定、无漏定等享受定的法乐。概而言之,定就是排除一切外物、妄想的干扰,通过专注于一境,保持和恢复心性绝对寂静的本来状况,以便一心一意观想佛法,觉悟真如。从伦理学上说,就是保持本性的纯洁,锻炼坚定的道德意志,不为物欲、惑见所动。
依定的形成途径,可分为生得定与修得定。生得定指生于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因为前世修善的业力,自然获得的静定。修得定指生于欲界的众生,通过后天努力修行所获得的静定。前者属先天之定,佛教谈论最多的是后天修得之定,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指后天之定。
依照定的内容以及修行的阶段,佛教又把定分为有心定与无心定两大类。有心定包括四静虑与四无色定。四静虑指静虑的四个阶段或层次,分别灭除语言、忧、苦、喜、乐等一切因物境而生的思虑。四无色定即指四种灭除了各种有对之色想、入无边之空想的空无边处定,舍外空缘、唯缘内心识、入于无边识行的识无边处定,灭除识想、作无所有之行相的无所有处定和离舍无所有之行相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描述了心意寂静的四种不同层次和境界,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最高,但此定虽非想,非非想,毕竟还有所想(尽管极细微),尚未达到绝对空寂,故称为无色而有心。
而无心定是分为无想定和灭尽定,属于灭除心、心所之定,不仅灭除了物境,而且心本身也达到了空寂。但是,佛教又指出,无想定是凡夫及外道误认为无想(没有思想)状态就是涅槃而修习的禅定,它对物我的本质均不理会,缺乏真实的把握,至多能够做到心如死灰,形如枯木,不能了悟真实自性。灭尽定则是将定的境界规定的无余涅槃,空寂一切内外之境,既非非想,也非无想的绝对寂静之定。
定是心意的空寂状态,也是道德精神的境界,佛教称之为“心住”,共有九种心住:一为内住,即当思绪散乱、物欲纷杂时,使思虑高度专注于一境,远离内息散乱。二为等住,即约束心意的野马奔腾,使心意安息。三为安住,即远离一切思虑散乱与物欲烦扰,把思虑由专注于外境转向专注于内境,于自心中安住。四为近住,即当心安置于内境后,以数数使心亲近念住。它相当于数息禅。五为调顺住,即调伏安住内境的心意,不使之流散。六为寂静住,即能够认识到恶寻思和随烦恼的危害,从而自觉将心摄制。七为降伏住,即在寂静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制伏、灭除由失念而引起的恶寻思与随烦恼。八为功用住,即由于努力修持的功力而使得已经获得的定力绵绵相续不间断。九为任运住,即因为无量修习的因缘,成就不借功力而使得定心自然转续不断。这九种心住实际上描述了从克制自心欲望,不为外物所诱直到精神绝对自由的九种不同的道德精神境界。
佛教认为,除少数人因前世造善的业力
[1] [2] [3] [4] [5]
【简论禅定在佛教道德修养中的意义】相关文章:
佛教的特质与现代意义04-28
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04-30
生活中的佛教用语04-27
戒律在云南佛教中的实施04-29
简论陈省身猜想及其意义04-27
简论明代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04-26
传统佛教文化中的女性04-30
藏传佛教无我论及其现代意义05-02
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