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3-05-05 08:50:41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学论文

  摘要:淮海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并未使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反而因战略边缘化、行政壁垒、要素外流、观念落后、交通闭塞、核心城市带动性弱等原因,致使这一区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南北两个经济隆起带之间,淮海经济区被挤压成一个经济发展断裂带。通过对淮海经济区现状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合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打破行政壁

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学论文

  垒,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加快城市群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等建议。

  关键词: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

  1986年,淮海经济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江苏省徐州市成立,由苏鲁豫皖接壤的14个地、市组成,15年后发展到20个地市,近年来,又进一步增加到24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2.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2009年末户籍人口达1.48亿,占全国的11.0%。虽然淮海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区域的发展始终相对滞后,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南北两个经济隆起带之间,被挤压成一个经济发展断裂带。近年来,这一经济低谷终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国家正式启动《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制订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淮海经济区各市迎来了“低谷隆起”的新机遇。

  截至2009年,淮海经济区经过23年的联合发展,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各成员城市坚持“目标同向、科学崛起、一体多元、开放互动”的区域发展理念,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优异成绩。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5763亿元,是1986的49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7%,比1986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9.11亿元,是2004年的3.3倍;完成城一、淮海经济区发展现状镇固定资产投资12634亿元,是2004年的4.5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632.48亿元和14768.99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2.8倍和2.6倍;有10个城市从2004年起相继实现“双超”(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有12个城市人均GDP超过2万元人民币,涌现了一批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50位的城市和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市)。二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区内1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快7.9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快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国快3.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快2.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比全国快11.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比全国快11.9个百分点。三是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淮海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21.6∶46.5∶31.9调整为2009年的16.1∶50.1∶33.8,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提升3.6个和1.9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38277.29亿元、4509.37亿元和2621.5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4.7倍、5.2倍和6.1倍。全区吸纳长三角与环渤海沿海地区项目转移1000多项,引进利用外资达77.05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达181亿美元。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园区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承接区外优质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热点地区。这些都说明,淮海经济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板块,43所能带来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知识溢出等优势及外部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配置总是由市场进行自发地调节,并且总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聚集,从而形成发达地区要素倍增、欠发达地区要素递减的局面,最终导致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这就是经济运行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干预,这种现象几乎是无法逃避的。长期以来,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地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矿产资源等不断流向发达地区,使这一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

  淮海经济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受孔孟文化和江湖文化的熏陶,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具有明显的农耕经济特征,缺乏主动竞争、开拓创新的现代思潮;而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由于首先接受了现代思想的同化,主动适应并很快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因此从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看,淮海经济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的意识不强,在市场竞争中势必要处于劣势地位,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先决条件。但改革开放以前,淮海经济区的交通状况比较落后,除了“京广”、“京沪”及“陇海”铁路在境内穿行外,各市县之间一般仅靠低等级公路连接,进出比较困难。

  广大农村的交通条件则更差,特别是豫东、鲁南及皖北的一些地区,长期处于进不去、出不来的封闭状态,造成了这些地区信息难以沟通、经济缺乏活力的困难局面。

  利用基数—乘数模型对城市经济增长机制进行研究,可得出核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经济区内,中心城市的“发动机”作用都不可或缺,就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北京之于环渤海、广州之于珠三角,撇开较为发达经济区不论,仅以新欧亚大陆桥为轴线,共有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经济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区。然而,在这5个“中心”中,只有徐州是个地市级城市,其余4个都是省会城市,以徐州目前身份,调动四省24个地级市资源共同发展,确实(三)要素外流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经济因素。

  (四)观念落后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文化因素。

  (五)交通闭塞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载体因素。

  (六)核心城市带动性弱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

  是一个我国正在崛起的经济增长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淮海经济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终因基础较弱、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目前仍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区域。目前,全区GDP仅占全国的7.7%,低于人口所占比重2.3个百分点,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居民人均储蓄约为全国水平的一半。全区城市化率只有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加明显。淮海经济区人口是长三角地区的1.6倍,土地面积是1.8倍,但GDP仅为长三角的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8%,实际到账外资为10%,进出口总额仅为5%,非农产业比重比长三角低14个百分点。总而言之,当前淮海经济区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传统产业同构化矛盾突出,新兴产业发展不快,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处于经济国际化的拓展期,开放型经济规模小、总量少、水平低;处于城市化的起步期,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承载能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外向化进程明显落后。

  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形成整体落伍现象,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与淮海经济区搭界的有“长三角”、“环渤海”、“中部崛起”等,但淮海经济区从这些战略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多,接应到发达地区的辐射和政策的惠顾相对较少。因此,淮海经济区实质上处在宏观政策的“夹缝”区,是中、东部经济发展战略的“塌陷”区。这种被宏观战略边缘化现象,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政策因素。在这种因素影响下,淮海经济区处在与周边区域机遇不对等、发展不同步的不利地位,使发展的难度明显增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势必要逐步拉开。

  淮海经济区的24个省辖市,隶属于苏鲁豫皖四个省。

  作为独立的行政单元,省与省之间经济和社会交往相对较少,特别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很多方面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痕迹,要完全打破行政壁垒,还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受行政区划的束缚,导致淮海经济区内各市各自为政,协调与联动不足,一些重要的发展战略很难达成一致,低水平重复建设甚至抢夺资源、项目等恶性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同质性的产业结构丧失了产业集聚二、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一)战略边缘化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政策因素。

  (二)行政壁垒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体制因素。

  区域发展

  44《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年3期前要素外流的势头。要大力推进各类专业市场做大做强,提高知名度,扩大辐射圈,争取经过5-10年的努力,在淮海经济区建立起既分工明确、又相互依存的市场体系,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内合理流动。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化体系,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将交通、公安、司法、教育、卫生、劳动、保险等各种职能扩大和延伸到整个经济区的范围,统筹规划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建立起完善配套且运作协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经济区的优势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着力打造城市群,培育区域增长极,是加快淮海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关键。要充分利用淮海经济区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四省边缘区域联动发展的增长极,强化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经济区内产业集聚优势,使都市圈范围内的城市密度加大,投资环境做优,形成具有一定优势、规模和竞争力、吸引力的区域。要充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拉动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资源、人口向核心城市集中,迅速做大做强核心城市,发挥核心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努力形成以徐州都市圈为核心,鲁南城市带、郑汴城市群、“两淮一蚌”工业走廊联动发展的新局面。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培育,在国家层面统一规划,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徐州优惠和扶持,依托徐州在经济区内区位中心、交通中心、教育文化中心的实际,重点将徐州培育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旅游中心、科教人才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并由此辐射,带动整个经济区城市网络组团式发展。

  目前淮海经济区的龙头企业不多,且规模不大,带动功能相对较弱。建议经济区各市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资产联合,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等方式,提升企业的产业层次及产品竞争力。要加大扶持力度,对潜力大、前景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使其尽快成长为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大龙头”。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各地区重点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特色产业,在整体上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促使各地区优势互补、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提高经济效率。重点将淮海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家资源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交通枢纽密集区,国家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区域市场一体化实验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高萍)

  (三)加快城市群的发展,特别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培育。

  (四)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勉为其难。从经济实力看,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经济总量相对较小,GDP总量最大的徐州仅占整个经济区总量的10%左右,且与济宁、临沂相差不大,核心城市间出现了三足鼎立的情况,表面谈合作,背后忙竞争的情况。反观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经济总量占达全区的四分之一以上,是第二位的苏州两倍以上。再从城市首位度情况看,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和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城市首位度越高,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就越强。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度为1.2,低于长三角地区城市首位度1.63个百分点,反映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市化建设有待加强,总体实力有待提升。

  结合前两部分分析,淮海经济区发展之所以相对滞后,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基于目前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所属不同省份,经济结构及产业机构相似的实际,要发挥区域经济的作用,促使各市能在区域振兴中实现跨越发展,就要去除发展中可控的不利因素,例如形成合理的城市分工体系,强化核心城市快速发展,避免城市间的过度、恶性竞争,消除商品与生产要素地区间流动障碍多、交易成本高等等。总之,要抓住当前的难得机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切实推进淮海经济区的迅速崛起。

  建议

  国家发改委和苏鲁豫皖四省发改委,及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速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早日出台。认真研究区域发展的规划定位,建议明确淮海经济区作为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产业资本优先转移承载区,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之间优先发展区。加强区域发展的政策研究,建议专家学者、各成员市围绕中心城市培育、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构建、综合改革实验、重大项目布点和重大项目推进、区域财政、金融和投资等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调研,形成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振兴细项方案。

  建议经济区内各市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要素集聚问题,在经济区范围内要统一布点,避免相互碰撞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特别重视要素市场建设,制定经济区特有的优惠政策,增强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力,遏制当三、关于淮海经济区加速振兴的思考(一)合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

  (二)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学论文】相关文章:

广场舞的经济学思考论文05-02

关于广场舞的经济学思考论文05-03

《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05-03

计量经济学发展走向的几点思考论文12-11

水价的经济学思考04-30

SARS的经济学思考05-02

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论文05-03

《西方经济学》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思考论文05-03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论文05-03

以德治国的经济学思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