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初级课程与中级课程的比较论文

时间:2021-09-02 12:34:05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宏观经济学初级课程与中级课程的比较论文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在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中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使用的教材绝大多数是引进的欧美高校流行教材。教学中同学们经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分成初级和中级?中级课程和初级课程有哪些差异?中级课程在哪些方面对初级课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中级课程有哪些特点?这里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宏观经济学初级课程与中级课程的比较论文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不同层次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非常丰富的,并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而不断深化。而任何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掌握该学科的所有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人们通常根据个人能力、兴趣特长以及社会的需要,对一门学科的知识进行合理分解、组合,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形成不同层次的课程,各个层次课程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要求。事实上,世界范围内小学、初中、高中的划分就体现了这一要求。例如,同样是描述数量关系的数学课程,小学主要是数字运算,初中主要是代数运算,高中主要是简单函数的运算,而对复杂函数运算的讨论则放在大学阶段。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自然也不例外。

  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人们把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通常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本科生教育一般涉及初级和中级课程,研究生教育才涉及高级课程。不同层次课程使用不同教材。初级层次教材通常冠名“宏观经济学原理”,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等。中级层次教材习惯上称“宏观经济学”,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亚伯和伯南克的《宏观经济学》等。高级层次教材比较复杂,除个别,如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杨奎斯特和萨金特的《递归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是专著或论文。由于这里只讨论本科生教育,所以不考虑高级层次课程。我们认为,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初级课程和中级课程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

  二、课程对象、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差异

  初级课程的授课对象通常是各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既包括经济学、商务管理、行政管理等国内俗称的“经管类”各专业,也包括数学、医学、语言学、农学、文学、法律等其它国内俗称的'“非经管类”专业。这些学生经过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一些零散的经济知识。同时,基于若干年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对宏观经济的某些方面已经有所感受。但这些知识只能称之为“经济常识”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经济学专门学科的“宏观经济理论”的一部分。经济常识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其逻辑严格性、理论系统性都相当粗糙。具备这些知识可以对社会经济现象有所认识。但认识是片面的、局部的,属于“盲人摸象”阶段,并不足以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另外,这些学生很多毕业后并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不需要掌握严格、系统的经济学理论。所以初级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并运用宏观经济的基本规律,从而实现从具有“经济常识”到掌握“基础理论”的飞跃,课程的性质一般属于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

  中级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活动,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主要是经济问题。这需要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依托。初级宏观经济学提供的关于整体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难以满足工作要求,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经济理论。因此中级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规律,从而实现从具有“基础理论”到掌握“系统理论”的飞跃。课程性质为主修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三、教学内容的差异与衔接

  课程的对象、目的决定课程的内容,而最能直接体现教学内容的则是教材。在国外,初级课程和中级课程的教材都很多,由于不同学者观点不同,所撰写的教材难免存在一些差异。考虑到曼昆同时撰写了初级课程和中级课程教材,并且这两本教材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他的教材进行讨论至少能让我们感受一下曼昆是如何把握二者的差异。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为初级课程教材,它包括6篇14章。按照知识结构,这些内容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经济的数据”。讨论宏观经济的描述和衡量,包括“一国收入的衡量”和“生活费用的衡量”共2章。第二部分是“长期中的真实经济”和“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前者以产出为线索,讨论经济增长、投资和失业,包括“生产与增长”、“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基本金融工具”、“失业”共4章;后者以物价为线索,讨论货币和通货膨胀,包括“货币制度”、“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共2章。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讨论长期中一国的进出口和汇率,包括“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共2章。第四部分是“短期经济波动”,讨论短期产出和价格二者相互关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英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共4章。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为中级课程教材,它包括6篇19章。比照初级课程教材的知识结构,这些内容可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和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和第6章“失业”,第三部分包括第9-11章和第13-1515章,依次是“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总需求II:使用IS-LM模型”、“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稳定政策”和第“政府债务”,第四部分包括第5章“开放的经济”和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第五部分包括第7章“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和第8章“技术、经验和政策”,第六部分包括第16-19章,分别是“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需求”、“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

  从以上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知识结构主要沿着3个纬度展开,首先是4个宏观经济变量纬度,即国民收入、物价、利率和失业;其次是3个时间纬度,即包括短期、长期、超长期;最后是2个空间纬度,即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其知识内容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纬度和空间维度4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内在规律,包括它们的决定机制、相互关系、以及宏观政策的作用和选择。

  与初级课程相比,中级课程内容更加系统、更加丰富,具体表现为知识拓展和知识深化两方面。知识拓展是指增加新知识,中级课程的集中在第五和第六部分,即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前者是从时间纬度对国民收入、利率两个变量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拓展,后者是从影响因素纬度对国民收入、物价、利率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拓展。另外,第四部分的第12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是从时间纬度拓展了开放经济。它讨论的是短期开放经济,而初级教材只包括长期开放经济。

  四、中级课程的特点

  与初级课程相比,中级课程具有:结论强调逻辑性、方法突出定量性两大特点。

  结论强调逻辑性主要表现在,同样是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初级课程为了便于初学者理解,主要使用类比、举例等方法;而中级课程为了突出科学性,则采用逻辑推理方法。例如在讨论总需求理论时,曼昆的初级教材利用日常例子,即给定货币数量,价格越低,人们的购买越多,来说明物价与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而说明国民收入与物价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曼昆的中级教材则首先构建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导出利率到投资、再到产出的因果关系;然后构建货币市场模型,导出物价到实际货币供给、再到利率的因果关系;最后通过IS-LM模型,导出物价与国民收入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

  方法突出定量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同样的经济问题,初级课程主要采用以文字、图形为工具的定性分析,即使是少量的定量分析也局限于代数运算,不涉及微积分;而中级课程主要采用以代数式、函数为工具的定量分析,一些地方运用简单微积分。例如在讨论经济增长的“追赶效应”时,初级课程只是定性说明由于资本受到收益递减的制约,较穷的国家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初学者对到底高多少没有直观感受,也不知道其它因素如何影响“追赶效应”。中级课程则给定生产函数和初始资本,通过数字模拟方法比较不同初始资本的增值率水平,说明初始资本对增长率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直观感受增长率的具体差异,同时也能分析其它因素,如人口增长、折旧率等对“追赶效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四版

  [2]曼昆著.张帆,杨祐宁,岳珊译.《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六版。

【宏观经济学初级课程与中级课程的比较论文】相关文章:

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论文09-08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证研究论文09-06

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10-04

运输经济学课程论文01-12

试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07-21

高职的ESP课程开发比较论文06-29

模块化教学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及评价论文11-19

浅析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论文11-20

课程建设下投资经济学论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