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及其家属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就业,意味着他们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然而,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预测,未来五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5400万人左右,而预计的就业岗位是4000多万个,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入世、国企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就业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已经出现,因此,残疾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
残疾人就业面临八大障碍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人口众多因素。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转移了农村上亿劳动力,“十五”期间还将转移4000万,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二是结构性因素。从理论上说,通常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岗位100万个,但在很多情况下,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创造出相应的岗位,关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如果是高科技产业,吸纳的劳动量不一定会很多。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企改革深化,大量工业企业不仅创造新岗位有限,而且还减少了很多劳动力。去年全国单位从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94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03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506万人,去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3%,但实际情况还不止这些,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而言,全国就有769万人,而且从今年开始,全国大约有40%的人将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这将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去年底出中心就达200万人。同时,据对全国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平均每个求职者仅有0.65个岗位,从今年一季度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司发布的数据看,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职位需求比为1:2.86,也就是说,一个岗位3人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之难可见一斑,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的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纷纷议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3、就业要求提高。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被推推搡搡挤入了同一个国际平台,尽管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贸,但对企业来说,同站一个平台,“小个子”总怕被“大个子”挤出平台,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理所当然”成了遗忘群体。
4、企业转制没有调整好必要的劳动关系,应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难逃下岗厄运。中小企业的转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运转能力,很多不良企业经过转制起死回生,然而业主的社会责任淡薄,劳动关系弱化,残疾人就业受到最直接冲击。
5、福利企业的内在隐忧不容忽视。福利企业是国家和社会兴办的以集中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为目的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有扶持保护政策,在管理上有优惠照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经营运作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的福利企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企业,国家的税收优惠流失不去说,里面的猫腻也难究其责,更糟的事,对残疾人的就业实际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残疾人名义兴办的福利企业将残疾人拒之门外。
6、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能力培育环境欠佳,良莠混杂影响了对残疾人的公正评价。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有的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