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类工作记忆的某些神经影像研究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的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对于语言理解、学习、推理、思维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起关键作用。这一概念最早由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在分析短时记忆的基础上提出,随后Baddeley[1]将其进一步完善。Baddeley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研究论证了工作记忆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工作记忆的认知结构模型,认为工作记忆包括一个中央执行器(the central executive)和两个子系统——“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与“视觉空间模板”(visuospatial sketch pad)。这一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自1992年以来,由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的产生,在有关工作记忆的行为实验研究以及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利用这些神经影像技术研究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理,取得了可观成果。本文试图对近几年来采用PET、fMRI这类神经影像技术探讨人类工作记忆脑机理的一些重要研究作一尝试性梳理和评述。1 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工作记忆系统——词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并不是单一的系统,而可能存在多个,它们分别用于加工处理不同种类的信息。双分离(double dissociation)原理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逻辑前提。该原理应用于人脑功能研究方面可明确表述为:若A任务与脑区a的神经活动变化有关,与脑区b无关,而任务B与脑区b的神经活动变化有关,与脑区a无关,则这两个任务存在不同的脑机制。该原理为我们分离人的复杂心理过程提供了逻辑依据。基于这一点,目前采用神经影像技术在研究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制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工作记忆系统,即词语工作记忆(verbal working memory)和空间工作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它们分别负责处理词语信息和空间信息。
Jonides和Smith等人近几年以正常人为对象,利用PET对工作记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3]。他们借用Sternberg于1966年研究记忆扫描的项目再认范式(item-recognition paradigm)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任务。图1是他们设计的词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首先,在视屏中央呈现“+”字500ms,然后在十字周围出现四个大写字母或三个黑点200ms(称为目标刺激),随后间隔延迟3000ms,最后出现一个探测刺激——小写字母或圆圈1500ms,要求被试判断该小写字母是否与前面呈现过的四个大写字母中的任何一个匹配,或者圆圈是否圈住了前面呈现过的三个黑点中的任何一个。被试进行上述任务时同时接受PET扫描。注意,在词语记忆任务中,让被试比较小写字母与大写字母是为了使被试必须对字母的语音进行表征,以免被试仅从字母形状作出判断。
附图
图1 词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及其相应的控制条件设计模式
上述任务除了需要工作记忆参与,还包括被试感知编码刺激(字母和黑点)以及作出反应等其它一般性的操作过程。因此,PET扫描数据所反应的脑激活信号不仅包含工作记忆所激活的神经信号,而且还包含感知刺激以及作出反应等心理活动所激活的神经信号。为了排除后者,实验还设计相应的控制任务(图1)。它与记忆任务类似,区别仅在于当目标刺激呈现完毕立即呈现探测刺激,不存在延迟,所以该任务只需要被试感知刺激以及作出反应等一般性的操作过程,没有记忆参与或对记忆资源的需求量极少。这样,当从记忆任务条件下所获得的脑激活信号排除控制任务条件下所获得的脑激活信号后,得到的仅是工作记
[1] [2] [3] [4] [5]
【人类工作记忆的某些神经影像研究】相关文章:
空间工作记忆整合的神经机制探讨05-01
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研究04-29
工作记忆测验练习效应的实验研究04-28
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影像匹配策略05-02
航空影像预处理研究04-30
对有限元计算中某些病态问题的研究04-28
人格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某些进展04-26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发展研究05-01
影像测量仪性能评价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