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
自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现代国际关系以来,国际政治的性质一直未发 生根本变化。国际政治依然是一个由主权国家构成的自助体系,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 国之上的统治权威。在这样一个无政府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国应如何确保自身的独立 、安全和生存呢?国际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对此现实主义学派内部产生了持续 不断的激烈理论争论,了解这场目前仍在持续的理论争论无疑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 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现实。一、制衡还是追随:理论争论
这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仍在持续的理论争论主要有两大派。一派认为,国家在面 临威胁或它国权力的急剧增长时,将采取制衡(balancing)行为,以化解威胁或未雨绸 缪,制衡是国际政治行为的根本特征。持此观点的以结构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思·沃尔兹 以及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M.Walt)等为主要代表。另一派则 认为,国家在面临威胁或它国权力的急剧增长时并非总是采取制衡行为,从历史上来看 ,追随(bandwagoning)而非制衡才是更为常见的国家行为。持此观点的主要包括俄亥俄 州大学政治系教师兰德尔·施韦勒(Randall L.Schweller)、伊利诺斯大学历史和政治 学系学者保罗·施罗德(Paul Schroed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罗伯特·鲍 威尔(Robert Powell)以及芝加哥大学政治学 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 er)等。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中,每当某 一国的权力增长可能危及整个体系的权力 平衡时,其他国家就会单独或联合起来共同对 付该国,制衡该国的霸权企图,其结果是 均势(halance of power)一再出现。(注:[美 ]肯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 ,胡少华、王红缨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1992年版,第155页。)之所以会出现这 种情况,沃尔兹指出,主要归因于国际政治的 无政府状态。与大体上井然有序的国内政 治不同,国际政治是一个无政府的舞台,缺乏 一个统一的权威。由于不存在一个超国家 的机构可以权威性地提供安全等“公共物品” ,各国必须自助,以满足自身的安全和生 存需要。这意味着,一方面国家必须通过内部 努力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另一方面还得时 时提防它国的权力增长。当自身的权力不足以 制衡它国权力的过快增长或霸权图谋时, 就会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之加以遏制。沃尔兹 指出,不管各国追求何种目标,也不管决 策者的意图如何,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均势就 会一再出现:(1)秩序是无政府状态;(2) 秩序下居住着希望生存的单元。(注:[美]肯 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胡 少华、王红缨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 92年版,第145页。)
从这一均势理论中,沃尔兹还引申出关于国家行为倾向的理论命题,即国家在面临它 国权力的急剧增长或霸权企图时,会进行制衡而不是追随,制衡是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行 为的主要特征。他将制衡定义为“与权力较弱的一方结盟”,将追随定义为“与权力强 大的一方结盟”。(注:[美]肯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王红缨 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153页。)他指出,国家之所以与弱者 结盟以应对强者,是因为:(1)对他们产生威胁的正是实力较强的一方;(2)与较弱的一 方结盟他们更会受到尊重,也更安
[1] [2] [3] [4] [5]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相关文章: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和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结构04-27
意识形态与冷战后国际关系04-27
伊战后海湾地区的石油地缘政治分析05-01
经济、政治、道德三种制度力量相互制衡04-29
追随04-29
多方制衡推动环保事业04-29
追随作文04-28
国际政治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04-26
追随孩子的兴趣04-28
追随真心作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