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论文
摘要: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八世》中,成功塑造了主人公形象。作者基于新教立场进行题材取舍,写亨利八世的前两次婚姻与他在政治上是如何用人,以及最后他识别贤愚的智慧和方法。该剧也表明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背后的基督教历史观和他基督教精神产生的原因、体现内容与形式,表明作者拥戴女王,对君王的衷心和对当时制度改革支持的政治立场。该剧虽非莎翁典型的历史剧。但具有独特的地位、价值和特色,基本实现了作者的创作初衷。
关键词:亨利八世;改革;拥戴;基督教;历史观
1 基于基督教立场的题材取舍
1.1 历史上的亨利八世
当时的英国已经逐渐从一个欧洲偏远蛮荒的小国发展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的长子亚瑟迎娶了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费迪南德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之女)为妻。1508年亚瑟因病去世,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亨利七世为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凯瑟琳,想将她嫁给次子——亚瑟的弟弟亨利,但是没想到日后却引来亨利八世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从中并发了宗教改革问题。
1.2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如此写作应该是赞扬和支持这种做法的,他塑造的亨利八世形象虽然不是最典型的,没有前期创作的历史剧中的乐观明朗欢快,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带有对生活上一定的美丽幻想和期待和解、和平的思想。莎士比亚写到亨利八世成功的解脱了教会的桎梏,但是并不是脱缰的野马,反而是更好的控制了当时的帝国,为日后的国家人民带来福音。而莎士比亚创作历史剧,描写君王时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希望与美好的理想来诠释自己的作品。
历史上的亨利八世其实是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但性情乖戾、狡诈多疑的。但莎士比亚在创作中并未完全把所有性格都表现出来,比如不能不说到其实是由之前的第一次婚姻为其导火索,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最后引发成宗教法案问题。而莎士比亚没有写亨利八世太多负面的东西,他从历史史实中拿捏有当,进行了取舍,塑造了笔下机灵聪明,大胆采用意见,擅于用人的亨利八世人物形象,而且让读者从另一角度很容易接受亨利这样的抉择。但是历史上亨利八世的政策和结果常常有类似的反讽意味;他鼓励人文主义研究,但也处死了几位杰出的英国人文学家;他一心想确保王室延续,但却只留下了一个年轻的儿子(继位后不到16岁就去世了)和两个宗教信仰对立的女儿(都没有子嗣);国家的权力扩大了,然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在亨利死后)也加强了;亨利成功的参与了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了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了麻烦。
其中在文学角度中,《亨利八世》和莎士比亚的其他英国历史剧有两点重要差异。首先,在写以前的几个英国君王时,虽不都是从登基开始,但都写到统治结束为止;唯独对亨利八世他只写了他在位时期的一个片段。当然,那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英国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发生于此时。其次,在1618年创作《亨利八世》这部历史剧时,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穿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而日后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也被莎士比亚深深爱戴,写这部剧作更是明确了他对女王的衷心和敬佩。
2 人文主义背后的基督教历史观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思想:主张改革,抑制贵族和教会势力,反对社会动乱和封建内战,主张重用有才能的新贵,反对资产阶级的个人野心和对权力的贪欲。主张开明君主统治,对内能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则能战胜敌国,维护民族与国家的独立。莎士比亚在创作《亨利八世》时,并没有批评亨利八世对凯瑟琳王后的抛弃,而是美化了亨利八世与第二个王后安妮·博林的婚姻,为后来歌颂伊丽莎白女王做了铺垫。从中可以了解到莎士比亚在创作历史剧时所体现出的积极的基督教历史观。
莎士比亚戏剧中具有基督教意识的历史观,其人文主义思想中也具有基督教文化内涵的根源。
2.1 基督教精神产生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莎士比亚创作的语境与基督教文化紧密相连,在莎士比亚时代,以知识与理性为特征的人文主义运动和以信仰与救赎为特征的宗教改革运动同在。在《亨利八世》剧作中,一方面是人性的解放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另一方面,基督教的自然观、历史观与伦理道德观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例如亨利八世的性格在剧作中并没有十分突出和明显,在政治决策上也是大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体现了知识和理性的一面;而描写到亨利八世为了自己的婚姻,而反对当时的宗教制度则对应了基督教精神中的信仰与救赎这两个特征。在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以宗教改革的形式出现的,更与基督教文化有一种割舍不断的联系。在作为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审美观的莎士比亚戏剧中,具有基督教意识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2.2 基督教精神在形式上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有不同的呈现形态,有意大利人文主义、基督教人文主义、蒙田式怀疑论人文主义等。但无论何种呈现形态的人文主义,都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相比其他呈现形态的人文主义,其深刻与伟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理解上,而不是在与传统文化的决绝上。莎士比亚继承和发展了基督教文化中的超越性,来遏止因人的解放而带来的自我膨胀与人欲泛滥。在剧作中,通过描写亨利八世厌倦自己的婚姻过渡到宗教改革与自立门户,这些一系列的形式都体现了相信、盼望、爱神、爱神的基督教精神。由于上述原因,莎士比亚戏剧中具有基督教意识,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向度,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基督教的经典。
2.3 基督教精神在内容上的体现
在生存方式的选择上,莎士比亚戏剧明显体现出对基督教文化的眷恋,具体呈现为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虚幻性憧憬,浓厚的原罪感、受难意识、忏悔意识,以及对超验意义层面上的宽恕、仁慈、博爱等人道主义精神的推崇,对以神创论为基础的君权神授观念的强调等。如亨利为了自己失望的婚姻而要反对当时的罗马教廷,他希望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在剧作中的一幕描写体现了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憧憬,但是同时也有抛弃糟糠之妻的原罪感;在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理解上,莎士比亚悲剧表明,人的存在正是在对悲剧性处境的抗拒中走向对形而上终极意义的呼唤,使人的有限性得以超越与提升。信仰是一种相信,但却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特别”的相信。这个“特别”就在于:不仅该相信是当事人努力建立起来的,而且还被当事人当作在世的基本依凭。我认为莎士比亚笔下性格并不十分鲜明的亨利八世他也是有信仰的,他虽然很多事情都是采取臣子的意见,好像没有什么主张,但是他知道谁的该听,谁的不可以采纳,直到他处决自己的第一任红衣主教和发起宗教改革运动。
2.4 蕴含在莎士比亚历史观中的基督教意识
体现在莎士比亚历史剧在思想内涵上汲取了基督教文化的精华。莎士比亚戏剧精湛完美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是莎士比亚创造性的产物。但与继承基督教文化艺术的精髓也是分不开的。
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一样,都关注人的终极存在意义。从莎士比亚中后期作品《亨利八世》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他仍然揭示人性中的罪恶,仍然建构现世中的道德图景,但其重心却是思考人的终极存在意义,即“生存还是毁灭,哪一种更高贵”的问题。
3 《亨利八世》在莎翁历史剧中的地位
3.1 非典型的历史剧,但具有独特的地位、价值和特色
莎士比亚创作《亨利八世》显示了他非同凡响的艺术天才和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关注。亨利八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莎士比亚选取了亨利八世与第一个王后凯瑟琳离婚前后到与安妮·波琳结婚、伊丽莎白诞生这几年的史实为线索,着重描写了亨利八世处理各种问题的政策,即摆脱罗马教廷,打击旧贵族,重用有才能的人,同时也毫不容情地打击那些贪赃枉法的有功之臣,加强王权同议会的关系。这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王权。莎士比亚通过对伊丽莎白诞生的描写表明了他对伊丽莎白盛世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借助于这种回忆希望英国的新王詹姆斯一世也能象伊丽莎白一世那样为国家带来和平、安定,为人民带来富裕和幸福,尽管这是莎士比亚的政治幻想,但从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莎士比亚在退出英国舞台之前,最后一次为时代而呼喊吗?这部剧本显示了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气质。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戏剧史表明这样的历史剧除莎士比亚是没有人能够创作出来的。《亨利八世》为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落日余晖”。
3.2 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剧作中只花少量笔数来描写亨利八世的生平,虽然只描写了他全部生涯中的一个片段,但是却一点也不简单。不是作者无话可说,而是简单又经典,扼要的表达了所有的思想。正逢那年发生改革,可喜可贺,经常改革更新完善其实对一个国家是有益的,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又怎么会不知道,他应该也是很支持很赞同的,一个要求离婚的请求片段,一个不肯放弃自己想法的男人,一个与陈规权利对抗到底的君王,这些正是莎士比亚在创作亨利八世这个人物形象时想要告诉我们的吗?如果只有这些那就远远不够,这些只是他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而真正让我们看见的是之后的国家大事,看见他的信仰对自己国家的爱戴和美好希望。更是在塑造人物时极大的采取正面角度,让我们并没有讨厌亨利八世这个人物形象,虽然不像塑造亨利四世那样的大用心思,并没有和亨利四世一样走理想的君王路线,虽然有一点小瑕疵,但是正因为第三创作时期的莎士比亚思想上的转变与成熟,更能成熟坦然的创作,让我们感觉到他的精神。这与莎士比亚的信念和他的基督教式历史观价值观是分不开的。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论文】相关文章: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毕业论文04-30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看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妇女形象 - 毕业论文04-30
浅论合唱在歌剧中的戏剧性作用论文04-30
美国情景喜剧中的家庭元素的论文04-30
毕业论文-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 语言文学论文04-30
泰州学派的人文主义精神04-27
历史小论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