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进入WTO的背景及在WTO中的地位

时间:2023-05-01 01:56:38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知识产权进入WTO的背景及在WTO中的地位

 一、背景

在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之前,已经有一些公约对知识产权进行国

知识产权进入WTO的背景及在WTO中的地位

际保护,例如《巴黎公约》(工业产权)、《伯尔尼公约》(版权)、《罗马公约》(邻接权)和

《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

但多数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商对已有的公约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巴黎公约》没有规定专利的最低保护期限;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没有专门的国际条约;对计算机软件和录音制品应当加强国际保护;已有公约对假冒商品的处理不够有力。另外,他们还要求确定一个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问题。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也涉及了知识产权问题。从理论上讲,关贸总协定的国民待遇(第3条)、最愚国待遇(第1条)、透明度(第10条)及利益的丧失或损害(第23条),都可以适用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关贸总协定中直接提及知识产权的条款和内容很有限,只有原产地标记(第9条),要求缔约方制止滥用原产地标记的行为;为收支平衡目的使用配额,不得违反知识产权法律(第12条第3款、第18条第10款);一般例外(第20条第4款)规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应当是非歧视的。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在关贸总协定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则。

关贸总协定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是假冒商品贸易。关于这个问题的谈判在东

京回合时就开始了,美国曾就此提出过一个守则草案,但未能达成协议。假冒商品贸易的议

题就在1982年11月首次列入关贸总协定的议程,部长们要求理事会决定在关贸总协定框架下对假冒商品贸易采取联合行动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应采取怎样的行动。1985年,理事会设立的专家组得出结论:假冒商品贸易越来越严重,应当采取多边行动。但对关贸总协定是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适当场所,各方争议很大,为此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截然相反的两个阵营。

以美国、瑞士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张,应将知识产权列入多边谈判的议题。美国代表甚至提出,如果不将知识产权作为新议题,美国将拒绝参加第八轮谈判。另外,发达国家还主张,应制订保护所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并且必须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而以印度、巴西、埃及、阿根庭和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保护知识产权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任务;应当把制止假冒商品贸易与广泛的知识产权保护区别开来。发展

中国家担心,保护知识产权会构成对合法贸易的障碍;强化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跨国公司的

垄断、提高药品和食品的价格,从而对公众的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

直到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正式开始,各国也没有就是否将知识产权纳入谈判议题达成一致意见。由此可见,从政治和技术的角度看,知识产权问题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最困难的议题之一。

1991年,关贸总协定总干事提出了乌拉圭回合最后文草案的框架,其中《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在内)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基本获得通过。由于这一协议毫无疑问地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因此,协议的标题最后没有出现这一概念。发展中国家接受知识产权协议的主要原因是:(1)乌拉圭回合协议作为一揽子协议,包括了发展中国家所希望得到的一些东西,例如纺织品协议回归,服务贸易协议,更强化的争端解决机制等,因而接受知识产权协议是一种交换;(2)许多发展中国家从8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外资,这需要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3)美国等的单边威胁、发达国家同意给发展中国家更长的过渡期,以及担心美国国会将因为没有知识产权协议而不批准一揽子协议等等,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二、地位

知识产权协议在WTO中具有特殊的意义:(1)它与多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议不同;前两个协议是就与贸易政策有关的一般规则和原则达成的协议,并取得了各国自由化的承诺,但并没有寻求各国政策的协调统一;而知识产权协议包括所有成员都必须达到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2)知识产权协议要求各成员积极采取行动保护知识产权,这与前两个协议 只对成员的政策进行约束是不同的。这证明在多边贸易框架下可以寻求协调统一,即制订最 低标准,以影响贸易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协议的形成

[1] [2] 

【知识产权进入WTO的背景及在WTO中的地位】相关文章:

WTO背景下的消费信贷04-30

论WTO背景下的文化调适04-27

诚信--中国进入WTO的头等大事04-29

浅谈WTO背景下的税收组织管理04-28

History of WTO05-04

WTO中与环境有关的补贴问题05-02

论WTO背景下的道德教育问题04-28

WTO与标准壁垒04-28

WTO/TBT 通报05-03

有关WTO的词汇05-04