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80后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论文
【摘 要】对于近些年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各界给予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声音。择业观念的形成是个渐进的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时代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和由此产生的的意识观念。伴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80后大学生,以经济的方式与角度,正在形成自己的择业观念。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大学生 市场经济 择业
近些年来,大学生扩招,一方面,对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具有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也就成了另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几年前,新浪网曾经对大学生的就业有过辩论,其中一个观点,指责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依然把自己看成是“天之骄子”,脏活,累活,挣钱不多的活不愿意干。持有这一观点的人群更多的是年长的过来人,他们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对大学生的“挑精拣瘦”的“结构性失业”不予同情。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一位大学生的说法:我们只能把自己看成是比农民工兄弟多认了几个字而己。持这种观点的,当以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为多数,虽然说,这种观点难免有些极端,但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是较为普遍的心态。
今年,全球金融危机越演越烈,波及面之广也堪称前所未有,对很多的应届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经济严冬的问题,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其危害程度,和造成的心灵震撼可能是终身难忘的,可以断言,对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很可能,将改变其一生。一方面工作难找,另一方面,找工作的成本在逐年增加,据中央电视台官方报道,2008年,找一次工作39%的人,成本在500元以上。而应届大学生参加各地的人才招聘,来回的相关费用累计,人均是3400元左右,有些竟高达几万元。还有报道说,博士生、硕士生干起了卖猪肉的行业,大学生办起了养猪场,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其实这不难理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代人的意识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下一代,在对待同一件事上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已经延伸到了很多事,很多领域。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特定的历史阶段造就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跨越他所处的时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主题。所以,马克思才有他的经典论述:人,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把类——既把本身的类,也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人在自己的活动中,既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前者是“事理”,后者是“伦理”。而这两者又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方式,也是“事理”与“伦理”的统一。从事理的角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从伦理的角度,市场经济要求平等、尊重、自立、自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了一代人的观念。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这些年青人,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们也面临着前人从未经历的事,也肩负更多的责任,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称为80后的大学生都已经逐渐的走向工作岗位,很快90后的大学生也将面世。他们确实与以往的几代人不同,我们可以称他们“另类”,但不能不去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将传承历史。自七八年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实行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经济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展开而成长的80后与90后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笔者从事大学生工作近十年,亲身经历并经办了大学生从包分配工作,到自主就业的全过程。试图从经济学基本的原理出发,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做出些分析。更希望社会能给予大学生择业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从这个词源来说,家庭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作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作为家庭成年人的大学生,是不得不考虑经济问题的。由于家庭资源稀缺有限的特点,而大学生的学业生涯,往往会对有限的家庭资源“多吃多占”,这就会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深刻领悟着家庭“经济学”。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与就业的观念。
择业心态一:大学生必须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有“舍”才有“得”。这都能向我们表达,从经济学角度,在两个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
大学生在就学期间,就必须决定如何有效的配置他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他可以把所有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也可以用于学习语言,也可以时间分配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当然,有一点肯定的:时间是有限的,稀缺的,他选择一个,就必须放弃另一个作为代价。如果两个都要选择,就要放弃本来可以用于睡眠、看电视或休闲的时间。正如剑桥大学的校训所言:如果你想今后在太阳下生活,那么,大学期间是看不到太阳的。另,家庭收入在各个成员之间的配置,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自己取舍的权衡。
以上两个原因,很好的解释了大学生对专业的取舍,对时间的分配,乃至于对某一门学科的过分投入。这种时间、精力及资源的分配,已经暗含了效益最大化的择业因素。
择业心态二:大学生需要计算机会成本
传统经济学认为,成本即是得到某物时,付出的代价。现代经济学对此持不同的观点。很多人基于之前的理解,认为读大学的成本是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起来的总和,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代表你读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在这种算法中,有些费用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比如,即使不上大学,你也会需要食宿,只有当上大学的食宿费用高出的那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有的家庭在食宿上的开支还高于大学的费用。在大学期间节省的食宿费用,在经济学中,应该算在收益中。
真正的大学生活的重要成本是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不得不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这就构成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因此,当每种可能的机会出现时,大学生就会权衡。伴随着这些机会的出现,大学生们在权衡之后,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乃至极端的选择退学,也就不难理解了。
择业心态三:作为理性人的大学生考虑边际量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事情的两极之间,都有着宽广的中间地带。生活中,很多决策并不是一定要非此即彼的处于绝对状态,而是每增一分或是每减一分的微小量变。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是在学习或娱乐之间作单选题,极可能是多花一小时还是少花一小时复习功课还是娱乐的选择。多数情况下,大学生是通过这样的考虑来做出最优化的决策。
一名大学生在毕业前夕,面临着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在学校多上一两年学。为了做出这种决策,他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利益(一生的更高工资和学习的全面享受)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学费及你上学时放弃的工资),通过比较这种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
2007年全球暴发金融危机,很多行业不景气,公司裁员,大学生工作难找,继续学业与就业之间的权衡就很容易决策。2008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同比去年高出20%,博士生的报考也同比高出很多。反之,在经济景气的年头,大学生在毕业后,会首先找一份经济效益较高的工作,既便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权衡之后,放弃就读的也不在少数。这就是考虑了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之后,得出的较理性选择。
择业心态四:大学生会对激励政策做出反应
政府的激励措施会通过降低成本与提升收益来影响决策。以师范专业来讲,八九十年代,教师紧缺,政府对师范进行扶持,表现为,所有师范类学生均享受免费学习,并发放生活补助等等优惠政策。历时十多年,不仅解决了基础教育的人员问题,也使优秀的大学生流向师范专业。之后,取消相关优惠,使师范专业成为普通的一个专业,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优秀大学生流失,师范生整体素质下降,教育产业化等等。近两年,国家重新认识到师范教育的重要性,重新制定了相关的优惠及激励政策,例如:指定了一批重点的本科院校招收免费师范生,并对这些师范毕业生给予包分配的政策,导致近两年相当一批优秀的人才,又回归师范专业。这就是政策对大学生们的择业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以上通过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原理,浅显的分析了大学生的择业心态。经济学鼻祖泰勒曾言:“进入工业时代后,每个人都逐渐成为了‘经济人’与‘社会人’”。经济,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成为显性,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更多的表现为隐性,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以来,都客观的存在着,它源于资源的稀缺性。80后的大学生,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取舍自己面临的“人”与“事”,也可以理解是时代付予和要求的。
目前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不理解,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道德约定,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约定乃至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理解的加深,会在更高层次上达成共识。
和谐和自由,是这个时代的哲学思维方式与价值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经济会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铺设一条张扬个性自由的公正、平等之路,而每一个生命体,坚持自身、延续并增强自身的欲望将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张雄,鲁品越.中国经济哲学评论.货币哲学专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周可真.和谐与自由.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7:48-49.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80后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择业心态及其调适04-28
大学生择业心理题目试析论文04-27
论高校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及择业观教育论文05-01
浅谈大学生择业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论文05-02
正视“择业难”背后的社会心态04-27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择业元认知04-29
趋鹜行为理论与大学生择业决策指导的论文04-27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的论文04-27
大学生心理障碍浅析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