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历史对应及其文化趋同和现论文

时间:2023-05-04 23:21:33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历史对应及其文化趋同和现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分析讨论了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对应性、趋同性和现代性。认为柔道运动在与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坚守继承和借鉴并举,将传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高度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柔道运动的现代化发展。

关于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历史对应及其文化趋同和现论文

  论文关键词:柔道武术历史文化现代性

  柔道运动是日本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奥运会”竞赛项目之一。然而,当我们研究柔道运动的创建史时发现,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对柔道运动的创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柔道运动是从中国武术这块沃土中衍生出来的体育项目精品。当然,中国武术能够推动柔道运动的形成与发展,与中日两国的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趋同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当下竞技体育国际化、社会化和大众化的语境中讨论柔道运动的历史源头、文化趋同及其现代性,有利于深刻理解这项运动的创建背景、技术体系和竞技发展的内在规律。

  1柔道运动源于中国武术的历史对应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许多亚洲古代乃至当代搏击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柔道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武术、日本柔术和中国古代传统摔跤与柔道运动的关系,对于讨论现代柔道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中国武术是柔术的母体

  日本民族接受中国武术的姿态是主动和开放的。早在盛唐时期,时称“唐手”的中国拳术就已传人日本,在之后的数百年中,中国拳师赴日本传授中国武术的活动从未间断。时至明朝末年,少林寺弟子陈元赞东渡日本传授中国拳术,随学者,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出现了以习练中国拳术为傲的“尚武”景象,陈元斌也由此在日本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武术大家。与此同时,也有日本学者借到中国境内学习中医之机,向中国武术家求教中国拳术,不仅学会了中医,还掌握了许多中国拳术知识,为其时日本柔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此,经过陈元赞的辛勤传授和其弟子们的宣传、推广,以及日本学者到中国境内的主动交流,柔术在日本广泛兴起,流派也越来越多,在日本发展迅速。

  1.2柔术是柔道运动的基础

  日本明治年问,柔术从“繁荣”走向了“衰落”,柔术家们不得不放弃长期固守的传统,开始寻求柔术的创新改革与发展之路,并在改良柔术技术体系的同时不断吸取西方体育理念,以期为变革柔术探索新的途径。其问,作为柔术运动的追随者、曾经担任过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嘉纳治五郎,深得柔术强健身体与育人价值之精髓,在融合不同柔术流派精华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当时奥林匹克运动的思考与理解,创立了以“比胜负、强身体、养心智”为核心思想的柔道运动。他极力宣传和推广柔道运动的育人价值、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以教学和演讲的形式到世界各地传播柔道运动,使之被国际社会所认同。自此,嘉纳治五郎成为把柔术变革为柔道运动的创始人。

  1.3柔道技术来自中国古代传统摔跤技法

  中国古代传统摔跤萌芽于原始社会人兽相搏的服兽之法,是武术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完善与发展至清朝达到顶峰,形成了体制完备的竞赛规范和技术体系。

  清朝时期的摔跤运动深受国家重视,不仅成立了专门供养摔跤手的训练机构“善扑营”,而且每逢国家重大庆典和喜庆节日,都要进行摔跤竞赛和表演。由于国家的重视与社会民众强身健体的需求,加之民间组织问的技艺交流,中国古代传统摔跤向海外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为日本柔术向柔道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竞赛借鉴。所以,在柔道运动的技术体系中,中国古代传统摔跤技法占有绝对数量,尤其在投技和舍身技中所占的高比例数更加明显,这极大地丰富了柔道技术体系。因此,从技术渊源的角度上讲,柔道运动技术来自中国古代传统摔跤技法是历史回归了真实。

  2柔道精神与中国武术文化的趋同

  柔道运动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决定了柔道精神的内容表现,具体为“礼式、品格、坚韧、竞争、精进、和谐”等方面,一般概括为“以礼示人、成己益世;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精力善用、自他共荣”。

  2.1“以礼示人”与“成已益世”

  柔道是“以礼始以礼终”的运动项目,是不折不扣“以礼示人”的体育运动,这种“礼式”的形成深受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礼”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中国武术的行为中占有至上至善的地位。中国武术提倡“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修行理念,把“礼”和“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礼”的内核更加丰富。柔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者对“礼”的继承,是顺应武德发展的必然,是柔道运动立身文明社会的美德表现。因此,柔道运动对“礼”一直有着不懈的追求,这使得柔道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对习练者的一种道德教化,也可将其视为是习练者成就自己又有益于社会文明的身体精神体验。这种体验与中国武术文化是趋同的。

  2.2“以柔克刚”与“刚柔相济”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是柔道运动创建初期所倡导的基本技术原理。源自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从中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柔”代表“内敛、谦和、风雅和委婉”,而“刚”则是“自信、刚毅、果敢和气度”的表现。“柔”与“刚”总是共生并存和互为依存的,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攻防转换的哲理,更为体现出人类生存的共生思想。在中国武术的传统拳谱有“刚而归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的记载,说明了“刚”和“柔”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哲学思想在中国武术中得到了进一步呈现。因此,柔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传承者,在创建初期就确立了“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基本技术原理,不仅试图表现其运动性,更欲体现其哲学性;不仅试图体现其精神性,更欲体现其思想性及其与中国武术文化的历史趋同。 2.3“精力善用”与“自他共荣”

  “精力善用、自他共荣”是柔道修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精力善用”强调的是最有效的发挥身心力量,延伸到具体实践中,往往强调运动员在运用技战术时,要争取以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近的距离、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果;而“自他共荣”所强调的是,运动员在实现自身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实现与他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它的思想基础是,在强调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加趋同于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延伸到具体的实践中,往往强调在运动员获取技术成功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到与他人在技术上的交流,争取与他人在技术上共同进步。所以,柔道运动推崇“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基础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胜者至上,还非常强调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共同成长。这一点与中国武术文化所倡导的身体教化与社会成长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显示了柔道精神继承中国武术文化的完整性和趋同性。

  3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现代性体验

  现代性推进了中国武术和柔道运动的历史发展,并促成了柔道运动继承中国武术的实践体验。但从技术、规则和竞技的角度看,柔道运动和中国武术的现代性体验则是各具竞争价值的。

  3.1技术体验

  中国武术和柔道运动的技术体验基础是身体语言的反复锤炼,用身体感悟其技击性和健身价值。因此,对这两项运动的技术理解,不能仅凭“视觉”完成,还要通过身体实践,只有在重重复复的演练学习中倾心体验才能得以实现。中国武术的技术内涵丰富,既有传统技术特色,又有现代技术创新。所以,这种体验既是传统的,又是复杂的,既有“动”的气概,又有“静”的韵律;而柔道运动的技术内涵相对中国武术则是单一的,所以其体验也是单纯的和直接的。因此,在技术体验形式上中国武术不仅有拳术表演的艺术美,也有散打技击的动感美;而柔道运动则更加强调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平衡”与“失衡”的价值体验。所以,对中国武术的技术体验是艺术的、动感的、更是现代的,对柔道运动的技术体验则是从“平衡”中寻找技术的得与失。

  3.2规则体验

  规则是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开展竞赛活动的基础,是运动员参与竞赛过程、获得合法权益的保障,是竞赛公平的约束表现,是运动员与观众形成互动的趣味标准。从竞赛规则的内涵上看,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不仅在场地器械上有各自的具体要求,在得失分上有各自的约束规定,在道德行为上同样也有规范限制,充分体现了各自规则的独立性和重叠性。中国武术对运动员的竞赛优劣评定,主要表现是打分、打点和综合裁定,运动员只有在这样的竞赛规范下才能体验到获胜的乐趣;而柔道运动对运动员的胜负评定则主要表现为打分和综合裁定,运动员往往体验的是聚力投摔和技术落点的结果。所以,在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之问的规则体验中有内质的联系,也有外在的区别和归宿一致的裁定。

  3.3竞技体验

  竞技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是运动员“争先取胜”、“比拼优劣”的形式表现。作为体育运动的家族成员,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的竞技特质更加明显和趋同,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是柔美的身姿、力量的曲线和劲发自然的侠骨气度,给观者带来的是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与此同时,运动员作为竞技者,体验的却是“心”和“力”的较量、智慧的抗争和身体的表现。因此,观者和运动员对竞技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观者往往是用猎奇、决胜和悦感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的竞技价值;而运动员则是从挑战身体极限和展示高超技艺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喜与悲。两者对竞技的体验既是对立的互动,也是互动的统一,在对立、互动和统一中构成了竞技气场,促使竞技体验的氛嗣更加完美。

  4结语

  柔道运动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秉承中国武术传统,不断沉淀世界体育先进文化精髓,从继承中实现创新,从顺应社会潮流中得以发展,执着追求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把中国武术内在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和外在的体育精神高度的融合在一起,成功活跃于国际体育舞台。可以说,柔道运动在与中国武术传统和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始终坚持的是学习和构建的道路,它摆脱了传统柔术的束缚,嫁接了中国古代传统摔跤技术,将传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高度的融合在一起,最终发展成为了奥运会竞技项目。

【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历史对应及其文化趋同和现论文】相关文章:

英汉语言禁忌的趋同性及其文化内涵04-26

论文化的质量及其度量04-27

论文化哲学的本质及其意义04-29

轴心时期文化成因及其历史命运04-27

历史教学中美的因素及其运用论文05-03

略论西方原子论文化及其影响04-27

论长征文化的历史启示及其意义04-26

浅谈森林文化学及其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05-03

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05-02

高三文综历史讲论文评后对应性补偿训练研究论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