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德美房地产贷款抵押制度的比较及启示经济学论文
摘要:德国与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有较大差异,由此导致两国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具有不同的弹性,金融危机对其房地产业和宏观经济的冲击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从抵押贷款利率、贷款评估方法、资产证券化方式、追索权四个方面对德、美两国房地产贷款抵押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贷款抵押制度 比较与启示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学界和决策者重新审视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体系中的合适位置以及什么样的房地产金融制度才能够在风险最小的基础上最大化促进经济增长。德国是全世界房地产抵押贷款多年保持稳定的少数国家之一。稳定的房地产金融制度使得德国房地产业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没有出现大幅度波动,不但有效促进德国的宏观经济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走出危机,而且有利于德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德国与美国之间的这种差异,不但与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相关,更是与各自的房地产贷款抵押制度紧密相关。
一、德、美两国的房地产市场现状
(一)在价格上,美国长期上涨,德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在过去十多年中,全球房价出现普遍上涨的局面。在此次金融危机前,美国的房地产发展更是长期处于上升的趋势,复合平均年增长都维持在6%以上的水平。德国房地产市场多年保持稳定,从1977年至今的30年中,平均房价仅上涨了60%,同期个人名义收入则已经增长了3倍。近十年间,德国物价平均每年涨幅约2%,而名义房价每年仅上涨1%,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以2009年为例,德国人的平均月收入为2400~3000欧元,普通住宅的每平米均价为1000~2000欧元。即使按汇率计算,其价格也低于我国许多大城市水平,而德国人平均工资水平则是我国10~20倍。
(二)在行业定论上,房地产业为美国支柱产业,却是德国福利体系的一部分
房地产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房地产业产值占到了美国经济总量的比重最高达到三分之一。次贷危机发生之前,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美国经济避免了911后可能发生的深度衰退。相比之下,德国是完全不同的产业模式,其经济不依赖房地产业。德国经济支柱是工业。雄厚的工业基础奠定了二战后德国的重新崛起;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制造业维系了德国的经济繁荣;服务业、旅游业在德国的经济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而房地产业只属于德国国家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体制上,德国控制投机性买卖,美国为市场行为
从房地产市场体制看,德国的定位是保证人人居有定所。这样也就实现了供求关系平衡,遏制了房价上涨的市场因素。
同时,德国还有专门针对房地产的法律体系,对投机性的房地产买卖做了严格的规定,并通过各种房地产税大大限制和压缩了房地产炒作的利润空间,甚至是让其无利可图。在美国,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了购房者借款买房的动机,低利率和高杠杆比率更是提高了普通民众的住房需求,使得大量低收入群体或信用等级不高者也进入购房群体。同时,美国还有宽松的法律环境,如允许贷款人向借款人收取较高的利率和费用,允许贷款利率浮动;取消非抵押消费信贷的利息抵减税收的规定,增强了贷款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动机等。这些都最后导致了美国次级房屋贷款规模的扩大、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
二、德、美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比较
从上述德国与美国两国的房地产业的整体比较看,美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上涨也孕育了其日后的巨大风险,德国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有利于维护市场的预期。而这一切都与这两个国家的房地产金融制度紧密相关,其中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又是关键。
(一)从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看,德国非常稳定,而美国呈现出巨大波动德国所有房地产贷款(包括住房储蓄合同贷款和商业贷款)多年以来都实行固定利率制,储蓄房贷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且固定不变(一般在<15%的浮动范围内变化),其优势是居民还贷额固定、明确,因而对居民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德国抵押贷款固定利率合同期限一般不会超过15年,平均11年半,这种长期的房贷利率周期,可以较好抵御金融市场周期波动,对房贷市场起稳定作用。美国房地产贷款是混合制利率。在此基础上,还开发出还贷递增抵押贷款和反向抵押贷款等,其利率浮动区间一般在25~35%之间,次级贷款的浮动区间甚至为50~70%。
还贷递增抵押贷款根据预期通货膨胀率和贷款利率,设计不同年限和递增比率的还贷方式。贷款前期还贷额低于全程摊还的平均额,但逐年按规定比率递增,直至偿还全部本息。反向抵押贷款则相反,住房产权所有者把住房抵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每月支付一定金额的资金给产权所有者,待其死亡后金融机构收回所抵押住房,属于以房养老的性质。
(二)从贷款评估方法看,美国使用即期市场价值,而德国采用长期市场价格美国使用即期或当前的市场价值对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进行评估,其贷款价值比最高可达90%,而抵押贷款的偿还一般需要30年左右。在这么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市场的升跌都无法预计,用当前的市场价值来计算30年期限的抵押贷款价值是不科学的。因此,在房地产市场价格高企时期发放的贷款,其抵押贷款价值明显高估,一旦房价下跌,贷款风险就会集中释放。相比之下,德国的评估方法要稳健得多。德国采用长期的市场价格来评估抵押贷款债权,首先根据所评估债权房屋所在城市过去的房地产发展历史,总结其可能具有的规律,接着根据这个规律,结合当前市场价值,判断未来市场发展和资产价值发展的趋势,而后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期持续性估价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比较准确可靠、比较持续的价值期望,就是抵押贷款价值,其贷款价值比通常只有60%左右。
(三)从资产证券化看,德国主要是潘德布雷夫抵押债券,而美国主要是资产支持证券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德国的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方式主要是潘德布雷夫(Pfandbrief)抵押债券,在抵押债券市场中大约占44%的份额。潘德布雷夫债券与目前业内熟知的美式的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等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运作机制和产品设计上有诸多不同,最主要的不同是资产负债表的处理方式不同于美式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做法。为防止信贷抵押贷款脱离实际需求,进而依靠资本市场实现大规模盲目扩张,潘德布雷夫债券的贷款抵押证券化并没有从银行直接分离出去实现表外处理,而是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银行因此非常重视这个资产的安全性和质量,对其估计也较为保守和谨慎。正是由于这种谨慎,即使市场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潘德布雷夫债券的变现能力仍然很强,其安全程度几乎可以与国债媲美。
(四)从资产证券化的追索权看,在美国没有追偿权,而在德国负有偿债责任有无追索权也是德美两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的主要差异。美国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没有追偿权,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追偿链条到了房主之前就终止,构建CDO的金融机构对此不负有直接责任,发行MBS的银行和代理商同样不承担责任,只有房主是必须承担责任的一方。
但CDO或是MBS持有者不能将房主告上法庭,即便房主无法还贷,他们也只要交出钥匙就可以,而不是承担连带的追偿责任。因此,当房价大幅下跌时,按揭房主的房贷通常会比房价还高,就会大面积引发按揭支付的道德风险,CDO和MBS也就成为废纸一张。而德国的抵押贷款制度则相反,客户负有偿债责任。
三、德国、美国房地产抵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与德国不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孕育了不同的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关系,这种不同联系又奠定了两国经济体系具有不同的弹性和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重审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两国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国深思。
(一)完善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
相比下德国稳健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更值得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借鉴。参照德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评估方法、证券化方式及追索权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同时,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房地产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发展房地产评估机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健全房地产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需要适宜的房地产发展制度
总体而言,适宜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和房地产金融体系是德国房地产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德国的房地产发展规划、法律、评估、以及市场管理等诸多方面对房地产金融体系形成了有效的支撑,使得德国房价总体上处于非常理性的状态。而美国因房地产法律和市场环境过于宽松导致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导致了美国宏观经济的衰退。借鉴德国的经验,在适宜的房地产金融制度下,以有效的房地产法律、规划等制度,从根本上抑制高房价,逐步实现“住有所居”的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构建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式
从美国与德国的经验教训看,把房地产政策明确定位于民生、定位于社会政策更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房地产业对社会与经济影响相当大,甚至有房地产市场沦为投资市场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通过适宜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促使房地产业回归正轨,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建立更加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发展任务至关重要。
【德美房地产贷款抵押制度的比较及启示经济学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05-04
剖析小额贷款的启示与反思论文05-02
无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区别04-30
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论文05-01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论文04-29
从制度经济学原理论信用制度的建设论文05-04
反倾销公共利益评价比较与启示论文04-29
中韩孝德的比较研究04-28
分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学的现状论文05-03
澳、美水权制度对构建我国水权制度的启示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